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逻辑及价值

2016-10-14任旺

党史文苑 2016年18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

任旺

[摘要]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解放及其条件的学说,一经传入中国,就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表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何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内在逻辑时代价值

习近平指出:“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1]传统文化的“本来”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历史资源,马克思主义的“外来”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理论资源,两者的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向未来重要的实践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命题的提出

1943年5月2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近年来所进行的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的整风运动,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2]p23这一思想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过程,而二者相结合的目的就是要防止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发挥马克思主义革命的实践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理论品质。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曾使中国革命面临严重危机。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成功,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扎根,并取得社会主义运动的胜利,就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而中国的实际就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这里强调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反映民族智慧和精神的优秀文化,它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根本。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可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保持中国人独立个性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要求,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结合为中国的现代化指明了一条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常态发展之路。在21世纪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形成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魅力,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推动力。我们必须用敏锐的眼光去发掘历史资源,将其优秀的部分发扬光大,赋予新时代的内涵,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相融合,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内在逻辑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契合。学者们在这一点上基本取得共识,即马克思主义虽然发源于西方,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但马克思主义是博采众长的成果,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指导人类解放的进步学说;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革命性、实践性、科学性,是其能够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前提条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聚力使得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经久绵延。近代中国落后了,在中国人民寻求救亡图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相继传入中国,而只有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思想武器,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有着内在契合。李朝阳认为:“近代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源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走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道路,其根源在于这是解决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文化危机的历史必由之路。”[4]何萍、李维武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有着诸多相似相通之处,并不是由于两者在学脉上有着密切联系,而是两者都关注人的现实的生活世界,并在文化形态与哲学形态上有着相似相通之处”[5]p37-38。王南湜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可能,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具有某种契合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同属于实践哲学这一哲学理路,因而二者之间就必然存在着某种共同性和亲和性。正是这种共同性和亲和性的存在,使得二者之间有了一种契合性[6]。正是从两种文化的内在理路出发,它们在文化上的亲和性使得两种文化能够相融,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

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逻辑指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表明东方文化希望借助西方文化摆脱自身发展的困境,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一劳永逸的。许全兴提出二者关系演变的五阶段说:第一阶段,是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起到1919年五四运动。这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去比附、认同、解释马克思主义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起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冲突、互相简单否定阶段。第三阶段,是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起至1957年春。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既冲突又融合的阶段。第四阶段,是从1957年反右斗争起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止。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对立再一次凸现,甚至出现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左错误。第五阶段,是自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在更高基础上重新确立的阶段[7]。刘晓虹从两种文化的冲突、对话和融合的视角来阐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可动摇。实践证明,我们的革命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同样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而传统文化发挥着更深层次的作用,它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影响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有的学者认为二者的结合是有积极效应的,形成了具有民族特征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涂爱荣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吸纳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小康社会”“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民本”以及“选贤任能”用人标准等等优秀思想。这充分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兼容并蓄的品质,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可能性[9]。有的学者认为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影响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孙百亮认为,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优劣两重性,以及认知的局限和文化情感的纠缠,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发展与消解并存,造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10]。有的学者则从二者的互动角度研究。何萍、李维武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推进了20世纪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发展,具有一种历史的合理性”[5]p41。田克勤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又促进了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创造性转化”[11]。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价值

第一,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面临各种挑战,这些挑战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对自己思想的不断丰富与完善的自我挑战,也包括西方社会对他们理论的责难和修正;既有工人运动对这一理论的实践挑战,也存在后来的社会主义者对它的教条应用。面对以上的种种挑战,马克思主义都有正面回应,理论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回应时代挑战的有力武器。由于时空条件的转变,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走出时代的困境就必须与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落后的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就在于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社会主义中国能够高速发展,就在于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两者“联手”而形成的中国发展新模式,将对各国发展带来启示。历史证明,“只有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取得胜利”[1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问题,将因时代的不断变化而呈现出新的特征。二者最初的结合是为了解决中国的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前提条件下,二者的结合标志着以一种新的理念促进中国的持久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在改造和批判传统文化的民族狭隘性基础上进行的,两者在新时期的结合特点、影响作用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重大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不同阶段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中国经验不断理论化提升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逐步结合的过程。无论是中国的民主革命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都因为它的特殊性和具体性,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所以,只有不断探索和不断总结才能找到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断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创新。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不是折衷主义的态度,而是要发挥二者的长处。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是要学习掌握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一种可以激活我们民族生命力的思维方式。然而,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才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失去民族文化精神的个性,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重塑民族精神。但这并未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第三,我们应该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来理解两种文化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正在做两种文化融合的尝试。在马克思那里,他虽然宏观地肯定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取向,他把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统一起来,但时至今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这一目标远远没有实现,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实践也没有成功范例。在中国,我们提出消除贫困、消除贫富差距,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就存在的集体主义价值观。集体主义在马克思那里是个抽象原则,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里,集体主义原则已经成为一种实践方式,我们不是单纯在宣传价值观层面上的两种文化的结合,社会主义在实践层面已经在实现这两者的结合。因此,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层面理解两种文化的结合问题,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宏大的叙事背景,也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理论与实践空间。

第四,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是必要的而且是有益的,当然也不排斥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交融。正如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民族社会心理的反映一样,一个民族要接受另一种文化就必须使这种文化融入民族共同体。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日益成为世界历史,“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3]p404。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理应向世界展示出来,世界文化也可以丰富和融入中华文化。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13]p164。二者的互动必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8.

[2]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李朝阳.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5]何萍,李维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王南湜.文化契合、文化融合与文化重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蕴[J].理论视野,2009(1).

[7]许全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之历史考察[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1).

[8]刘晓红.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几点思考[J].甘肃理论学刊,1999(1).

[9]涂爱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吸纳[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5).

[10]孙百亮.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与出路[J].天府新论,2009(1).

[11]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9).

[12]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N].光明日报,2015-07-03.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我们的民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多元民族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