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SLI在出版领域的应用综述

2016-10-15左美丽

出版参考 2016年8期
关键词:出版者关联升级

左美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和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产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互联网+”引领不同领域的跨界融合,不同范畴的要素彼此关联,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是全面落实中央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大战略的具体部署,也是出版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ISLI标准:核心是规范,关键是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在2014年10月10日出版传媒集团主要负责人座谈会的讲话中,蒋建国同志指出,把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文件关于融合发展的精神落脚到出版业,概况起来即为立足传统出版,发挥内容优势,运用先进技术,走向网络空间。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核心在于实现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媒体”或指机构性实体,或指不同内容载体(介质),比如纸、磁带、光盘等,所载不同形态的内容(图、文、声、像)。对于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而言,内容融合是根本,以内容融合进而带动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融合。

标准的核心价值是规范,关键在于通用和开放。它就像一把无形的尺子在丈量和规范着这个世界。出版业转型升级,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如何衔接,如何融合,统一的标准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所谓融合,至少发生在两个元素之间,融合本身即为一种独特的“关联”,ISLI标准以其独特的“关联”性,成为融合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ISLI标准及其技术系统是传统出版单位实现融合发展、开展基于内容的全媒体融合出版不可或缺的支撑,这种支撑不仅表现在出版手段上,也表现在出版产品形态上,以帮助传统出版企业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同时进行全媒体融合出版产品创新以满足多维用户需求。

二、ISLI在传统出版领域应用综述:提供一种识别关联的通用方法和完整的解析服务

ISLI全媒体融合出版整体解决方案,是应用ISLI与MPR标准体系及其技术系统,为文化出版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破解技术瓶颈、清除前进障碍,在内容的数字化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建立能够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并兼顾相关各方利益的新型融合出版模式所提供的一套“升级版”的应用方案。该方案衔接ISLI底层技术系统,以标识、关联、 识别、解析、鉴权、呈现为技术关键,贯穿于内容生产、网络投送与运营、终端电子阅读设备各相关环节的一整套技术体系为支撑,采用独特的“嵌入式”编码使用方式,赋予内容以“信息技术基因”,以保障出版者自主可控地开展全媒体融合出版并实现双效增值。

ISLI全媒体融合出版整体解决方案为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提供了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撑体系及应用方案,其可对融合发展不同维度的支撑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形态内容融合满足用户的多元需求

内容形态融合在于资源的集约与协同,其指向的是图、文、声、像的融合。ISLI以其独特的关联特性可使出版者便捷的实现不同形态内容的关联融合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比如听懂看不懂的文字,或者通过视频直观地表达一段文字的描述等。同时,读者可参与关联的构建,获得参与之乐。

2.多元传播渠道融合覆盖不同受众群

传播渠道的融合更多的是指向与传统出版内容借助于新兴媒体传播渠道进行传播。ISLI全媒体融合出版整体解决方案为出版者提供开放的标准化的全媒体出版内容运营平台,并提倡让出版者通过汇聚平台直面读者进行内容营销,为传统出版单位提供新兴媒体传播渠道。

3.创新载体融合产品打造创新用户体验

载体融合,更多的表现在创新,创新的产品形态或者创新的用户体验,出版者应用ISLI与MPR系列标准及技术生产的MPR出版物则是其典型代表,该出版物以MPR码将音视频等数字媒体文件与印刷图文关联,实现同步呈现,满足读者视听需求。

4.共赢角色融合构建可持续发展产业链

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角色融合发展在于厘清各个角色的权责,以其利益分点共赢的方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条。ISLI与MPR标准体系及其技术系统贯穿于内容、网络、终端阅读设备,规范了出版产业各参与方的权责,为各相关产业之间整个产业链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容易接受的方式,使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以及各相关方能够在同一条“+互联网”的利益线上实现“分点共赢”模式,而不是在同一个利益点上的“同点分利”模式。为内容产业建立了符合以产业链为拉动力的社会化产业发展规则和符合逻辑的运行流程。

三、ISLI应用成果:创造新产品、营造新业态

作为ISLI国际标准的主导国,我国传统出版主管部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已将ISLI产业应用作为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抓手, ISLI与MPR标准体系,已经成为引领和促进产业发展重要基础性支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孙寿山在2012数字出版高端论坛上明确指出要“以贯彻实施、应用推广MPR系列标准为契机,抓住加速出版与科技融合的关键点,加快推进传统出版业的转型升级,探索数字出版新形态的市场模式,提升新闻出版传播力和影响力”。

2013 年9 月29 日,财政部下发《关于做好中央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的通知》(财办文资〔2013〕9号);2013 年10 月17 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中央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相关工作部署的补充说明》(科技与数字〔2013〕163号),标志着以中宣部、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推出并以中央财政扶持为背景的“中央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正式启动,ISLI与MPR标准体系及其技术系统成为转型升级企业应用的主要技术;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支持企业对《多媒体印刷读物(MPR)》国家标准开展应用,重点支持教育、少儿、少数民族语言等出版企业,推动企业从单一产品形态向多媒体、复合出版产品形态,从产品提供向内容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升级;2015年,财政部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有计划地组织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完善标准化成果推广机制,加快国际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等标准的推广和应用;总局最新发布的新闻出版业“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中亦将大力推进《国际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标准在国内外的产业应用、开展内容资源标识与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推进标识符标准之间的互操作作为重点项目。

截至2016年5月,国内外已有325家出版企业登记成为ISLI与MPR系列标准应用单位,其中,图书出版企业282家、音像出版企业58家,电子出版物出版企业71家,期刊出版企业46家(部分出版企业同时拥有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资质);国内外已有159家出版机构出版MPR出版物。根据定量统计,作为一个新的出版物种,MPR出版物收入已初具规模,有望成为数字出版产业板块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国内外共登记MPR出版物3588种(含在产),其中,图书3038种,期刊464种,报纸86种;已发布MPR出版物2581种,共计用码约123.7万个;2015年产值(图书码洋加终端设备)约11亿元。MPR版教材教辅、少儿读物、对外汉语和少数民族汉语教材的系列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初具规模,中少社、北语社已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商业模式。河南、陕西、广东三省省域出版传媒集团产业链以ISLI与MPR系列标准和技术系统为抓手,正从编辑出版、印刷复制和发行的传统产业链转向以数字内容加工、资源管理、发布及推送(平台、渠道)的新型数字出版产业链、从管理机制到生产流程全面实现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全国近80家出版相关单位已装配ISLI/MPR技术系统开展全媒体融合出版业务,以实现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同时,以ISLI国际标准的管理推广为契机,凭借拥有ISLI标识符编码底层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技术支撑的地位,在本着开放、公平和无歧视原则的前提下,善用ISLI标准注册与编码分配管理的权力,通过ISLI注册系统汇聚信息内容资源描述数据,通过ISLI底层技术系统构建一个全新的互联网鉴权体系,通过应用ISLI不断产生的创新型产品,创造新模式,营造新业态,通过ISLI创建者即中国的率先应用,使我国成为全世界内容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引领者,也是ISLI与MPR系列标准贯彻实施当前和长期的重大效益。

四、ISLI普及应用两大问题:行业认知不足、系统有待完善

我国传统出版行业由于其固有的特性以及新兴出版行业的冲击,使得传统出版业的转型升级过程并不顺利。ISLI作为一项新生的国际标准,在普及应用过程中也遇到一定的障碍,其在传统出版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出版业对ISLI标准的价值认知不足。ISLI标准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所制定的标准,其相对于传统标准制定而言,具有鲜明的先导性和系统性。作为一项具有先导性和系统性的新生标准,其前期认知程度低是必然的。加之《MPR出版物》国家标准诞生于ISLI国际标准之前,用户难免以斑窥豹。罗杰斯把个人接受新事物的过程看作是一个从认知到决定的过程,出版者对ISLI标准的价值认知不足,必然对ISLI标准的应用进程产生不良影响。只有加强出版业对ISLI标准的价值认知,才能落实出版业对ISLI标准的应用。宣贯、培训是一种提高人们对新事物认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任何一项新生事物的应用推广,做好宣贯、培训都是最关键的前提条件,标准宣贯和培训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标准的实施效果和执行力度。随着采标的ISLI中国国家标准的颁布,配套宣贯政策的落实,并配合加大ISLI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出版业对ISLI标准价值认知不足问题必将得到重大改善。

第二,ISLI标准应用技术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ISLI标准源于MPR标准,基于MPR技术系统的基础,ISLI标准底层技术已基本成熟。ISLI底层基础技术系统所支撑的应用系统才是用户使用的工具,这些应用系统的研发和完善有待出版者和应用技术提供方的共同参与。应用需求具有个性化、多元化及不断变化等特点,实现需求的技术也应随着需求而不断创新和完善,ISLI底层技术系统在其应用系统不断丰富的情况下,也有待于进一步升级。另外,ISLI是一个开放的关联体系,在ISLI国际注册机构的统一规范和ISLI底层基础系统的约束下,更多技术企业的参与,才能从各自不同的维度完善ISLI标准的应用技术体系,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多元需求,当前ISLI的关联应用服务技术提供商还处于发展初期,有待循序壮大队伍。如果说ISLI底层技术系统是一项发明,那么更多的发明来源于应用创新。

五、ISLI标准的全面普及将是出版业与转型升级里程碑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全媒体融合出版标准体系的建设对于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其关乎出版单位的切身利益,更关乎整个出版产业的发展方向。跨界融合成为时代主要特征之一,ISLI与MPR系列标准顺应标识符标准的发展方向和产业应用需求,为实现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载体间文献资源的检索和聚合提供了重要基础,其理念与机制有利于理顺新的产业链关系,构建可持续发展产业链条。ISLI与MPR系列标准独有的“关联”价值,使得其在出版领域具有重大意义,作为蕴含特殊理念的关联标识符及其支撑技术体系,为出版产业提供了一条简洁而有效的应用途径,使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变得清晰而具体。ISLI与MPR系列标准的全面普及将是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里程碑。

传统出版产业在延续了数百年的稳定发展,用纸张和图文承载了人类文明之后,数字化使这种传统形态面临着一场新的变革。对于出版产业而言,数字化不仅仅是一项新的技术,它更是一种新的理念、新的传播模式和经营方式。“互联”是这场新技术革命的本质,而出版行业所从事的有关文明、文化、知识等事务,从其本质而言也是“互联”的,这种“互联”体现在出版者与内容的互联、内容与内容的互联、出版者与出版者的互联等等,没有孤立的知识,没有孤立的文化,更没有孤立的文明。从读者消费的角度而言,“关联”式阅读是未来更为满足其需求的一种方式。笔者认为,未来的出版产业将构建成各角色参与且责权清晰的内容互联体系——内容互联网,这个体系的构建,ISLI作为标识关联的标识符将发挥重要作用,现有ISLI应用将为未来内容互联奠定基础。ISLI体系可支持对信息内容、参与方(人员或组织)、权利、协议以及其他与权利相关的实体唯一的、持久的确认,可以在众多的信息内容生产者与信息技术提供者之间确立定位准确、分工明确的产业格局,保证各方利益分配更加合理、便利,从而使各方可以形成合力,促进信息社会的利益平衡,建立起良好的交易秩序;同时,信息内容生产者可以便利的手段构建内容关联,推进内容产品和传播机制创新,增强内容创新和传播能力,进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

(作者单位系深圳市天朗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出版者关联升级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新书架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新书架NEW BOOK
新书架■NEW BOOK
回暖与升级
奇趣搭配
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