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多媒体在辅助教学中的应用

2016-10-15卢三星

大观 2016年8期
关键词:辅助教学化学实验化学教学

摘要: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集文字、图象、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于一体,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提高了教学效果,使之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有些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中过于注重视觉听觉等美观,往往造成课件庞大等情况,造成“把多媒体当成教学的主体”等滥用多媒体现象。

关键词:多媒体;化学教学;化学实验;辅助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教育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学校普及和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在诸多方面有着其它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集文字、图象、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于一体,并可以灵活地把它们组合到一起,以感观形式较丰富的再现于课堂教学中,它使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大大得到增强,多角度、多方位、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信息,以其良好的交互性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人机交流的教学多媒体环境,较好地完成教与学、学与练的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笔者在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在展示微观立体动画模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展示用肉眼所看不到的、用手摸不着的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的运动和变化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很快理解和接受。核外电子的得失和偏移情况,离子键、共价键和氯化钠、氯化氢的形成过程,都可以用微观模拟,使用动画予以形象生动的演示,使原本不可见的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二)在实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和展示,克服实验条件,保障实验效果

实验教学作为化学学科的基础,往往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使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重现性等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克服诸多实验条件的限制,比如浓硫酸的强腐蚀和飞溅、温度计数字过小、氯气有毒等危险和需局部放大的实验,能够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加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保障实验的安全性,为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创造条件,丰富学生实验知识。对需较长时间是实验,可以增加实验的时效性等,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和探究中实验的作用。

(三)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相对节奏慢、课堂容量小、教学方式比较单调呆板的传统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速度快、图文并茂的优势受到师生的喜爱。多媒体可将抽象复杂的理论,形象地表现出来,提高了教学效率,减少了教师的重复工作,又能增加课堂容量和知识密度。尤其在总复习时,课堂教学中的板书、例题、练习都可以制成一个多媒体课件,既可减少板书时间、增大课堂信息量,又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样教师课堂就以导为主,主要精力就放在启发思维、增加容量上,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又比如在实验室制取装置及相关练习,能克服画装置图既浪费时间又没有动态效果的弊端,通过制成多媒体课件,只就能直接呈现出来,运行方便、效果极佳。

(四)采用多媒体技术,强化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的教学

教材中凡涉及到生产、生活和社会的知识,传统的模型、挂图、板书、讲解等手段,真实性和直观性较差,无法激起学生对所介绍知识的兴趣。比如介绍陶瓷、水泥、玻璃的生产流程,空气的污染,在展示讲解时,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获得场景和知识的真实性,增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错误认识

多媒体能在化学发挥强大的辅助作用,为教学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但我们不能滥用多媒体技术,使得效果适得其反。以下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错误认识:

(一)多媒体成为教学的主体,错把辅助变主导

谁都清楚,多媒体课件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又往往会忽视这样的定性。课件制作,追求的是内容的“大”与“全”、画面音响的“美”与“真”;“丰富”和“漂亮”成为课件制作的首选标准。错把辅助变主导,是现今多媒体教学的最大误区。如何做到课件制作的“小”而“精”,不仅仅是“价值趋向”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教学科学化的意识问题。

(二)兼收并蓄,模糊重点难点的教学

由于课件制作者对素材的选择失当,制作了过多备用和其他趣闻的内容,使课件庞大而不能较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成为多媒体教学最大的误区。这样的多媒体课件,只是为学生获得“好看”、“好玩”的课堂体验,但真正获得外界刺激、获取理性成果,并获得知识技能的教学实效是十分有限的。

(三)美化多媒体地位,淡化教师的基本素质

再精再美的多媒体课件,都离不开老师的应用。如果错误的认为:漂亮的多媒体课件不用再愁“基本素质”,画图可以拉,音效可以配,板书可以投影,甚至课堂教学的语言都尽可以配上,那就远离了使用其辅助的基本功能了。因为教学中需要展现教师的素质,教师的肢体、教师的语言,以及教师教学的快慢、思维流程都是课堂中指引学生不断向知识深入的灯塔,甚至教师的个性,都是老师能否紧跟课堂的重要因素。

(四)费时费力,适应能力缺少,无法替代传统的备课

教师除了备课之外,还有辅导、批改作业等烦琐工作,很少剩余的时间很难制作出好的多媒体课件。再者,“静态性”的课件使其缺乏对灵动、多边的课堂教学的“适应能力”,其机械的、一成不变的步骤更是互动教学和交流教学顺利开展的大敌。因此,多媒体其“权威”的地位仍不能撼动更无法替代传统的带有极浓人文色彩的备课方式。

现实教学中,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可以使多媒体技术发挥很好的辅助作用。多媒体对教学起到了辅助和促进作用,但不能视其为一种全能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它仅仅是一种媒体推介作用,如果整堂课,不管是课题、例题还是课文中的字、词、句均由电脑来完成,一堂课下来,黑板上不留一点痕迹,那电脑就成了另一本供学生观看的课本。我们知道,多媒体功能的发挥是依赖要于一定条件的,并不是说只要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在教学中使用得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还需要多考虑在什么条件下用,如何使用,而不是处处滥用。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化学教师,应该在思想上改变对教育手段应用的认识,从根本上转变思想,在实践中转变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上使用必要的多媒体技术,并且正确处理好师生与多媒体的关系,让多媒体真正起到辅助和促进教学的作用。

作者简介:卢三星(1978~),男,汉族,江西修水人,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南昌市第十八中学。研究方向:化学教学。

猜你喜欢

辅助教学化学实验化学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细节化处理的认识
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如何运用多媒体平台辅助小学数学教学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柔韧性练习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