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发展与保护相得益彰

2016-10-14

中华环境 2016年9期
关键词:中庸平衡点生物

回顾

让发展与保护相得益彰

儒家文化倡导中庸,“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之道既是一种智慧,又是找寻平衡并使事物两方相得益彰的过程,这种中庸之道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时依然适用。

宏观来看,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不顾长远发展而对资源过度开发,就会损害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破坏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生态系统类型多样,高等植物种类居世界第三,脊椎动物占世界总数的13.7%,是世界四大遗传资源起源中心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仍离不开资源环境,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污染物排放仍将威胁到生物的多样性发展,在经济总量大、结构转型慢、资源相对匮乏的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建设之间的冲突势必依然尖锐。那么,如何找到保护与开发间的平衡?经济与环境间的平衡点又如何丈量?

绿色制造是平衡点之一,作为面向环境的制造,绿色制造兼顾发展与保护,兼顾经济与环境,绿色制造的做大做强,需要顶层政策设计,需要经济金融支持,需要民众理念配合,更需要技术与时俱进,而当前经济的换挡与结构的优化升级也为绿色制造的壮大提供了时代机遇。

绿色制造只是绿色经济的一个方面,绿色经济无疑是经济与环境发展的“中庸之道”,保护即为发展,发展即为保护的理念将更为有力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开发,也将更为鲜明地促使经济与环境相得益彰。

猜你喜欢

中庸平衡点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中庸自明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第12话 完美生物
探寻中国苹果产业的产销平衡点
电视庭审报道,如何找到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点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