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地区域化文明施工管理
2016-10-14庄洋
庄洋
摘要:该文简述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综合治理。
关键词: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6)06-41-01
前言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城市建设量增加。建筑垃圾、扬尘污染、工地卫生环境等问题日益显现。而建筑工地环境形象作为城市环境重要组成部分,工地环境治理应加快与城市环境治理总目标的融合速度,采取切实可行治理措施,解决建筑工地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势在必行。
1.建筑工地环境治理问题调查情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使得近年来城市建设量达到历史峰值,建筑工程环境治理任务艰巨。
(1)区域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污染情况不容乐观,治理形势严峻,一是从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区域分布来看,卫星城镇区域,是城市建设主要发展区域,扬尘污染明显高于其他城镇;二是从工地污染量看,不同位置扬尘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工地出入口>附近道路处>毗邻道路处>远离道路处>区域背景处:三是不同施工阶段的扬尘污染程度也不同。呈现出开挖、总平阶段比装修阶段、结构阶段更容易发生高强度施工扬尘污染的情况:四是季节变化对扬尘量的影响也有规律有循:春、冬季扬尘量相对较高,夏、球季扬尘量较平稳。
(2)城市环境风貌日益美观化,建筑工地环境治理标准有待提升。一是建筑工地周边环境美化程度不足。二是建筑工地内部环境整洁程度不足。
2.建筑工地环境专项分析
通过分析调查造成当前环境治理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工程在开工前的开挖阶段管理较差。由于受到施工条件、气候等条件的影响,目前基础开挖主要采用大开挖的作业方法,湿法作业随机性较大,监管难以做到全时段监控。
(2)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当前建筑业管理基本采用劳务、班组分包体制,扬尘治理工作往往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劳务、班组没有具体的扬尘治理责任,就造成了工地扬尘动态管理难度大的现状。
(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污染控制较差。从实际情况来看,市政工程由于周期短、处于居民集中区域附近,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建筑扬尘,而施工受到地域位置、水源的条件限制,难以实现全路段封闭施工,造成了扬尘控制手段不多,治理措施效果不明显。
④工地环境治理意识较差。“环境治理没有经济效益”的思想严重,工地扬尘控制设施能省就省,建设单位对于环境治理的投入严重不足。施工单位为了控制管理成本,大多存在着重视场外治理,轻视场内管理的情况,部分工地围墙及出入口管理较好,但是场内“脏,乱,差”现象严重。
3.建筑工地环境治理方法
面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严、细、精”的工作要求和“畅、洁、美”的治理导向,切实解决建筑工地环境治理存在问题,有效提升建筑工地环境。
3.1内外兼治,软硬齐管,全方位提升工地形象
建筑工地作为城市生态建设重要环节,必须全面提升工地环境治理标准,推行“景观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三化建设,才是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特色、状态、体系”的三个融合。
(1)场外景观化,明确工地外部环境标准,促进工地与城市生态绿化建设特色融合。采用点、线、面三步走的原则。第一步从处于重要节点位置建筑工地着手,要求每个工地单元达到周边绿化、围墙美观化,整体形象亮点化的标准;第二步在治理单元达到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工地生态环境与所处道路统一,实现整治线路环境整体提升:第三步明确重点区域内工地生态环境建设标准,实现工地周边生态环境与区域环境特色的高度融合,从而全面提升全区工地环境治理水平。
(2)场内标准化,建立建筑工程文明施工标准化体系,进一步明确工地环境治理硬件要求,实现工地内部与外部环境治理状态融合。第一,提高工地场地内部规划布置水平。重点考虑各功能区独立性,区域之间的交里陛,时间节点的动态性。第二。充分认识分区管理在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工地“网格化”施工水平。第三,以各功能区治理为切人点,建立针对每个区域建立不同的标准体系,从而达到“办公区域美观化,施工区域整洁化,材料加工区域工具化”的要求。
(3)管理规范化,着手环境治理软件建设,构建建筑工地环境治理规范化管理体系,实现工地环境治理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体系融合。过去的治理环境一直是以环境实体管理为主要对象,治标不止本,切实建立贯穿整个施工阶段,涵盖各级责任主体的规范化治理行为标准,完善与城市区域大环境治理软件对接,是实现常态化管理,解决工地环境污染的唯一途径。
3.2科學统筹,科技监管,全面提高环境治理品质
工地管理是建设管理新都的组成部分,要管出一个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工地,管出一个管理有“规”,治理有“序”的工地,在全区形成环境治理的“常规化态势”,违规违法的“高压态势”,标化创建的“过程化态势”尤为重要。
(1)科学治理,科技监管,在全区形成常规化的治理态势。第一,分析全区工地环境治理情况,建立环境治理数字化模型,整合现有监督资源,实现监督管理利用率最大化。第二,全面规划环境治理责任区域,建立治理情况跟踪督察制度。第三,推广新型自动冲洗机,减少人工冲洗强度,最大限度解决对工地周边环境的污染。第四,建立覆盖全区“两小时治理圈”。
(2)以标准化工地过程化、区域化建设为抓手,实现环境治理常态化管理,缩小城镇与乡镇环境治理水平。一是以标准化规范治理行为,过程化实现常态管理,达到工地建设“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规范化治理效果,从而大大提升城区建筑工地管理形象。二是全区域标准化工地创建,将过去中心城区及重点城镇的点创建,扩散到整个行政区域,提升乡镇工地环境治理水平,实现由点到面的飞跃,从而全面优化城市管理形象,提升工地环境治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