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研究

2016-10-15魏孟祺

财讯 2016年34期
关键词:驱动联网基础设施

魏孟祺

智慧城市 二力驱动 三点着力 动力机制

自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这一全新概念,“智慧城市”概念由此衍生,并很快在全球掀起热潮,作为推进城市智能化进程的全新理念和路径探索,“智慧城市”将物联网感知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融入“数字城市”中,从而实现对“数字城市”的质的提升与飞跃,达到经济上健康合理可持续、生活上和谐安全更舒适、管理上科技智能信息化(骆小平,2010),真正实现人与城市的完美融合。目前,全球范围内建设“智慧城市”的呼声和热情都很高,国外的新加坡、丹麦哥本哈根、日本大阪、瑞士斯德哥尔、美国爱荷华州的迪比克市等城市都掀起智慧城市建设高潮,并且取得不错的成效。同时,智慧城市健身相关的研究也吸引了学术界的关注。例如:胡小明(2011)论述了智慧城市规划中信息化的“复杂性问题和不确定性问题”及其解决思路,规划智慧城市的战略视角、思维方法和战略重点;杨在搞(2012)介绍智慧城市产生背景、内涵和特征,分析对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和面临问题,提出包括加快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物联网技术研发及产业、社会发展和城市管理智慧化、重点领域应用示范等发展策略,为智慧城市赢在未来夯实基础;王根祥等(2012)从智慧城市的政策、健身内容、城市选址、城市功能、相关技术、建设模式等方面对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模式進行了分析和研究。虽然众多学者在关注智慧城市研究,但是甚少学者研究智慧城市的动力机制问题。鉴于此,本文拟对其展开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的二力驱动

从宏观层面而言,城市智慧化是社会的必然选择。之所以呈现这种态势,是因为当前城市的发展受到两种外力的作用(如图1所示):一种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另一种是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驱动。前者是技术创新层面的技术因素,因此可称之为技术驱动力,后者是社会创新层面的市场需求因素,因此可称之为市场驱动力。由此可以看出创新在智慧城市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着城市的智慧化,具体体现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变革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生产过程的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农业生产结果的工业化、服务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工业生产网络化和智能化,以分布式制造和增量制造技术的应用推动制造过程的服务化,以分布式营销和智慧服务网络的构建推动制造结果的服务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全社会服务方式的变革、人们创新方式的根本改变,前者导致服务结果的知识化,后者导致服务过程的知识化;信息服务网络及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构建可以促使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等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领域的集成应用,可以不断创造培育新的业态,形成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用户在整个生产服务体系中的位置,使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呈现新的格局。因此,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驱动力。

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驱动着城市的智慧化,具体表现在:智慧城市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开放创新、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推动城市可持续创新。所以,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是社会创新层面的市场需求因素。把握在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的机遇,能够推动政府、企业、产业运行的新形态,也在更深刻的改变着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城市的创新生态也给城市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节能环保,更加重视信息和智慧,更加依靠人、为了人和服务人。这些要求的实现也是驱动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

所以,智慧城市建设受制于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两大外力驱动,并且前者是技术创新层面的技术因素,后者是需求创新层面的社会因素,二力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的三点着力

“智慧城市”是指通过广泛采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运转更高效、更敏捷、更低碳。所以,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的方方面面,应从多点予以着力,其中重要的着力点包括:

(1)完善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所谓“乘数效应”,即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其经济是否可以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智慧城市而言,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物联網、能源供应网、交通服务网等则是其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搭建这些网络是实现开放创新、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和协同创新的基础,是实现城市深度感知、全面互联、智能融合的基础。

(2)开拓智慧城市的市场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才是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没有全社会对智慧城市及其服务设施、服务内容的需求,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没有市场,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将阻力重重。为此,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开展诸如物联网的示范运营、电子商务的示范运营、电子政务的示范运营、服务外包的示范运营、公交都市的示范运营、能源智能化的示范运营等项目或活动,以充分激发社会需求、培育市场,开拓实现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大规模应用的社会基础。

(3)发展智慧城市的支撑产业。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不是建设多少基础设施,搭建多少服务平台,开拓多少城市建设项目,而是培育市场、培育产业,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其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在产业,尤其是实现市场需要的产业。同样,对于智慧城市建设依然如此,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在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的基础之上,在市场得到一定的开拓的情况下,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支撑两化融合的生产性服务、三网融合等智慧城市的支撑产业得到有效的培育,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在市场化环境下仍然能够独立生存并自主地推动城市的智慧化。

所以,面对智慧城市建设这一复杂系统工程,城市规划者、建设者、管理者应从完善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开拓智慧城市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智慧城市的支撑产业等三个方面予以着力。这三个着力点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措施,但是,在智慧城市建设的不同阶段,这三点的着力力度并不尽相同。在智慧城市建设早期,应着力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促进示范运营工作的开展和新消费行为的培育;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期,应着力培育企业、培育产业,完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促进消费者行为研究和市场开发;在智慧城市建设后期,应着力通过产业服务体系的构建、产业整合与技术升级、市场锁定与业务拓展等措施发展智慧城市的支撑产业。

智慧城市建设的动力模型

智慧城市建设的动力模型(如图2),以技术驱动和市场驱动为外部动力,以完善基础设施、开拓市场需求、发展支撑产业为着力点,从而有效带动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在技术驱动和市场驱动的共同作用下,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其自身具有的“乘数效应”促进城市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物联网、能源供应网、交通服务网等关键基础设施平台的搭建和完善,使得开放创新、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和协同创新得以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真正的实现了人与人、人与城市之间的深度感知、全面互联、智能融合。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推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两种外部力量逐步开拓智慧城市建设的市场需求。人们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需求层次和需求种类的不断提高,推动了诸如物联网、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服务外包、公交都市、能源智能化等项目或活动的产生和发展,为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义工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结论

智慧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这种趋势受技术驱动和需求驱动二力作用;这二力分别从完善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开拓智慧城市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智慧城市的支撑产业等三大着力点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施加影响,从而形成智慧城市建设呈现系统性发展、生态性发展的态势。

猜你喜欢

驱动联网基础设施
“身联网”等五则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风口之上,车联网系统将是“另一个”手机系统?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超6000万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