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农村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10-15梁玥

财讯 2016年34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财务人员

梁玥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财务管理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就是要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审计体系的科学与完善是确保农村经济顺利发展、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前提,只有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保证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稳定和安全。

农村财务审计体系现存问题分析

(1)审计工作滞后性严重、财务监督工作力度薄弱

实践过程中,财务审计的基础性工作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使后期工作阻碍重重。其一:会计工作不规范。包括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科目使用的不规范,以及各种凭证、单据的审核不严格等。其二:监督力度薄弱。暗箱操作现象屡见不鲜,信息的不透明、不公开,使群众不能切实的了解财务情况。

(2)基层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审计水平不足

目前状态下,偏远地区的大部分审计人员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导致业务水平不高,不能完全理解政策变化,掌握的知识还停留在几年前。长期专业知识的匮乏,导致业务水平不达标,理论不能应用于实践,最终导致农村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长期得不到质的飞跃。

(3)审计工作繁重,支撑力量薄弱

我国农村市场是主要的市场组成部分,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对于审计的刚性需求。其一:根据现突情况,想要了解农村的财务情况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就必须根据审计的数据来查明,农村审计工作的责任重大,由此可见一斑。其二:审计还要对其他方面进行监督,比如:农村合作社,土地承包,土地流转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审计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加上审计力量十分有限,无法满足所有的需求。

(4)审计责任不明确,审计问责不健全

现今大部分农村地区制度建设薄弱,审计得不到保障。在审计过程中,无法跟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发生问题时,制度繁琐,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导致相关部门行动滞后。

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的若干对策

(1)加强基础工作落实,完善责任监督体系

审计工作要想具备一定的现实可查性,就必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对各种凭证相应流程的制定,加强对从业人员基本管理,加强其对财务审计的基础素养、基本技能,更重要的对本地区的经济现状有全面、整体性的理解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财务和审计工作的公开性必须加大,定期定时向村民报告情况,村民们也要主动的、积极的参與到财务工作监督中,从而形成监督合力。逐步达成公开、透明、民主的公开反馈体系。

(2)审计主体多元化的推行

各镇(街道)财务工作单位,要深入到群众中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本地经济的发展水平、群众的切实需求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并且还要配备专、兼职的审计人员,对相应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由城镇开展的审计工作不仅能充分掌握农村财务的特点,也能充分了解和掌握农村领导的要求,有其他上级管理部门不可替代的优势和重要作用。

要提高审计整体素质,必须扩大基层审计人员的信息含量。由政府牵头或者发文,推进各镇举荐这优质的人才。根据不同需求对审计人员分组,来建立完整的从业人员档案。

(3)加强审计人员培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要提升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业能力,可以根据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尋找薄弱环节,由审计部门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审计工作的人员,从根本上加强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学习交流,取其精华,相互融会贯通,开拓工作思路,运用创新方法。使审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加大审计工作力度

要想加强建设,首先要扩大影响。可以借助社会审计机构帮助。初期,可以从财务状况基本良好,经济水平趋于稳定且群众意见明确统一的地县着手,初步建立社会服务审计基础设施,确保该地区进入村集体经济监管领域的宏观审计环境。随后再进一步扩大、尽快建立良好的审计环境。

同时相关部门也要抓住机遇,在教育方面着重加强,使社会上的审计机构与当地的审计工作相互对接。各级部门群策群力,扩大审计的宣传范围和力度。

(5)强化制度健全,提高问责力度

相关部门之间要做好衔接、搞好对接,出现问题时,可以快速取得联系,第一时间形成反馈。根据农民反馈的具体情况,制定审计策列与制度,强化体制建设;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厉打击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滥用职权等不法行为。不断督促各项问责制度的完成,以防新形成的制度沦为“空头支票”,变成“纸上谈兵”。

最后,审查过程、审计结果要保证透明化、公开化,第一时间向群众公开。只有群众了解财务工作情况,对政府的工作放心、安心,才能积极参与到审计工作中来,使群众对相关部门的信任度得到提升。

(6)创新工作方式,开拓审查范围

通过审计模式的逐步转换,由原先的被动委托性审计转向目前的主动计划性审计。同时树立农村审计的权威性;增强创新工作思路,从只会找问题,到对农村优秀人才的大力宣传,来展现干部的良好形象;不断拓展审计范围。

(7)逐步实行审计手段网络化

通过网络将区、镇、村的全部信息建立起来,运用网络的便捷来实现数据的网络传输与公开。

监管网络主要从两方面来进行分析,一个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另一个是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程序标准予以明晰,通过电脑软件程序挑选合适的审计标准、审计体系、审计效果指标以及审计人员必须拥有的技能水平。

(8)争取领导重视支持,积极改善审计环境

审计工作在政策相对完善、法律法规配套完全、资金来源充足、人力资源充分的基础条件下才能得到质量的保证。要想顺利开展,就必须在乡镇内成立独立的内审机构,配备专、兼职的财务人员,并且借助社会审计机构的资源,取得人资支持,努力解决审计人员经费短缺、人力不足等问题等。

结束语

为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对农村的财务审计工作予以重视并强化,是加强基层党风康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现农村经济稳定、长治久安的保证。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涌现出很多问题,这就要求审计工作人员要通过新渠道、新方式、新方法,推进、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同时克服审计工作中的“疑难杂症”,为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财务人员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