APP下载

一代大师李苦禅

2016-10-17撰文图片李燕李苦禅之子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新时代 2016年1期
关键词:李苦禅齐白石北平

撰文/图片>>>李燕(李苦禅之子、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一代大师李苦禅

撰文/图片>>>李燕(李苦禅之子、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李苦禅书联——至圣无域泽天下 盛德有范垂人间

《墨兰图》1938年 51cm×37.5cm

在中国写意花鸟画历史上,

继宋代法常、明代徐文长、清代八大山人、吴昌硕与近代齐白石之后,

李苦禅先生是又一位统领时代风范的大师。

李苦禅以83岁高龄应邀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了巨幅《劲节图》。此幅墨竹是我国自唐代有画竹以来,篇幅最大的第一件墨竹图。

不久前,在北京的许多报刊上都出现了标题为《大师情报员——李苦禅》的文章,文章开头如下:“吴昌硕之后有齐白石,齐白石之后有李苦禅。很多人都知道李苦禅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艺术大师,但很少人知道,抗日战争时期,他曾是一名地下工作者,为抗日传递情报,还在日寇的监狱中扛酷刑,痛骂日本侵略者……”

李苦禅(1899年-1983年),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山东高唐人,原名李英杰,后改名英,字励公。在中国写意花鸟画历史上,继宋代法常、明代徐文长、清代八大山人、吴昌硕与近代齐白石之后,李苦禅先生是又一位统领时代风范的大师。

探索中西合璧的艺术之路

1918年,李苦禅先生有幸得识徐悲鸿大师,得授西画技艺。1919年他投入五四运动,留居北京,入北京大学“留法勤工俭学会”并于中文系旁听深造,1922年考入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专修西画。1923年他拜师齐白石大师门下,成为齐派艺术第一位入室弟子,由此探索“中西合璧”改革中国绘画之路。当时他以夜间租拉洋车之艰辛收入维持生活与学艺,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1925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应邀执教,并发起组成“中西画会《吼虹社》”,与同仁共同冲破陈陈相因的画坛时弊,创造新时代之画风。1930年他应林风眠校长之邀任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国画教授,率先将齐派艺术带到该地,并首创以“传统文化之综合的写意之戏——京戏”引进高等美术教育。以罗丹派雕刻启示学生理解“写意手段过程之美”。尤其是以亲领学生“到大自然里找画稿”而突破了轻写生重临摹的教学模式,开创了写生为本,临摹为用,大胆创造,示范教学的新风。

《大官风顺图》1938年 65cm×33cm

《红梅怒放》1977年 139cm×57cm

积极投身爱国运动

李苦禅一生最崇敬的古代爱国英雄有两位,一位是岳飞,一位是文天祥。特别是对岳飞,他多称“武穆将军”,1930年李苦禅应林风眠校长邀请,到国立杭州艺专担任国画教授,租住在岳庙后面的小楼上。每日清晨,他必先绕到岳庙前门,至岳将军父子墓前肃立片刻,旋即转身至奸臣秦桧跪像前唾骂汉奸,然后再去上课。他经常以岳飞事迹向学生言及“人格第一”,要义在于“爱国”二字。

《盛夏图》1981年 368cm×580cm

京戏脸谱 24.8cm×30.8cm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日寇公然侵占我国东北三省,激起了全国爱国学生展开各种形式的爱国、救国的革命活动,李苦禅总是站在国立杭州艺专的爱国学生一边,因此被学生们私下里称为“赤色教授”。如有相聚开会,而同学们则互相通知“今晚到李老师那里喝茶”。著名版画家力群当时与一些左翼同学筹划成立“木铃木刻社”即选择在李苦禅的课堂内。

1934年,终因李苦禅以教授身份屡次支持、掩护爱国学生们的革命活动,他被校方停聘。当时发生了张仃(字贯成,即后来的著名画家)在去凌子风家的路上,被宪兵抓住,押送南京的事件,后又改押苏州反省院。李苦禅知道后直奔南京,托人打听行踪后又追至苏州,以名画家、名教授的身份与反省院交涉说:“他们是我的学生。”并托关系了解到逮捕他二人的“底”,决定签字作保。此事惊动了国立杭州艺专林风眠校长的一位“秘书”(国民党CC人员),他命林校长辞退了李苦禅。李苦禅遂愤然离开杭州,辗转于南京等地,后又回到北平(此段史实现存在对力群、肖峰和凌子风采访录像资料中)。

回到北平后,李苦禅面临的是事业的困扰与生活的窘迫,此时开始在北平的北华美专任教。黄奇南、张启仁二位当时均曾在北平的北华美专学习,先后从师于齐白石、王森然、李苦禅、于非等学习绘画。从杭州回到北平后刚开始执教的李苦禅,收入甚微,而穷学生张启仁竟愿挤出些钱来资助老师李苦禅,并常来照顾苦禅先生的长子,故师生交往甚密,感情殊不一般。由此他与学生张启仁、黄奇南建立起特殊的长达一生的相互绝对信任的关系。

1 935年日寇调集大批军队入关,威胁平津。6月民国政府的何应钦与日本签订了《何梅协定》,无异于将整个华北的政治、经济与军事控制大权奉送给日本。对此国运危机,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之后汉奸王揖唐等组织了“冀察政务委员会”,实为代表日本将华北变相“自治”的机构。

同年12月8日,张启仁将前一天由燕京大学召集的各校代表会的决定——到东长安街的外交大楼(冀察政务委员会预定成立的地点)去示威游行的信息,告知了王森然和李苦禅等老师,他们热情激愤,表示坚决参加到学生们的游行洪流之中,这就是载入史册的“一二·九”运动。

运动当天的清晨,寒风刺骨,那是北平入冬后最冷的一天。张启仁、黄奇南和他们的老师王森然、李苦禅肩并肩手挽手,带领大家高呼口号“反对华北自治”“收复东北失地”“打倒汉奸卖国贼”“反对内战,一致抗日”“打倒帝国主义走狗”。口号声、爱国歌曲声震撼天地。在行进到东长安街时,军警用高压水龙头喷射游行队伍,但大家没有被冰冷的水柱和警棍驱散,反而对军警们展开了强大的政治攻势。

1937年7月7日日寇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平津相继沦陷。日寇随即筹建日伪政府,着意拉拢各界知名人士进入日伪单位,撑饰门面。文化界名人周作人投靠了日伪政府,并代为延请文化艺术界人士到汉奸文化机构“新民会”任职。当时他曾请李苦禅任职,时年38岁的李苦禅对他说:“我是个画画的教书匠,从来不会做官,还是另请高明吧!”他不但谢绝了任职之请,连北华美专和北平美术学院的教职也辞去了,因为学校已被日本人接管。在沦陷的北平他成了纯粹的“自由职业者”,住在西城柳树井胡同二号小院,以卖画为生。有时候也暂住前门外的关圣帝庙(现已不存在),向京剧名票纪文屏先生学京戏,与一些戏迷朋友们相聚在“忠义千秋”的金匾之下,高唱“想起了,朝中事,牙根咬碎……”那是刘(鸿声)派的唱腔,高亢悲切,共抒国破家亡的哀情愤志!

此时,学生张启仁已是中共党员,奔赴延安(解放后由周恩来总理亲署签名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等职)。学生黄奇南也是中共地下党员,由他介绍,李苦禅成为八路军冀中军区特派员黄浩同志领导的北平情报站的一名正式成员。他的这个身份直到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才由北京市委宣传部门披露于报刊,李苦禅大师的形象愈加令人肃然起敬。

猜你喜欢

李苦禅齐白石北平
北平的秋
雨浥红蕖冉冉香
李苦禅的豁达
·齐白石
十路大军进北平
十路大军进北平
齐白石买假画
画出激流的声音
想北平
齐白石·书画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