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真实版的《辛德勒名单》
2016-10-14许志杰
许志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漫长的时间里,“奥斯维辛”这个名字成了被纳粹占领国人民的梦魇。1940年,为关押波兰政治犯而建造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一开始它就成了迫害和屠杀波兰人的罪恶的地狱。随着“二战”的不断推进,纳粹德国开始从欧洲各地押运囚犯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其中以各国的犹太人为主。以后陆续关押着包括苏联战俘、吉普赛人、捷克人、南斯拉夫人、法国人、奥地利人,也有反对纳粹的德国人。直到“二战”结束前夜,波兰的政治犯仍源源不断地被押送到此。
我到奥斯维辛集中营探访的时间是2011年11月5日上午。老远看见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双腿开始打哆嗦,内心的恐惧在慢慢加剧,电影《辛德勒名单》里的那些残忍镜头在眼前晃动,令人不寒而栗。
1939年,波兰军队在进行最后的抵抗试图击退德国军队的九月战役失败之后,地处克拉科夫近郊的奥斯维辛及其周边地区被划归第三帝国的统治区域。年底,纳粹党卫军和宪兵总部提出建立一个集中营,理由是西西里地区的监狱十分拥挤,而德军下一步将大规模在西西里和波兰进行拘捕反对者的运动。为了商讨建立集中营的最佳地点,德国人还专门组成了几个特别委员会,最后选择了位于荒芜隐蔽的奥斯维辛的前波兰军队的一个废弃军营。奥斯维辛相对偏僻,地域开阔,易于进行大规模扩建且与世隔绝。选择奥斯维辛的另一个原因是近处有一条重要的铁路,可以通向波兰及欧洲各国,便于运输被关押人员。
1940年4月,建立集中营的命令正式发布,两个月后的6月14日,德国盖世太保将首批728名来自塔尔努夫监狱的波兰籍政治犯,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每天都有大批所谓政治犯被火车运来。1941年,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注册囚犯人数在1.3~1.6万人,1942年,注册登记的囚犯达到了两万人。当时,集中营只有20座房舍,随着囚犯越来越多,房舍也在不断建设,1942年增加房舍8座,达到28座。这还不够,但是奥斯维辛集中营内的地盘有限,德军便另辟新地,在周边建设一些新的集中营。1941年在三公里外的布热津卡村建造第二座集中营,被叫作奥斯维辛2号——布热津卡集中营。1942年,德军又在奥斯维辛不远处的德国化工厂修建了第三座集中营,名称为奥斯维辛3号集中营。此外,大军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外还建造了规模较小的40多个集中营,位置大都靠近冶炼厂、采掘场,主要是利用囚犯的劳动力,从事开采和制造业,为纳粹德国的战争服务。
关押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囚犯,每天被迫从事12小时以上的体力劳动,而他们必须经过的集中营的大门上写着:“劳动获得自由。”实际上,这是党卫军的谎言,劳动在这里也只是一部分人的“好运”。被押送者最远的来自2400公里之外的苏联,他们被装进用铅封和木条等密封过的火车货物车厢,途中不提供任何食品。车厢里拥挤不堪,从开始到抵达有的长达7天,甚至10天。当火车到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时候,老人和孩子已是奄奄一息,青壮年也是疲惫至极,几近崩溃。党卫军军医在火车站对刚刚运送来的囚犯进行挑选,有劳动能力的被送往工厂,失去劳动力的老少病残则直接被送进毒气室,最高时竟有70%~75%被直接送进毒气室。
在进入更衣室之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被告知下一步是去淋浴,冲洗一下长途跋涉带来的尘土和疲劳。他们听信党卫军的谎言,进入毒气室时表情安静,甚至充满了期待。在更衣室脱光衣服后,被赶进一个类似大澡堂的房间。天花板上安置着喷头,实际上喷头永远喷不出水来,那是假的。在面积只有210平米的“大澡堂”里,强行塞进2000人,然后大门封闭,党卫军从天花板上预留的喷气孔注入剧毒气体,15分钟之后室内的人全部被毒死。之后,死者的金牙被拔掉,头发被剃光,随身的戒指、耳环及一些稍有价值的东西被摘掉,尸体被送进焚尸炉烧掉。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获得解放时,苏联红军在仓库找到了约7000公斤装在麻袋里的死者头发,这只是没有来得及运往工厂或卖掉的一小部分。当时,德国很多公司用人的头发加工合成毛织品,在市场上销售,也有的被加工成军服送到战场上使用。德军攻打苏联时遇到极寒天气,希特勒就下令用人的头发赶制御寒军衣,只是衣服还没运抵前线,德军已经被零下50多度的严寒冻死了。
从遇难者口里拔掉的金牙被德军重新炼制成金锭,运到党卫军卫生总署,经过各方面检查之后分发给德军的指挥官,有的也直接进入市场流通,换取现金,为纳粹政权支付开支。死者的骨灰当作肥料撒入奥斯维辛集中营周围河道、土地,堆积成山。而囚犯的个人财产被分类囤积,之后用火车转送到德国,供军队和平民使用。苏联红军逼近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前,党卫军对物品进行焚烧,尽管如此,解放后仍然找到上万双鞋子和衣服、眼镜、假肢等大批用品。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当时集中营内的幸存者有7600多人,其中包括130多名儿童。据不完全统计,从1940年6月奥斯维辛集中营建造,到被苏联红军解放的4年半时间里,共有7.5万名波兰知识分子、150万犹太人、1万名同性恋者、1.9万名吉普赛人、8320名苏军战俘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杀害。
德国人对于希特勒统治时期所犯罪行,一直持有深深的歉意,他们时常反思,不断忏悔,试图以此向全世界所有的受害者证明德意志民族的虔诚与赎罪。在波兰首都华沙城里有一个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周边是原来犹太人的居住地,现在每天都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坐在这里,守着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生命和家庭的犹太同胞。
1970年12月7日,东欧地区最为寒冷的一天。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的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踏着厚厚的积雪,迈着缓慢沉重的脚步,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勃兰特向纪念碑献上花篮,驻足垂首,眼里含着泪花。
突然,勃兰特双膝弯曲,向前一步,跪倒在纪念碑下,并大声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联邦德国总理以跪向“二战”中被纳粹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的悼念,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希特勒德国认罪,请求全世界的人们饶恕德国人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
勃兰特下跪的消息从华沙传至世界各地,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为之称赞,1971年12月勃兰特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两年之后的1973年,勃兰特在接受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采访时,谈了当时自己的这一突然下跪的个人感受。勃兰特说:“我明确区分罪过和责任。我问心无愧,而且我认为把纳粹的罪过归咎于我国人民和我们这一代人是不公平的,罪过只能由希特勒等发动二战的战犯去承担。尽管我很早就离开德国(二战期间他流亡国外,从事反法西斯斗争),但对希特勒上台之后搞法西斯主义,我也感到有连带责任。出任德国总理后,我更感到自己有替德国认罪赎罪的社会责任。那天早晨醒来时,我有一种奇异的感觉,觉得自己不能只限于给纪念碑献一个花圈。我本能地预感到将有意外的事情发生,尽管我不知道是什么事情。献完花圈后我突然感到有下跪的必要,这就是下意识吧。”
勃兰特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谢罪,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之后的每一届德国总理都会到波兰,或者是去奥斯维辛集中营,或者是去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低头认罪,请求宽恕。德国还在首都柏林著名的勃兰登堡门左侧附近,建立由2700根方柱组成的纳粹大屠杀受害者纪念碑,此举一出,希特勒后人因为强烈的家族耻辱感,而决定永不结婚生育,让这个罪恶的家族从此断子绝孙,铲除祸根。
2005年11月1日,第60届联大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由104个国家共同提交的一项决议草案,决定将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苏联红军解放的那天,即1月27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联合国秘书长在决议全票通过之后发表演讲,说:“这一天是特殊的一天。提醒世人牢记大屠杀的普遍教训的重要日子,对这一独特的罪恶,不能简单地让它成为历史并遗忘。”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六号楼一层五展室,有集中营幸存者和艺术家们在自己的作品中,还原出的历史场景,叫作“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过去恐怖的一幕幕每天都要在这里上演。在被纳粹囚禁的日子里,囚犯们仍在集中营内展开了反抗党卫军的秘密行动。有的与住在集中营附近的波兰老百姓联系,以便能够“走私”带进集中营一些药物和食品,为一些即将死去的囚犯带来些许的生命希望。有的则将党卫军在集中营内犯下的灭绝人性的罪恶,写成消息传递出去,让世界人民声讨纳粹德国,解救集中营里的人。
这是我们看到的历史真相。在这里,到处都是世界各国的人们为祭奠死难者献上的鲜花,还有人们默默走过的脚印,每天,每天……但愿“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