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运动训练自我效能感的测量与培养研究
2016-10-14马艳云常青
马艳云 常青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4.022
摘 要:该文以某地区4所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校田径体育特长生运动训练自我效能感进行了一定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教练员及其自我效能感、特长生生理与情绪状态、训练目标等都能够对特长生的自我效能感产生较大影响,然后依据这一调查结果所得出的结论提出了几点关于提高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运动训练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高校 田径体育特长生 运动训练自我效能感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a)-0022-02
近几年,随着全面素质教育的日益渗透,各地高校特招了一批批体育特长生,并对其每日进行相应的训练,以及组成各种团队代表该校去参加各种体育赛事,为母校争光。但根据实际情况来看,许多体育特长生在进入高校以后,运动成绩不仅没有提升反而呈下降趋势,使得他们开始逐渐减少训练,甚至放弃运动训练,这完全与高效招入体育长生的初衷相违背。因此,必须对高校体育特长生运动成绩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培养措施。
1 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运动训练自我效能感的调查分析
1.1 研究對象与研究方法
该文以某地区4所高校共120名大一、大二田径体育特长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有76名,女生44名。采用文献法、理论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几种方法对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运动训练自我效能感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找出导致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运动成绩下降的各方面原因,从而为提高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运动成绩和自我效能感路径的探索提供所需参考资料与依据。
采用文献与理论分析法,通过对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等相关书籍的翻阅,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保障调查活动顺利进行。采用问卷调查,确定田径体育特长生运动成绩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1.2 调查过程
由调查人员参照已有类似调查问卷形式和量表,以及根据大一、大二田径体育特长生实际运动训练情况,结合运动训练特点合理编制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运动训练基本能力感与运动训练控制感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又分别包含有多个次级指标[1]。根据田径教练经验与心理学等相关专家建议,调查人员从中筛选、归纳出了特长生自我效能感的测试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调查问卷的编制。
经多次修改与完善后,田径体育特长生运动训练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最终的具体内容包括自我效能感量表37道题目,说谎量表8道题目,共45道测试题。这是人格测量最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中运动训练控制感包括运动训练易受干扰感、自我怀疑感、努力感、无能为力感和可控制感5个指标;运动训练基本能力感包括运动训练目标达成感、良好结果信念、积极的自我预期和训练中的自我确信4个指标。
问卷计分方式为每道题均有安全符合、较为符合、较为不符合、完全不符合和无所谓5个选项,分为反向计分与正向计分两部分[2]。反向计分分数依次为﹣2,﹣1,0,1,2,包括自我怀疑感和易受干扰感两指标;正向计分分数依次为2,1,0,﹣1,﹣2。按照运动训练自我效能感高低,将测试对象的120人划分为两组,其中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一组为47人,第二组为73人。测试者在20分钟内完成问卷作答,第一组共发放问卷47份,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44份,第二组共发放问卷73份,回收72份,有效问卷69份。
1.3 调查结果分析
为直观清晰的了解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运动训练自我效能感情况,该文对120名田径体育特长生的运动训练自我效能感相关的几个指标及其得分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统计[3]。其中,运动训练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一组有89.7%的特长生具有良好的结果信念,有90.2%的特长生具有自我确信,有88.6%的特长生拥有目标达成感,有86.3%的特长生具有自我积极预期,不易受干扰的特长生比例为84.8%,而具有自我怀疑感和感到无能为力的比例分别为15.6%和10.9%,具有运动训练努力感和可控制感的比例分别为89.4%和88.7%。
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一组,缺乏良好结果信念的特长生比例为90.1%,缺少自我积极预期的特长生比例为89.9%,缺乏目标达成感的特长生比例为91.3%,缺少自我确信的特长生比例为88.4%,感到无能为力的有87.9%,而训练中易受干扰和自我怀疑的特长生比例分别为87.9%和86.2%,具有运动训练努力感和可控制感的比例分别为13.2%和11.6%[4]。
通过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第一组田径体育特长生运动训练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第二组的运动训练自我效能感,但自我效能感较低的高效田径体育特长生人数占较大一部分比例,说明对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进行运动训练自我效能感培养十分必要。
2 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运动训练自我效能感的测量与培养对策
依据上文得出的结论,我们应重点从训练目标、教练员、特长生等几方面来培养与提高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的运动训练自我效能感,包括合理设定运动训练目标、提高教练员自身自我效能感、保持特长生良好生理与情绪状态等。
2.1 依据自身能力合理设定训练目标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分析可知,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训练目标设定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运动成绩提升,而目标的合理设置又对自我效能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在进行田径运动训练前,如果没有制定具体的训练目标,那么不仅自我效能感的测量缺乏相关的衡量标准,而且体育特长生也无法准确了解自己在运动训练中的表现与运动能力水平[5]。另外,大量实践表明,设定一个具体并带有一定挑战性的运动训练目标,尤其是难度较大的目标,能够有效促进自我效能感的加强。因此,高校教练员在对特长生进行田径运动训练时,应要求每个特长生根据自身水平与期望设定一个与自身相适应的目标,并尽可能具有一定挑战性,但不能不现实,也不能过于长远。
2.2 培养特长生保持良好的生理、情绪状态
特长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自身身体素质、抑郁、疲劳、忧愁、焦虑等各种情绪状态的影响,不良的身体素质与情绪会大大降低自我效能感,而轻松愉快的身心状态会帮助自我效能感提高。不仅如此,情绪状态还会影响特长生对自身运动能力的判断,如处于消极情绪状下的特长生,往往认为自身运动能力较差,从而减弱自我效能感;而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特长生往往拥有较强的自信,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所以,教练员在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除了需要营造轻松愉悦的训练环境外,还应引导特长生保持良好的生理与情绪状态,尤其是在训练后。同时,鼓励特长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挫折,对男女特长生有区别对待,合理安排训练计划。
3 结语
由该次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得出,运动训练成绩提高或保持原有水平的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自我效能感高于运动成绩下降的特长生,即运动成绩高低与运动训练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因此,高校田径教练应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培养特长生的运动训练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特长生的运动成绩,以促进我国全体田径体育特长生运动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林伟.吉林省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运动训练自我效能感的测量与培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2] 张艳芝.体育特长生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D].济南:山东体育学院,2014.
[3] 范晔.我国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教育培养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4] 李昌浩.上海市高校体育特长生培养模式的现状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5] 胡卫星.上海市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和感知收益对体育活动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