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疾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2016-10-14姜岩琳

医学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干预措施药物治疗依从性

姜岩琳

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 调查本院在2012年2月~2014年1月2年内的18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状况。结果 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有:精神疾病症状的影响、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及家属缺乏足够的精神障碍知识、经济支付能力、缺乏治疗信心等。结论 创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严密观察用药不良反应、适时的家庭干预、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等能够切实提升精神病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精神疾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我院在2012年2月~2014年1月2年内的18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状况。其中精神分裂症125例,情感性精神障碍62例。患者的年龄为16~60岁,男108例,女79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的诊断标准。

1.2调查结果分析 影响精神病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原因,见表1。

2影响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

2.1患者自知力的完整程度 对于首次住院或者是新入院的患者而言,普遍存在缺乏自知力的现象,也就是否认自己患有精神疾病,认为自己是正常的;还有部分患者属于强迫或者被骗入院,经常会表现出不安心住院,拒绝治疗,假服药等行为。

2.2受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支配 精神病患者经常会受到幻觉及妄想等精神症状的困扰,因此其认为医护人员在药和水里下毒,要加害自己,因此对医护人员产生一种强烈的敌视和抵触心理,拒绝服药。

2.3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在服用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下,患者通常由于無法承受而采取假服药的方式。同时部分略懂医药卫生知识的患者,由于担心服药后会损害到患者的内脏器官,也选择拒绝服药或者采取假服药。

2.4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理解和对患者的关怀、社会支持 因患者及家属对于精神病相关知识的不了解,没有认识到精神疾病复发的可能性及严重性。未认识到规律用药对于疾病康复的重要性。部分患者由于缺乏亲人的关心、理解和支持等,认为自己的存在会给家庭增加负担,因此拒绝治疗。

2.5对治疗缺乏信心 因为人们缺乏对精神疾病规范化治疗的认识,患者在出院之后通常不听从医生的指导,自行减药或者停药,因而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增加了治愈的难度。久治不愈的现状也造成了患者对治疗逐渐失去信心。

2.6经济支付能力 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需要一定的经济支付能力来作为保障,尤其是农村的患者,更是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坚持治疗,因此选择拒绝治疗。

3 提高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措施

3.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精神病患者较多表现出人机关系冲突及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医务人员需要耐心的倾听其述说,并适时的表达同情心,设身处地的以当事人的标准来看待事物,并给予无条件的关怀和尊重,以便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尤其是伙伴式医患关系更是有利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据相关研究显示,医护人员尊重、体谅及理解患者,患者信任医护人员,将极大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3.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精神疾病主要表现在精神和行为异常等两个方面。患者在出现病情的时候,思维过程紊乱,思维活动脱离现象,无法正确的理解及判断客观的事物。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医务人员应耐心的听取患者的诉说,并耐心解释药物的不良反应会随着药量的减少或者停药而逐渐消失,最大程度的减轻或者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同时告知护理人员加强基础护理,做好记录,随时处理异常反应,出现问题及时告知医生等,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3.3根据患者的经济支付能力,合理选择药物 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经济支付能力合理选择治疗药物。例如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可以选用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且药品价格在患者支付能力范围内的药物;而对于经济条件稍好的患者,则可以选用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小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3.4加强对家属的健康指导 医生应注重和患者家属的沟通,并告知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在用药前向家属介绍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以便于减轻患者及家属的担忧和焦虑心情,促使家属能够主动协助配合治疗过程。

参考文献:

[1]李超,林多朵.2009年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药物治疗时点调查[J].医学信息,2010,05:1310-1312.

[1]Li Chao, Linduoduo.2009 hospital psychiatric drugs treatment time point survey[J].medical information,2010,05:1310-1312.

[2]张远,何霞,喻冬柯.精神类药物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06:729-733.

[2]Yuan Chang, He Xia, Yu Dongke. The pharmacogenomic psychotropic drugs study progres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J].drugs and clinic,2015,06:729-733. 编辑/肖慧

猜你喜欢

干预措施药物治疗依从性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96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治疗体会
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研究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家禽耐药性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治疗探讨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