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住宅设计的注意事项
2016-10-14王卓
王卓
摘要:近来年,随着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增加,住宅项目设计在工程设计数量上呈上升趋势。《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重要的规范是近些年刚刚修订的,新规范不同于老规范,要求更为严格,本文针对具体项目,指出在住宅设计中应如何避免一些错误。
关键词:住宅;设计;规范;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TU37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6)06-109-01
前言
近年来,住宅设计尤其是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在笔者的工作中占重要比重,设计工程量呈上升。住宅不同于公共建筑,是人们生活的地方,对它的设计要求更为细化和严格。最近几年,关于住宅设计的几本规范都进行了重新修订,《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2012年修订,2013年1月实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2014年修订,2015年5月实施的。这些规范与曾经的旧规范许多要求不同,要求更为严格,如何把握这些条款,在设计中避免错误是设计师应注意的问题。本文针对具体项目,对笔者遇到的情况进行总结。
1.商业网点应如何定义
笔者参与的住宅设计中,有一个项目的一栋临街住宅首层、二层的裙房为商业,因建设方考虑销售的问题,希望将此能分隔成大一点的独立隔间,分别进行出售。在第一次设计中,我们认为其形式可以视作商业网点,因为其满足位于住宅建筑的首层及二层、使用功能也是商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这样只要划分时注意每个隔间建筑面积≤300m2,同时如果≤200m2,则每个隔间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比较有利于出口的设置。但在与消防部门沟通中,发现这个想法是不可行的,因为商业网点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住宅建筑的首层及二层,我们这个项目虽然商业是位于住宅建筑的首層及二层,同时位于裙房内,即裙房也是商业,那么就已经不满足商业网点的定义了。因此,笔者调整了设计,将此楼按带有商业裙房的高层建筑进行设计,住宅部分设置安全出口,商业部分按照公共建筑消防要求进行设计,同时整体建筑按公共建筑的规定执行,面向消防扑救面的立面设置了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户。
2.阳台是否增加保温
根据《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3.2.2条的规定,分隔供暖与非供暖空间的隔墙应保证传热系数≤1.5W/(m2·K)。那么封闭阳台是否与房间之间的隔墙是否需要进行保温处理。在设计之初,笔者认为,封闭阳台与客厅及居室之间有推拉门。阳台为非采暖空间,其他房间为采暖房间,那么之间的隔墙应进行保温处理。建设方认为封闭阳台虽然不采暖,但不应视作非采暖空间,其与居室之间的隔墙不应增加保温。就此争议,我们咨询了相关专家。专家认为,此房交房时是毛坯交房,阳台与居室之间的推拉门并不安装,且阳台是凹阳台,外墙外保温铺贴于阳台外侧,因此阳台可视为室内空间,其与居室之间的墙体可以不做保温。
3.门厅的采暖保温问题
在一般的住宅设计中,处于造价和维护的考虑,门厅是不做采暖的,但实际效果并不好,《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没有要求人员出入频繁的朝向为北、东、西的外门应设门斗、双层门或旋转门等减少冷风进入的设置,而住宅门厅外门尤其在早晚开启比较频繁,加之目前的物业管理水平和维护能力,外门损坏比较普遍,有些外门甚至是常年开启,如果能增加简单的采暖,对首层及二层的居室保温是比较有利的,同时也提高了住宅的品质。但即使门厅增加了采暖,因外门常年开启,无法达到采暖房间的温度要求,因此居室和门厅之间的隔墙应视同为分隔供暖与非供暖空间的隔墙,进行保温处理。
4.注意新旧规范的差别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2012年修订,2013年1月实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2014年修订,2015年5月实施的。笔者遇到的一个项目,设计于2013年中旬,因2002版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高度超过14层的高层住宅体型系数要求是≤0.29,设计师一直按0.29进行方案设计,而此时已经2013年,应执行新的节能标准,在方案设计马上要交稿时,审核审定复核体型系数发现不满足要求,按此体型系数必须进行权衡计算,会增加造价,只能紧急调整设计方案。又如,旧版防火规范对消防登高操作场地要求不高,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4版对消防登高扑救操作场地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多数为强制性条文。尤其是7.2.3条要求建筑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的范围内,应设置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入口,笔者遇到过这样的项目,因刚刚执行2014版防火规范,总图设计人对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设置不是特别的重视,建筑与相邻建筑之间只有10m,刚刚满足防火规范的间距要求,无法满足消防登高扑救场地的设置要求,如果将消防登高扑救场地设置到建筑的另一侧,又无法实现有室外入口与其相对,不得已只能重新调整总图。
5.凸窗的栏杆如何设置
多数住宅中都会设置凸窗,可以提高建筑品质,但凸窗的栏杆设置值得探讨。和许多设计师一样,考虑室内美观和窗户开启问题,凸窗的栏杆高度希望从楼地面开始计算,这样既能使室内看着比较整齐,同时因住宅外窗如果设置成内开窗可以增加窗户的开启高度,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第6.10.3条的条文解释明确要求凸窗等下部有能上人站立的窗台面时,贴窗护栏或固定窗的防护高度应从窗台面起计算,这是为了保障安全,防止过低的宽窗台面使人容易爬上去而从窗户坠地。因此,凸窗的栏杆应贴邻窗户设置,如此时外窗为内平开窗只能通过减小窗户可开启高度,或窗户开启处护栏位置,确保窗户的开启。
6.结束语
住宅设计没有难点,但细节较多,细节的把握就是设计中最大的难点,设计师在设计中应注重细节设计,确保设计出的作品安全、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