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机制
2016-10-14翟颖
翟颖
[摘要]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认同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非常关注的问题。当前,在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存在一些想法。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构建“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即“目标管理机制、朋辈辅导引领机制、社会实践常态化机制、科学创新实践机制”,是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认同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四位一体实践育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一、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状分析
(一)取得的进展。第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党和国家对于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和教育工作十分关注,思想政治工作逐渐受到重视。从2004年开始,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例如中发[2004]16号文件、教社科[2008]5号文件、教育部第24号文件等。随后,关于意识形态的研究增多,拓展了意识形态教育的途径,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的重大课题建设,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第二,高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引导。高校通过课堂和各种途径把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输送给学生,通过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大多数大学生能接受老师对书本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说明和分析,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不断加大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教师能够在课题上进行正确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大多数师生的马克思主义阵地意识很强。
(二)存在的问题。第一,多元文化思潮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负面影响。随着全球化浪潮,西方世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通过各种途径输入到中国,冲击着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观、价值观、世界观。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对西方文艺作品的大肆追捧,对本国优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优越性感受不深;一些国家的文化外交让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在潜移默化中动摇。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地位有所动摇,出现马克思主义淡漠化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现象。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与受”存在矛盾。一方面,大多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感兴趣,对思政课学习态度不积极,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强迫性,效果不大。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理论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和风格上较为陈旧;有的教师按照自己的方式授课,造成大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同的偏差。思政课使用统一的教材和课程,教师重“教”,忽视学生信仰、理想和价值观的“受”,灌输式的教育造成了学生的逆反心理。第三,大学生奉献意识、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薄弱。当代的大学生都是90后,许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奉献和感恩意识。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但许多高校不很重视,不能引导大学生利用高校资源,开展社会实践和科学创新。
二、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的机制
为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高校应构建实践教育机制,形成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实践教育的新途径,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创新力和活力。
(一)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大学生目标管理方案。例如,在每学期开学第一周,通过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宿舍等全方位帮助大学生制定目标管理计划,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完成情况,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与不足。在学期结束时,根据平时记录对学生进行考评,对于考评结果不合格的,指定联系人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对学生目标管理计划书的考核结果作为向党组织推荐发展对象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目标管理机制,让大学生自我管理,推进思想改变。为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通过关注时事见闻、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召开学生论坛等方式,增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充分利用新媒体,将主流意识形态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传播,开设集思想、知识、服务于一体的意识形态教育栏目,例如微党课、微团课,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建立朋辈引领互助机制,促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建立“朋辈引领互助机制”,加强先进分子与大学生的紧密联系。从高年级的优秀学生(预备)党员、先进分子中选拔“朋辈辅导员”,他们同一般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思想代沟小、心理距离近、互动频繁、易于沟通;他们自身在德智体等方面的良好表现,对广大学生具有榜样作用。在沟通过程中,朋辈辅导员的思想观念更贴近大学生,他们的工作方法更容易被接受。通过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方面的启示,加强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消除大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形成语言和行为的统一,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佳化。通过优秀榜样示范的作用,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思想和行为。通过建立“朋辈引领互助机制”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性,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提供新路径。
(三)建立社会实践常态化机制,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才。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奉献意识,使人才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社会三者有机结合,高校可建立社会实践常态化机制,构建党建带团建模式。即“三深入”:组织员深入班级,党员深入宿舍,党建深入网络;“三走近”:走近留守儿童,走近空巢老人,走近孤寡残疾人。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服务意识,增长知识技能,增进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高校应充分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帮扶弱势群体,发挥大学生的知识优势,报效祖国,服务社会。通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不仅锻炼自身的能力,丰富课外文化生活,而且能更好地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培养奉献精神,实现个人社会价值。通过建立社会实践常态化机制,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
(四)建立科学创新实践机制,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应回归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建设。高校不仅要建设人文校园氛围,也应创设开放的文化氛围,努力建设浓厚的学术环境,培育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高校除了硬件设施的配套外,还应该积极为大学生牵线搭桥,建立科学创新实践机制,鼓励大学生投身到创新实践中去。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在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方面做了尝试。在学生中成立科研小组,构建“大四—大三—大二”本科生科研梯队,由科研能力强的老师做大学生的导师,实行指导老师负责制。根据大学生的实际科研能力和水平,将科研项目的研究内容分解成不同的小课题,同时保证科研的延续性。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学生初步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学会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科研选题、申报项目、制定研究计划、整理相关数据、检测样品,进而完成论文的写作和发表,提交科研成果等。大学生参与指导老师课题的同时,积极参加导师课题组召开的讨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最后由老师指导和点评,给学生以启迪,为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创新研究指明方向,让大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地锻炼。高校还应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学术讲座,拓宽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培育大学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