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教育下的作文起步教学

2016-10-14刘洋

教师·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起步作文信息化教育积极性

刘洋

摘 要: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手段,从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冲击,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生动、丰富的写作素材,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起步作文;积极性

一、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形象性、直观再现性、可操控性的特点,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呈现形式,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教师加以引导联想和想象,让学生愿意说、愿意写,进而爱说、爱写,让写作水到渠成、一气呵成。如指导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作文《我的课余生活》时,随着欢快动感的音乐,我首先展示了一组学生的课间十分钟的图片,让他们回忆自己在学校的课余生活有哪些活动。学生看到自己、朋友的照片,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片刻之后,开始小声议论起来。当我询问从画面当中看到了什么时,人人争先恐后地想要回答。我用幻灯片出示了孩子们可选的课余活动项目,以及写作时需要把握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学生在接下来的发言中,对照课件中出示的“我来说句子”,生动具体地再现了一个个场景。

三年级学生作文刚刚起步,不敢写、不会写的初始习惯,在看到符合其心理特点的图片、动画、影像资料之后,荡然无存。在信息化教育对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的交替刺激过后,学生敢说、会说、好说,情绪高涨,从而有效释放了学生厌倦、畏惧作文的消极情绪。

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指导,提高学生写作技巧

观察作为作文的第一基石,是尤为关键的写作技巧之一。但三年级的学生年纪小,认知不全面,导致观察随意,没有重点,缺乏条理。依旧是在指导学生写作《我的课余生活》时,有一名学生提到课余跟同学们一起练习跳集体绳。在谈话过程中,该生眉飞色舞、欢呼雀跃。很明显,这项活动给她留下了深刻且美好的回忆。但问到她游戏过程中,她的表情动作、同伴的表情动作、围观同学的反应等,她都说不上来。活动过程中,她难以观察细致。这时,当我以小视频、图片等形式再现跳集体绳的场景时,学生们都聚精会神地看着。从镜头中不仅看到自己的表现,还能看到其他同学和围观同学的表情、动作,从而深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利用幻灯片加深巩固学生记忆,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写作。

三年级学生由看图写话过渡到写作,最大的难点是“写不清楚”“写不具体”。因此,适当的佳作共赏必不可少。老师可借助具有强烈视觉效果的幻灯片将精彩片段和重点语句展示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在指导《我的课余生活》写作时展示例文《包饺子的故事》,将包饺子前的准备工作和包饺子的一连串动作及饺子成型的描述,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用特写镜头记下了饺子包好的那一刻,让学生区分写作详略,明确写作重点。在这里,例文作为“指明灯”,帮助学生“看一看,就能看到光明”。而投影媒体则是学生的“牵引线”,帮助学生降低写作难度,塑造有利的写作氛围,从而让学生积极投入写作之中去。

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高效评改,优化学生赏析角度

传统的低效批改模式,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修改作文后,还会选取少量作文进行一对一的面批。这样的批改方式费时费力不说,往往收效甚微。课堂中,可将学生习作投影到屏幕上,师生一起有针对性地围绕作文要求逐词逐句逐段地进行删、加、改。看到精彩之处可调换颜色、字体或加下划线引起学生重视,让学生第一时间参与作文批改,加强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习作修改交流。“集體互评”还能更直接地让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让作文课堂生机勃勃,为学生作文引来了“活水”。在作文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在教与学之间架起科学的桥梁,让作文课变得声形并茂、动感十足,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朱江甫.习作教学,原来可以如此精彩——评《我的名字》课外作文指导[J].小学教学参考,2009,(28).

[2]陈 凤,罗红成.信息化手段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4,(8).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岳南路小学)

猜你喜欢

起步作文信息化教育积极性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微课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进行作文起步训练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