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视域下浙江省特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
2016-10-15郑佳咪李细满
郑佳咪 李细满
标准化 品牌竞争力 特色农产品
浙江特色农产品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浙江不是一个农业大省,但却是一个特色农业省市,近年来,浙江各地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通过举办各种展会、媒体宣传、政策鼓励等各种手段,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品牌建设。我们选取的浙江特色农产品中的一例——临安山核桃。临安市是典型的山核桃产业发展集聚区,其山核桃具有易栽培、花工少、经济效益高等特点。然而,临安山核桃区域品牌的提升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巨大的推广空间。而我国加入WTO后,大量国外的品牌农产品纷纷进人我国市场,从而导致我国农产品“足不出户”就必须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1)品牌意识淡薄、定位模糊
中小型企业管理者对自身品牌建设意识淡漠,相比创立品牌,只关注短期收益,通过农产品的大量生产来累积资金。同时很多农产品生产者缺乏对品牌内涵的深刻认识,将品牌与商标等同,只注重品牌的识别功能和促销功能,轻视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的塑造,建立强势名牌的意识不强,不能有效地实施品牌建设。许多优质农产品特产因为没有注册品牌,导致了农产品虽然极具本土特色,但精加工品很少,附加值低,价格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无法显现。
(2)科技含量不高
加入WTO后,面对农产品市场开放,增强山核桃的市场竞争能力势在必行。提高产品质量成为了提高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從山核桃產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分散的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和传统落后技术,没有严格的按照标准化来进行种植管理,产品质量不再满足高质量产品的国际标准。
(3)竞争对手带来的挑战
浙江省内其他经营干果炒货的企业品牌,如宁波恒康、杭州姚生记、杭州汇林等由于产品种类较多、产品和企业形象较好,其加工生产的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很大,对临安农产品品牌建设来说形成竞争格局。强化品牌经营管理,加大自身品牌竞争优势成了重中之重。
基于标准化角度的可行性建议
(1)加强领导,加快农产品标准化进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紧紧围绕发展品牌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产品竞争力为核心,以农产品标准化总体结构优化和总体功能得提高为主线,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为重点,以建设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的标准体系、检测体系、认证体系、监管体系、推广应用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六大体系”为依托,加快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步伐,注重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提高各个实施主体实行农产品标准化的主动性,将农产品标准和实施推广落到实处,保护环境,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产品标准化人才队伍
各级政府给与示范基地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以提高企业和农户参与农产品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性。在当前形势下,迅速地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适应农产品标准化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既是尽快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紧迫要求,也是抓住农产品发展战略机遇,全面提高农产品综合素质的必然选择。
(3)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山核桃质量
完善山核桃产业的各级地方标准,积极争取和制定实施行业国家标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规范,保证特色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可以说没有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的发展,就没有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发展。
(4)基于PDCA模型建立企业标准化体系
基于PDCA循环在自身合适的能力范围内进行合理地标准化构建,达到企业的最佳效果。企业的标准化建设与品牌建设密不可分,只有建立在企业标准化的基础上,才能提高企业质量,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同时,在标准化基本框架形成的条件下完善标准化框架,将标准化全面的应用在企业的每个方面,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掌握顾客需求并且从顾客需求着手,以顾客期望为导向构建标准化,利用标准化提升服务质量。
(5)行业协会吸纳专业人才,建立标准化制定的相关部门
行业协会的自身素质是在标准化过程中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的基础,而提高行业协会内组成人员素质和完善协会组织建设是提升行业协会自身素质的必要途径。只有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行业协会的素质,才能发挥行业协会在标准化过程中的作用,提高产品质量以达到浙江省特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提升。
结论
临安山核桃的品牌竞争力正确且全面的评价可以真实全面地了解自身品牌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知道其品牌竞争力偏低的症结所在,以便合理利用标准化规划农产品的品牌发展战略,及时调整品牌营销策略,从而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能力,保持品牌竞争力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