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16-10-14陈进波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措施

陈进波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4.101

摘 要:体育学科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体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与人格的健全。而在国家体育事业迅猛发展的新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应当将教学改革的目标定位于新的层面,既要保证满足教学任务,更要以文化高度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精神。由此可见,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任重道远。该文将以此为出发点,浅谈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存在的挑战及对策,以期能够为更多研究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体育课程 教学模式 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a)-0101-02

在我国教育发展的作用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体系,为了顺应国家发展的创新要求,应用型人才的打造成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体育课程应当进一步明确教育目的,重新审视自身的教育职能,加大对该领域的研究力度并于实践过程中探索出更丰富的经验,强力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实效性的提升,为我国社会体育人才队伍的扩充贡献出积极的力量。

1 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主要是为社会打造更多高素质和高知识水平的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需要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与创新能力。体育课程的开展,对于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均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与其它阶段的体育教学模式并无二致,弊端无须赘述。因此体育课程的改革成为了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价值的必要举措。其必要性主要有3点。

首先,是新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手段。所谓的应用型人才,所强调的重点更多地侧重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学应当基于标准理论的构建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只有通过体育学习提升综合能力,才能促进人类智慧的不断提高。而这恰恰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契合。

其次,是满足当前人才培养切实需求的必要举措。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宗旨要求培养出的学生具有综合能力,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必然是基础。因此对体育课程的改革,实为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举措。

最后,是推动体育理论深入发展的重要力量。关于体育教学的意义已为众所周知,虽然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但教育理念应当以院校的定位相适应。既然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已显落后,则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也就成为了为体育教育发展指引新方向的有益尝试,并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提炼出更多更有价值的体育课程发展理论。

2 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阻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实为院校职能转型的切实需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进程中,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然而随着实践的开展,一些阻力逐渐凸显,该文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淡薄

虽然现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但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却令人堪忧,体育课程设置的最直接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锻炼强悍的体魄,并通过体育技能领悟到深层次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人才的培养,仅仅使其具有扎实的技术水平显然不够,只有通过体育教育实现对学生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的培养,才能保证体育课程的价值。

2.2 体育课程改革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始终沿用着照本宣科的基于指标的任务教学模式。从教材的内容上看,也多以竞技体育为主,基础知识的理论化致使体育课程教学仅仅停留于形式化,将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教育搁置,传统体育课程设置的弊端显而易见。

2.3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难度较大

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除了内容就是教学理念和方法。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等等现象实为诸多院校普遍存在的通病。体育课程在这样的背景下直接沦为了自由活动课程,教学效果极低,并不利于体育精神的传承与体育文化的发展。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加实践惯性,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性大打折扣。

2.4 体育教学资源短缺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致使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资源并不具优势,尤其是体育课程,因受到冷落更导致教育资源缺乏,直接增加了体育课程改革的难度。

3 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3.1 强化对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

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意义已经越发明朗,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此重视程度的不足,该文认为应当重点转变意识,进而主导实践的创新。然而长期思维定势的影响又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短时间内强化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视难以实现,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做好积极地引导、督促工作,使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全面普及,不断提醒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

3.2 完善体育课程改革的评价机制

体育课程的改革,已在现代教育发展的指引下有了更高的多元化要求,教育出发点的变革势必需要评价机制的紧随其后,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最大程度完善体育课程改革的评价机制,与时俱进加以高效创新,提升对创新评价机制的重视程度,制定并实施多元化评价机制,将传统的只重结果的单一化评价模式摒弃,开展多元评价活动,并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只有保证课程改革能够满足学生的热情,才能保证改革成果的实效性。

3.3 深化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

关于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方法已有诸多研究成果,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体育课程改革的标准不能一概而论。该文认为,体育课程项目应当作为改革的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对象的分类与拓展,充实体育课程的内容,一方面将体育精神贯彻,使学生将体育锻炼逐渐转化成一种内在的习惯;另一方面是应当重新定位体育学科的重要意义,并将体育理论深化,为体育课程改革创新的实施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3.4 整合体育课程教学资源

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应当从既有的教学内容出发,多渠道扩种体育教学资源量。对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尽可能强化体育教学相关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体育教学资源的软实力,立足于最新研究成果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将民间体育、民族舞蹈等等融入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当中,对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作用亦明显可见。

4 结语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对人才需求量的增加,为了更顺利地推动国家战略发展要务更快速地实现,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成为了必由之路。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社会发展需要日益多元化的当前,社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体育学科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体育课程的改革亦成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 秦德平.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期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2):165-166,169.

[2] 李濤.高校转型背景下应用技术大学职业实用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6):69-72,77.

[3] 李影.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探析——以排球课程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7):75-76.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措施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高职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