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单桩灌注桩一次浇筑成型施工工艺
2016-10-14周小刚张红涛刘继伟李俊领王宝刚
周小刚 张红涛 刘继伟 李俊领 王宝刚
摘要:传统单桩灌注桩施工采用桩体和桩头施工二次成型,这就存在两不同批次混凝土结合问题,桩体养护、凿桩头、桩头浇制施工周期长,高水位地区桩头开挖与浇制施工困难,冬季桩头模板支护和基础养护等问题,而现阶段工程建设工期紧、任务重,而单桩一次浇筑成型采用同批混凝土,能避免二次开挖和地下水问题,模板支护和桩头养护措施简单,能极大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凿桩头废弃物污染,提高了施工效率,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单桩灌注桩;桩头;二次成型;一次浇筑成型
中图分类号:TU4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6)06-86-01
前言
隨着国家特高压工程建设提速,灌注桩基础大量出现,单桩基础比例高,数量多。工程建设工期紧张、施工任务重。促使我们在单桩灌注桩基础施工中探索一次浇筑成型施工工艺,以提高施工质量、效率和综合效益。
传统单桩二次成型施工工艺,桩体浇制完成一周后,桩体强度达70%以上时。进行开挖、破桩头,低应变检测合格后进行桩头施工。破桩头需将浮浆凿除,凿毛并水洗干净,方可按设计要求支模和固定地螺。二次浇筑成型不足在于:1.桩体和桩头的砼标号虽然相同,但桩体和桩头两者混凝土在原材料组成、配合比、凝固时间、强度增长、热量释放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结合部位强度和变形存在差异,使得结合面存在细微断面,是铁塔基础水平受力薄弱环节。2.在地下水位较高时,基坑开挖塌方严重,降水存在难度和周期长,且降水后,2~3m高的桩头模板支护、固定需搭设桩头浇筑平台等,需要投入很大的人财物。3.基础冬期施工时,浇筑完的桩头四周及模板支护均需要搭设不小于5m×5m的暖棚养护,造成施工周期和成本大增,综合经济效果差。
针对单桩灌注桩基础二次成型的不足,我们探索单桩一次成型施工工艺,可显著1、2、3部分的弊端,提高施工效率和效益。
1.单桩一次成型施工工艺
1.1测量定位
校核设计塔位的档距、转角、基础根开、桩径合格后,方可测量定位分坑。
1.2埋设护筒
根据桩基分坑清理,进行挖埋护筒,四周回填紧密,上部与地面相平,护筒埋深为1.5-2倍桩径,直径比桩径大约200mm,护筒壁厚不小于4mm。
1.3钻孔
采用反循环工艺钻机进行钻进成孔,钻进速度不宜过快,确保成孔护壁良好。
1.4清孔
成孔后及时清孔,采用泵吸反循环法进行浮渣、排渣和清孔,清孔时及时补充足够的泥浆,始终保持桩孔内浆面稳定。
1.5成孔检查
清孔后,检查桩孔直径、深度、垂直度和孔底沉渣厚度情况,其偏差不大于允许数值。
1.6下钢筋笼
钢筋笼下沉要求对准孔位,平稳、缓慢进行,避免碰撞孔壁。到位后,立即固定。
1.7安放导管、浇筑商砼
导管安装应垂直插入,使用密封完好垫圈,确保法兰螺丝紧固到位、受力均匀,避免导管碰撞钢筋笼。导管至孔底距离宜为300~500mm。
1.8灌满护筒、持续清理桩顶浮浆
在混凝土浇筑至地螺底部标高后,继续浇制使得泥浆层翻到护筒溢水口:在溢水口前使用土堵住水道,隔离泥浆池水,并清理溢水口形成低洼地,继续浇制混凝土,直至护筒内全部出现新鲜混凝土,泥浆色全部被翻出;持续搅动护筒内的商砼,察看是否有泥土块状物或者泥土色,否则继续浇筑混凝土翻浆,大约翻出800-1000mm混凝土时,护筒内全部为商混。
1.9拔出导管、拔出护筒
采用吊车将导管分段吊出,在护筒内的泥浆处理后,并用吊车将护筒整个吊出,并清理护筒吊出时带出的泥土,确保桩基范围内混凝土无杂物。
1.10地螺找正与固定
采用吊车将绑扎或焊接成一体的地螺整体吊装放人钢筋笼中间,受地螺自重影响,地脚螺栓能够自行埋入,深度不够时在地螺定位盘站人晃动,效果明显。在地螺和钢筋笼主筋间有约500mm间距,采用铁丝、花篮螺丝为调节工具,在四周设置多个调节花篮螺丝,使地螺居中并且固定不动,同时利用吊车一手扳葫芦来调节高度,高度满足要求后,直接在地螺和钢筋笼主筋间采用qb25螺纹钢筋焊接四根斜支撑,焊接牢固,以辅助支撑地脚螺栓。
1.11模板定位与固定
模板定位需设置高差限位钢筋或角钢来实现,现场模板一般600mm高,以地螺顶面为基准点,向下量取590mm,并在主筋上做好标记,使用90度角钢或钢筋段焊接在主筋侧部,使得角钢或钢筋段上平面至地螺的顶部高差为590mm,在主筋的四周分别焊接3-4个高度限位角钢或钢筋,完成后直接将600mm高圆钢模板放在限位角钢或钢筋上,模板高差几乎不用找平,只需在桩基的对角线上挂上老弦,使得模板中心位置、偏心、扭转符合要求,在模板外侧与限位角钢或钢筋接触处进行点焊,确保位置固定不动,随后使用土围住钢模板,确保稳定牢固。
1.12浇筑桩头商砼、振捣析水
采用商砼浇制,先从地螺中间下料,向四周摊开,同时使用振捣棒和钢钎相结合振捣,在商砼表面出现析水时及时清除,进行抹平和倒角雏形制作。
1.13混凝土初凝时专用模具进行倒角
在浇制完成1-2小时后至初凝前,安排技工采用专用模具进行倒角制作,形成混凝土倒角,减少掉角碰伤几率。
1.14冬期施工暖棚养护
桩头浇完后,使用3mX3m棉帐篷包裹立柱模板,外设固定支点并用土压实,内置数个暖炉,确保养护温度。
2.结束语
单桩灌注桩一次成型施工工艺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减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质量及可靠性,减少了人力、物力等投入,减少了养护成本,综合效益得到极大的提高,应用前景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