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高铁乘客行为偏好与旅游发展分析
2016-10-14赵鹏宇
赵鹏宇
大西高铁乘客行为偏好与旅游发展分析
赵鹏宇
(忻州师范学院旅游管理系,山西忻州034000)
对大西高铁乘客的行为偏好进行问卷调查表明:乘客出行的主要目的是出差和旅游,出行时更倾向于通过APP或网络来获取旅游信息,快捷、舒适是乘客选择高铁出行的主要原因,他们对高铁上商品、餐饮价格满意度较低。高铁与旅游企业可以从完善旅游配套设施、重视智能营销平台、加强沿线旅游宣传、合理规划旅游资源等方面促进高铁与旅游融合发展。
行为特征;高铁旅游;大西高铁
当今高铁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调查显示,高铁的开通冲击了国内60%以上的民航市场。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高铁这一出行方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崔莉等以郑西高铁乘客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信息、出行方式、旅游信息获取渠道、旅游消费偏好进行了问卷调查。[1]宋文丽等建议石家庄应顺应高铁对旅游业发展的要求,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完善旅游产业要素配套体系。[2]姜莉等探讨了河南高铁游客的社会学特征、出游决策、旅游产品选择行为、高铁客流扩散路径。[3]张丽娟等分析了武广高铁给游客、旅游企业及旅游业发展格局带来的影响。[4]高铁与旅游的融合已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5-9]2014年大西高铁(从山西大同至陕西西安的铁路客运专线)的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高铁的引入使得各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等联系更加紧密,强化相邻城市的“同城”效应,形成一日交通圈。本文以大西高铁乘客行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行为特征,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
(一)问卷设计
以大西高铁的乘客为对象进行问卷设计,对大西高铁乘客的行为偏好进行分析。问卷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乘客构成,主要调查乘客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等内容;第二部分是乘客行为偏好,主要了解乘客的出行特征、出行频率和次数、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以及出行方式、住宿类型等;第三部分对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查,主要掌握乘客选择高铁出行的原因,对高铁安全状况、卫生状况、商品价格、人员服务等方面的满意度,以及高铁对乘客的出行次数和选择旅游地是否有影响等内容。最后,通过试调查与反复修改进行调整。
(二)调查过程
大西高铁从每天7:00到19:53共运行22趟。本文采用现场发放问卷的方法,从2015年12月到2016年3月,分别在太原南站、运城北站及动车组列车车厢内选择不同阶段的人群发放,共发放6次,收回有效问卷300份。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由于特殊原因而选择避开了以下人群:带有小孩的人群,上岁数的老年人,急于乘车的人群等。
二、大西高铁乘客行为偏好分析
(一)乘客构成
对大西高铁的乘客调查统计如下:1)性别与年龄。大西高铁乘客中大部分为男性,大约是女性的2倍,比例分别为男性占61.29%,女性占38.71%。乘客的年龄集中在18~44岁之间,其中又以18到24岁和25到34岁的乘客居多,比例分别占30.97%和34.19%。2)学历分布。乘客中以大专和本科学历的居多,分别占27.74%,52.26%。3)职业构成。以公司职员和自由职业者居多,比例分别为34.84%,24.52%。4)经济状况。月收入3 000~5 000元的乘客占43.87%,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占32.9%,月收入5 000~8 000元的占21.29%。5)出行目的。大西高铁乘客中出差的人数最多,占40%。其次旅游占27.1%,探亲访友占20%。
通过对大西高铁乘客的基本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看出乘坐大西高铁出行的乘客多为18-34岁的公司职员和从事自由职业的男性。其目的大部分为因公出差,同时乘坐大西高铁外出旅游的人数也较多。乘客的经济收入大都处于中等水平,说明山西近几年的经济有所发展,沿线众多的旅游景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其经济的发展。
(二)乘客出行特征
大西高铁乘客在各个站点乘坐的频率以太原南站和运城北站最高,比例分别为92.26%,79.35%,在平遥古城站乘坐的比例为39.35%。在临汾西站乘坐的比例占36.77%。在西安北站乘坐的比例为42.58%。其中,每年乘坐大西高铁外出旅游3-4次的乘客占很大的比例,为50.97%。这与大西高铁大部分乘客的收入都处于中等水平有关。1~2次和5次及以上的乘客比例接近,分别为27.1%和21.94%,且25~59岁的乘客中乘坐大西高铁外出旅游的次数随着年龄的上升,分别为3~4次逐渐递减,5次及以上逐渐增加,见图1。这个年龄段,人们不仅有一定的经济条件,还有一定的精力。且这个阶段中年龄越大,经济条件越宽裕,闲暇时间越充足,人们外出旅游的次数也就随着增加。
大西高铁乘客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大部分都是APP客户端和旅游网站,比例分别占38.06%和30.32%。其中,男性乘客更倾向于通过网络和APP客户端的手段获取旅游信息,而女性乘客除此之外,还有相同比例的人更倾向于通过旅行社来获取旅游信息,见图2。18~34岁之间的乘客表示更愿意通过网络智能平台来获取旅游信息。35~59岁之间的乘客除此之外也侧重于通过旅行社的方式来获取旅游信息。年龄在60岁以上的乘客获取旅游信息则主要通过报纸、杂志等方式,见图3。
图1 不同年龄段旅游次数比例分布
图2 获取信息途径的男女比例分布
图3 不同年龄段信息获取途径的比例分布
大西高铁乘客上座率较高,可以从太原南站到运城北站这一阶段进行旅游宣传,特别是智能平台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对差异化人群进行市场细分,在不同的站点,通过不同的营销渠道、个性化的旅游服务来满足乘客的需求。
(三)乘客消费行为特征
经调查统计,大西高铁乘客中有59.36%的人对一个城市的风土人情和旅游景观最感兴趣。其次是美食推荐和娱乐休闲。18~24岁的乘客相较于其他年龄阶段的乘客对一个城市的娱乐休闲更感兴趣。此外调查结果显示,学历越高的乘客更倾向于了解一个城市的风土人情,见图4。对于山西省境内的不同景点,大西高铁乘客表示更愿意去的景点是平遥古城,比例为36.77%。
图4 不同学历对当地信息的了解倾向比例分析
此外,大西高铁乘客在目的地对出租车的需求最高,占52.9%。而收入较高的乘客,大都选择了其它,这可能是有车接送的缘故。不过,总体来看,还是要对城市出租车这一行业进行更好的利用,合理地规划车站外部交通,使其更好地发展。关于住宿问题,有57.42%的乘客更倾向于选择居住在快捷经济型酒店,见图5。
图5 乘客选择住宿类型的比例
据调查,乘客选择高铁出行原因主要考虑行程耗时,比例占52.9%,并且35~59岁的乘客中,除了关注高铁的行程耗时,他们同样注重高铁的舒适程度和旅行安全,比例基本相同,见图6;在购物方面,无论收入的高低,有74.84%的乘客不会选择在高铁站内或者列车上购买一些特产或纪念品。据了解,这可能是因为人们普遍觉得车站的物品比别处价格要高很多的缘故。而当人们在高铁上看到出售有关酒店、门票等信息的时候,有65.16%的乘客选择不会购买,但还是有29.03%的乘客表示会被价格吸引,却又担心不靠谱。因此,对列车上出售的商品,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对其进货渠道、质量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化,逐渐消除人们对价格的反感心里。同时,应该对出售商品的信息进行有效宣传,增加其可信度,从而让乘客放心购买。
图6 不同年龄段乘客选择高铁出行的原因分布
(四)乘客对高铁设施和服务的满意性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统计,得出大西高铁乘客对大西高铁设施和服务的满意度,用5分法将游客对于各项的满意度感知分为:非常满意(5分)、满意(4分)、一般(3分)、不满意(2分)、很不满意(1分)。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大西高铁的乘客对列车的内部装饰、指引信息、舒适程度、安全状况、卫生状况、服务满意度平均值3.59,满意度水平较高,见表1。但对高铁列车上出售的商品价格、商品质量、、餐饮价格、餐饮的质量满意度较低,分别为2.89,3.26,2.77,3.23。从乘客对高铁设施和服务的满意度来看,人们对高铁的外部设施和人员服务是比较满意的。而关于列车上的商品和餐饮的价格和质量,满意度均低于平均值。因此,在这一方面,要从乘客的角度考虑,规范价格,保证质量,提升乘客的满意度。
表1 乘客对高铁设施和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三、大西高铁旅游发展分析
(一)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实现高铁与旅游融合发展
目前,人们乘坐高铁出行的目的有37.1%是为了出差。但是,也有27.1%的乘客乘坐高铁出行的目的为旅游。且有超过一半的乘客表示,大西高铁的开通对自己的出行次数和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是有影响的。这说明,大西高铁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旅游客流量的增长。另外,大西高铁乘客中以男性商务乘客和女性旅游乘客居多,二者的旅行经验都比较丰富,且对住宿条件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经济型酒店是高铁沿线城市的主要目标。
大西高铁的开通,将带动沿线旅游产业的发展。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乘客外出旅游时选择乘坐大西高铁,特别是每年乘坐大西高铁旅游3~4次的频率最高,且这一类乘客的收入较丰,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可以以旅游为条件背景提供专门的高端型高铁旅游车厢,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宣传。
高铁发展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同时,也催生出新的旅游模式。在大西高铁各站点设立旅游集散中心,为旅游团队和散客提供中转、购物、咨询、本地游等系列服务,让游客享受“一站式”服务。可推出“车票+门票”“车票+酒店”“车票+租车”等组合类套餐产品。[6]通过不断创新形式实现高铁经济与旅游经济的持续良性运转。沿线各城镇的景点可以利用大西高铁的开通,发展更多的游客。比如乘坐大西高铁的乘客可以凭车票免景点门票,或者在高铁列车车厢内以抽奖的形式发放景点门票等。在“车票+门票”套餐组合形式发展的基础上,如何以创新的思维和方式来更好地促进高铁与旅游的协调发展,实现共赢是最关键的因素。
有57.42%的乘客到达目的地后选择经济快捷酒店,且月收入为3 000~8 000元的乘客选择快捷经济型酒店的比例最高。因为这类型的酒店相对干净舒适,且价格也比较实惠,更适用于大部分高铁乘客的需求。所以,目前旅游发展的新形势是如何围绕“车票+酒店”模式制定完善的旅游产品。另外,到达目的地后,选择出租车的乘客占52.9%。目前,山西各城市的旅行社与出租车这一行业还是两条平行线,有关旅游部门应与交通部门进行相关的交涉,尝试共同合作和发展。
(二)开启旅游新时代,重视智能营销平台的应用
现代网络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引发了新的旅游时代。据调查,人们在外出时,有38.06%的乘客通过APP客户端来获取旅游信息。有30.32%的乘客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是旅游网站,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获得旅游信息,旅游企业应该针对这种变化相应地调整策略,真正把握住旅游市场。
根据高铁带来的散客自由行发展趋势,目前,各大旅游网站,如去哪儿网、携程网、途牛网等都相继推出了相关的旅游APP产品,为广大游客提供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大力开展智能营销。将高铁车次、景区动态、票务信息、酒店、餐饮、住宿、购物等信息整合,开展网络精准营销。比如,在高铁车厢座位上印二维码标识,扫二维码加关注,通过微信平台推广发送旅游信息等。并且更多的人已经开始依赖这种方式给自己带来便利。所以,铁路部门和旅游部门有必要重视和发展以网站、APP、微博、微信等智能平台为代表的营销模式。
(三)加强沿线旅游宣传,扩大景区知名度
山西旅游资源丰富,且大西高铁沿线由北到南连接着一系列的旅游景区。调查结果显示,36.77%的乘客在山西境内最希望去的景点是平遥古城,相较于其他景点所占的比例最大,其他的景区因知名度较小或者宣传力度不大,而没有被更广泛的人们所了解。这是旅游有关部门在旅游宣传这一方面所出现的漏洞。目前,除了在相关智能平台的推广,高铁上的每个座位前都会为乘客提供一本旅游杂志,上面是对高速铁路和沿线各地区景点的介绍和推广。车厢前面的视频短片,也为景点进行宣传和介绍,突出每个景区的特色,开展主题活动。如平遥古城开展的大型系列舞台剧《又见平遥》就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来。
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景区宣传。有33.55%的乘客和25.81%的乘客分别表示对一个地方的旅游景观和风土人情最感兴趣。并且人们受教育程度越高,越趋向于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注重景区的内涵。这就要求各旅游景区在进行旅游宣传的同时,应对目标游客市场进行细分,有针对性地宣传,从而提升景区的形象,扩大知名度,最终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
(四)合理规划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就山西而言,大西高铁乘客在各站点乘车频率最高的分别是太原南站、运城北站。这说明,人们已然开始充分利用大西高铁所带来的便利程度,在运城和太原的来往之间,更愿意选择乘坐高铁出行。因为大西高铁的开通使太原和运城两地由过去的6个多小时缩短到现在的2个小时左右。这使得旅游者在整体出游时间不变的前提下,旅行时间大量节省,也增加了游客在旅游地较长时间逗留的可能性。高铁会给目的地带来大量的高端旅游者和自主旅游者,因此,必须加大高端旅游产品的开发,尤其是富有内涵和文化的产品。
其次,山西沿线景点“周末游”必将成为常态,制定以太原和运城为起始点的旅游线路,充分利用沿线各处景点,如“晋商大院一日游”、“乘极速高铁、晋中——运城沿线景点两日游”等短线精品线路。这将使山西沿线城镇之间的旅游竞争更加激烈,要求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在制定旅游线路的同时,对不同的景点进行合理的组合和规划,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制定有特色、针对性强的旅游规划。防止出现旅游资源结构相似、旅游内容相似、旅游景点雷同的现象。同时,利用乘客乘车的这一特点,可以有针对性的在某一站点进行更详细的旅游宣传。
四、结论与讨论
根据大西高铁乘客特征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 乘客中职业以公司职员和自由职业且18~34岁的男性最多,其月收入多为3 000~5 000元。这类型的乘客乘坐高铁出游一般具有不确定性,但45~59岁的女性乘客乘坐高铁出行的目的多为旅游,这类型的乘客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闲暇时间。
2. 大西高铁乘客外出时主要通过网站和APP客户端获取旅游信息。平遥古城是人们最希望去的途径景点,,乘客普遍对风土人情和旅游景观感兴趣。
3. 乘客对高铁的各项设施和人员服务比较满意,对高铁商品价格满意度较低,多数选择经济型酒店,交通方面选择出租车的乘客比较多。
4. 快捷、舒适是乘客选择大西高铁出行的主要原因。大西高铁的开通对沿线需求人群的出行次数和对目的地选择都有影响的。
研究也有不足,一是大西高铁目前只开通了太原—西安段,数据结果不能代表全部,且问卷未涉及西安站乘客的情况。二是300份问卷样本不足以涵盖整体,调查时选择的时间在冬季,并非旅游旺季。所以关于大西高铁淡旺季乘坐率对比分析,及高铁换乘的便捷度等问题还有待研究。
[1] 崔丽, 厉新建, 张芳芳. 郑西高铁乘客行为偏好与旅游发展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2): 94-98.
[2] 宋文丽, 李莉颖. 高铁时代石家庄旅游发展对策[J]. 经济论坛, 2015(7): 36-40.
[3] 姜莉, 崔建勋. 高铁客流对省域旅游产业影响研究——以河南省境内的高铁为例[J]. 新乡学院学报, 2015(2): 14-17.
[4] 张丽娟, 廖珍杰. 武广高铁对沿线旅游经济的影响分析[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5): 67-69.
[5] 张惠婷. 典型高铁沿线城市在京沪高铁影响下的发展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 2012.
[6] 黄爱莲. 高速铁路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以武广高铁为例[J]. 华东经济管理, 2011(10): 47-49.
[7] 李松柏. 高铁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 改革与战略, 2012(4): 54-56.
[8] 王飞, 温洪波. 南广高铁建设对广西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与对策思考[J]. 东方企业文化, 2012(10): 222-223.
[9] 何艳. 高速铁路对沿线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以郑西高铁河南段为例[D]. 开封: 河南大学, 2011.
Passengers’ Preference and Behavior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Analysis of Daxi High-speed Railway
ZHAO Pengyu
(Department of Tourism Management,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Xinzhou, Shanxi 034000, China)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passenger’s behavioral preferences from Datong-xi’an high-speed railway by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ain purpose of passenger’s traveling from the high-speed railway is for the business trip and tourism and passengers are more likely to obtain traveling information through APP or network while traveling. The comfortable traveling is main reason for the passenger’s choosing the high-speed rail; the most passengers are willing to choose the quick, economical type of hotels, with higher demand for taxis, lower satisfaction of high-speed rail merchandise, food and beverage prices.
behavioral feature; high-speed rail tourism; Datong-xi’an high-speed railway
(责任编校:贺常颖)
F 530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6.06.006
2096–059X(2016)06–0022–05
2016-06-03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晋规办字[2015]3号);山西省社科联重点项目(SSKLZDKT2016139)
赵鹏宇(1981-),男,山西保德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游客服务与景区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