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发展理念下贵州生态扶贫新思考

2016-10-15申浩

财讯 2016年34期
关键词:资源整合贵州民族

申浩

生态扶贫 绿色发展 贵州

引言

前苏联学者E.D基鲁索夫认为,“生态意识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的解决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观点、理论和感情的总和。”贵州贫困人口大多居住于生态环境脆弱、民族成分集中、生产生活条件差的地区,贫困、民族问题和生态问题相互交织,因此,贵州生态扶贫是否成功,应在绿色发展框架下找寻路径。将绿色发展理念与生态扶贫开发相结合,打造生态扶贫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贵州路径,凝练形成可向全国推广并有一定复制性的新型绿色扶贫模式更具有重大意义。

生态扶贫与绿色发展的关系

由生态扶贫来看,绿色发展理念为生态扶贫增添了勃勃的生机,在宏观层面为其选取了更加精准的方向,在微观层面也将绿色发展理念巧妙地融入扶贫开发的具体工作中。绿色发展理念不仅影响了扶贫部门的思维与方式,同时也让扶贫受益方的索取式理念转变为与生态环境共生共存的观念,潜移默化的提高了自我生態意识。

由绿色发展来看,生态扶贫丰富了绿色发展理念。一方面,生态扶贫促使扶贫地区百姓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在生活中始终贯穿环保绿色健康的方式。另一方面,生态扶贫方案的设计与制定,不仅处处体现绿色发展的内涵,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并优化了绿色发展理念。

总之,生态扶贫是绿色发展理念在扶贫工作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又为生态扶贫指明了清晰方向,两者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强有力的相互依托关系。生态扶贫与绿色发展理念的结合,打破了以往的“扶贫就是扶贫,生态就是生态”相互平行的关系,同时也弥补了过去扶贫开发工作中牺牲生态环境的不足。绿色发展理念下贵州生态扶贫路径

新思考

(1)有效整合生态资源,做好生态扶贫顶层设计

生态资源整合的目的在于扬长避短,整合各地区、各民族已有的资源优势,引导不同的扶贫对象在生态扶贫与绿色发展上形成优势互补强强合作。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应注意贵州同一地区具有不同民族,不同民族居住在不同地区的特点,积极发挥民族认同感的作用,让各民族之间形成你帮我,我助你的良好局面。生态资源整合涉及到资金资源整合、各级政府不同部门的资源整合、社会上不同组织资源整合、跨区域跨民族资源整合等方方面面,应在具体工作开展时注意协调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为生态扶贫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助力填能。

第一,应明确生态扶贫的战略目标,将绿色发展理念“渗入”目标内涵之中。换句话说,贵州贫困民族地区应将绿色可持续发展当做生态扶贫的终极目标,衡量某一地区生态扶贫做的是否真正成功,必须将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设程度当做一项重要指标。第二,依据总目标,围绕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制定绿色扶贫总规划和具体执行方案。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同地区具有不同居住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制定总规划时必须因地制宜,实施各具特色的生态扶贫政策,并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每一项具体政策中,使绿色理念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中落地生根开花。

(2)注重发展绿色与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扶贫的内生力量

历史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遵循自然规律,注重生态保护,倡导绿色发展,实施绿色与生态经济发展策略才是长久可持续的最佳道路,同时也是破解贵州民族地区贫困与生态难题的必然选择。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加快发展有技术含量、就业容量、环境质量的绿色产业,加快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用好山、水、林、气,加快发展山地旅游业、大健康医药产业、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林业产业、饮用水产业;加快发展原材料精深加工产业、绿色轻工业、再生资源产业,突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清洁型产业,依靠产业转型、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加快发展大数据信息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型建筑建材产业、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大力加强绿色园区建设,推进绿色科技创新,强化绿色金融服务,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贵州具有立体气候明显、生物资源多样、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利用这些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统一。

贵州生态扶贫最重要的目标是培育贫困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促进内生力量的形成。只有拥有稳固的内生力量,才能真正意义的实现永久脱贫,达到绿色生态经济的发展目的。只要秉持绿色生态经济发展理念和路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就可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兼得,也可以长久培育生态扶贫的内生力量。

(3)扎实推进生态移民工程,科学实施生态治理

贵州省2015年起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三年攻坚行动计划,以期解决生态保护与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问题。扎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首先不仅要坚持城镇集中安置模式,也要开发多元的其他安置模式,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效结合,在安置地大力发展山地旅游产业、绿色工业园等二三产业,为被安置民众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使其真正的安居乐业。其次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必须通过政府主导,其他相关部门参与,建立一支有组织有担当的领导团队,对现有的移民工作机构加强管理,明确职责,一定程度上实行领导与个人负责制。另外,要制定完善生态移民配套政策,尤其要注重各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的保护,在住房条件、土地、户籍、就业、社保、医疗、教育、財税等系列问题上提供保障。尊重各民族百姓的意愿,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解决他们存在的疑问,使他们愿意搬出、乐意搬出,自发自觉地配合各部门的工作。

生态治理已成为贵州省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构成,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投入力度、改革力度、监管力度,加快建立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考核评价奖惩机制,恢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朝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资源整合贵州民族
国有企业发展养老产业的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MDX数据库的译者参考资源整合对翻译工具能力培养的意义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MINORITY REPORT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贵州教育出版社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