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司天峰备战伦敦奥运会训练负荷特征研究

2016-10-17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负荷量训练课训练量

王 迪



司天峰备战伦敦奥运会训练负荷特征研究

王迪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国家队50km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司天峰备战伦敦奥运会的训练负荷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得出在备战期间完成总训练量6293km,包括伦敦奥运会共参加八场赛事,起到以赛代练的目的,其中50km比赛完成成绩较好,反映了显著的训练效果。负荷量安排上变化趋势相对平稳,恢复期和赛前期负荷量较少,其余月份负荷量保持在530km—735km之间。负荷强度在不同强度等级下训练节奏和训练量也不同,其中安排爬山和骑自行车作为调整课次。课后重视身体恢复方法,将训练课与恢复手段紧密结合。

司天峰;伦敦奥运会;训练负荷

竞走是我国田径重点发展项目,并且我国竞走项目在世界大赛上均取得过卓越成绩,尤其是女子20km竞走项目曾多次在世界大赛上获得奖牌。在北京奥运会上男女20km竞走项目均获得第4名,相比之下男子50km竞走项目最好成绩仅获得第14名。在2009年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上,王浩和刘虹分别夺得男女子20km竞走银、铜牌,中国3名50km竞走选手的成绩分别为:徐发光的第11名,赵成良的第15名,李磊第25名[1]。总体来看,在男女20km竞走项目争金夺银的同时,男子50km竞走项目的成绩稍显逊色。在伦敦奥运会上,竞走项目取得了这个奥运周期的奖牌大丰收,分别获得一金两银两铜的好成绩,而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司天峰也实现了男子50km竞走项目在奥运会上的突破喜获银牌。竞走50km项目是比马拉松项目距离还长的超长距离耐力性项目,不仅需要运动员具备扎实的有氧基础、进行科学化的系统训练,还需要运动员具有坚韧的毅力和超强的意志品质。本文将国家队优秀竞走运动员司天峰备战伦敦奥运会期间的训练内容及课程安排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训练负荷特征,为我国教练员及运动员在训练安排上提供理论基础及参考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国家队优秀竞走运动员司天峰备战伦敦奥运会期间的训练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找出备战期间的训练负荷特征。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以“男子50km竞走项目”、“训练负荷”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相关网站进行搜索,查找大量相关文献,并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1.2.2数理统计法

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将司天峰备战期间实际完成训练情况进行整理统计并绘制成图表。

1.2.3逻辑分析法

将整理所得数据运用逻辑学原理进行归纳分析,找寻备战期间训练安排规律及训练负荷特点。

1.2.4专家访谈法

对竞走教练员及运动员进行访谈,了解竞走项目发展的前沿动态,并针对司天峰备战期间的训练状况进行调查访谈。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司天峰个人简介

司天峰出生于山东莱芜,1996年由中长跑改练竞走,2005年入选国家队跟随教练王春堂,于2010年1月在中国田径协会聘请的意大利外教桑德洛·达米拉诺麾下进行训练。并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突破个人最好成绩,以3h37min16s摘取男子50km竞走项目的银牌,这也是这个项目在奥运会上所获得的最佳名次。详细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司天峰基本信息

2.2司天峰备战期间训练整体情况

表2 备战期间训练整体情况一览表

表3 备战期间比赛情况一览表

为了备战伦敦奥运会,司天峰跟随外教从2011年10月11日开始进行备战训练,如表2所示,共进行训练272天,其中每周平均训练天数6.1天,总训练课次440堂,每日平均训练课次1.6堂。在备战期间司天峰共完成训练总量6293km,其中每月平均训练量629km,每周平均训练量143km,每天平均训练量23.1km,每课次平均训练量14.3km。去年同期司天峰共完成训练总量4838km,伦敦奥运会的备战训练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较增加1455km,可以看出在训练量上有大幅度提高,更加注重训练量的积累,这也与50km超长距离的项目特点相符合,运动员必须有夯实的有氧能力作为基础,才可以在竞技水平上得到提升。在整个备战期间司天峰共参加八场比赛(其中包括伦敦奥运会),将比赛情况整理得出表3。如表3所示自2012年1月开始(除4月外)每个月都参加比赛,但比赛的项目不同,其中参加35km比赛两场、10km比赛三场、20km比赛一场、50km比赛两场。50km竞走项目比赛距离较长,在比赛中对运动员的体能消耗较大,因此除伦敦奥运会外仅参加一场50km比赛,比赛成绩为3h43min05s,达国际级运动健将水平,说明在备战阶段的前期训练工作完成较好,运动员竞技状态在比赛中得到发挥且竞技能力逐步提高。而其他赛事参赛项目为10km、20km、35km距离不等,主要起到以赛代练,积累训练量的目的。

2.3司天峰备战期间训练负荷安排情况

2.3.1备战期间负荷量安排情况

图一 伦敦奥运会备战期间负荷量安排

负荷量是负荷强度提高的基础,只有在一定的负荷量训练基础上提高负荷强度,运动员训练负荷能力的提高才能稳固,负荷量引起的机体反应没有高强度刺激引起的反应强度,但是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解除负荷后消退的比较缓慢[2]。司天峰备战期间的负荷量情况如表1所示,在恢复训练的第一个月和赛前十天负荷量较少,分别为184km和234km,恢复期主要是通过较低的负荷量逐渐恢复运动员体能,赛前期则起到巩固有氧能力、保持适当训练量、调整比赛状态的目的。从图1中可以看出月负荷量最多完成732km,且分别有三个月各完成700km以上、670km以上、500km以上的负荷量。在11月—7月训练前间月平均训练量为653km,且负荷量的安排趋势较为平稳,仅有3月份因参加了两场赛事则负荷量相应减少,在较大的训练量安排下同时穿插频繁的赛事,这也需要教练对运动员身体机能充分的掌控,及时调整,避免造成机体运动性疲劳。

2.3.2备战期间负荷强度安排情况

负荷强度反映着训练负荷的质的特征,是运动负荷的核心要素,而运动员必须在训练中承受特定的负荷强度要求,在训练中获得相应的竞技强度能力,才有可能在比赛中表现出期望的竞技强度水平[3]。如表4所示在训练安排上有明确的负荷等级划分,其中长距离训练课次所占比例最高,达15%,训练公里数为1935km,课平均量为28.8km,说明对训练节奏为4min51s的课程安排比较多,在长距离有氧训练中更注重进行此训练节奏。从强度划分上看小于75%的负荷强度是以平均速度为5min48s的较低强度进行训练,占总课次10%,训练量为328km。95%—100%和大于100%的负荷强度的课次安排最少,仅占总课次的6%和4%,训练量分别为375km和193km。负荷强度为75%—80%、85%—90%和90%—95%的训练量完成较多,分别为726km、824km和950km。80%—85%的负荷强度训练量为523km,课平均量仅为8.7km,总课次比例为14%,可以看出此负荷强度的训练安排特点是训练量较少、训练课程安排则较多。调整训练以爬山、骑自行车作为重点课后的恢复方法,所占训练课次比例和训练量也较多,分别为12%和419km,说明耐力性项目在进行长时间运动后,机体易产生疲劳,需更加重视且进行多方式的恢复手段对机体产生调节作用。

2.4备战期间训练课后恢复手段

竞走项目在训练中需要完成长距离、长时间的有氧耐力训练,而运动员在长时间运动中机体会因供能物质的大量消耗产生疲劳。在长时间运动后会产生大量的肌乳酸,在肌肉组织中堆积出现血乳酸浓度的提高产生一系列的不良生理反应,内环境的稳定失调造成生理机能下降[4]。因此在完成大运动量训练后应采取积极充分的恢复手段,避免长时间运动后因体内能源消耗、乳酸堆积等原因造成机体疲劳。达米拉诺教练对课后的恢复高度重视,他认为只有最佳的训练与良好的恢复相结合,才能产生最好的训练效果。运用多种恢复手段进行恢复的作用在于不仅对当堂课课后身体机能产生积极效果,还有利于

运动员充分完成下堂课的训练内容。司天峰在训练课后会选择性的进行冰冻疗法、水疗法、按摩、积极性休息等专业的恢复手段。其中积极性休息也叫活动性休息,是指以其他的肌肉活动来促进已经疲劳的肌肉更快消除疲劳的一种方式[4]。而睡眠也是十分重要且恢复效果最好的方式之一,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保证训练课程完成程度和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其中深度睡眠对缓解疲劳有较大的作用,因在深度睡眠状态下,大脑皮层细胞处于休息状态,可以对恢复精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表4 备战期间负荷强度划分

3 结论

1.司天峰在备战伦敦奥运会期间,训练课安排与赛事有效的结合,训练总量为6239km,与去年同期训练量相比较增加1455km,在训练量的安排上取得较大的突破。除伦敦奥运会外共参加七场距离不等的赛事,其中仅一场50km比赛,且取得较好成绩。

2.在具体负荷量安排上,12月、6月和7月完成700km以上负荷量;11月、1月和2月完成670km以上负荷量;3月、4月和5月完成530km以上负荷量。在训练恢复期和赛前十天负荷量安排较少,两个阶段训练目的不同:恢复期则以较低训练量逐渐恢复运动员体能;赛前则保持较少且适当的负荷量维持有氧能力、调整比赛状态。

3.在负荷强度安排上有明确的强度等级划分,其中以训练节奏为4min51s的平均速度完成的长距离训练课占总课次比例及训练量最多;以90%—95%负荷强度完成的训练量其次,为950km;爬山、骑自行车则作为恢复调整课次。

4.课后进行多种方式的专业恢复手段,避免因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导致机体内能量消耗过大造成机体产生疲劳。

[1]张军波.中外优秀男子50km竞走选手全程速度特征对比分析[J].少年体育训练,2010,(5):64-66.

[2]向婷.陕西女子竞走运动员12年准备期训练负荷的分析与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4.

[3]田麦久,刘大庆.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4]王艳杰,齐淑英,田福勇.浅谈运动训练后疲劳的恢复[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4):99-100.

Research on Training Load Features of Si Tianfeng in Preparing London Olympics

Wang Di

By using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logic analysis, case analysis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ational 50km Race Walk player Si Tianfeng’s training load features for the London Olympic Games.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total volume is 6293km during the preparation period, and he played 8 competitions including London Olympic Games, which meet the purpose of “the play is to practice”. Among these competitions, the result of 50km Race Walk is better,, which reflects the significant training effect. Load change s relatively stable, the load in recovery period and the period before the match is less, the load in other months keeps between 530km and 735km. Load intensity under different strength grade has different rhythm and volume , arranging mountain climbing and bike riding as the adjust class. Physical recovery methods are highlighted after class, when training and recovery methods are used closely together.

Si Tianfeng; London Olympic Game; training load

王迪(1992-),女,吉林长春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

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130022

Jilin Sport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2, Changchun, China.

G821

A

1005-0256(2016)010-0077-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10.035

猜你喜欢

负荷量训练课训练量
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调整与控制的探讨
利多卡因负荷量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单节幼儿跆拳道训练课教学方法研究
浅析学校体育课中的运动训练负荷
舞蹈训练负荷对学生机体产生的影响及负荷量安排建议
被偷听的训练课
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要点分析
训练课时间负荷量理想模式的建立
关于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相关探析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