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学具 提高教学效率
2016-10-14赵茹
赵茹
摘 要:学具是学习时用来帮助理解某事某物的模型、实物、图表等的统称。学具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数学学具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学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260-01
学具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学具操作中,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最强烈,形成的表象也最深刻;学具操作中,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大量感性材料,找出有规律的现象,学会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概念和知识。把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直观性,这样不仅扩展了数学教学直观手段的内涵和外延,而且有助于调动多种感官、多种心理因素的优势形成合力,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一、利用学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由于学生对操作实践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思考、探索的环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使他们从动手的过程中获取新知,发展思维,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对学习数学、爱好数学的兴趣。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了,还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时,上课前,让学生制作了不同厘米长的小棒;上课时,分小组让学生用这些小棒搭三角形,并分为能搭成三角形和不能搭成三角形两大类,记录每次3根小棒的厘米数,同时思考能搭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的长短关系;操作结束,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积极组织引导、师生探讨总结,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然后鼓励学生质疑活动,论证不能搭成三角形3根小棒的长短关系。这样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地掌握了知识,又帮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和规律,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同桌、学习小组互相观摩,互相启发,手、脑并用,并逐渐形成一种互相交流的多渠道的信息传递方式,养成一个人人动手、个个动脑的良好习惯,形成一种主动探索式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首先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拿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教学中让学生拼成一个已知的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用拼成的四边形的图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最后得出结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的底与它的高的乘积的一半。纵观整个操作过程,不仅使学生每人当了一次“小创造者”,品尝到成功的甘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小养成了敢于创新,善于思考,对新知识、新问题的探索能力。
在充分利用学具的基础上,还可对有些学具进行大胆的改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契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时,现有的学具对于学生的思维起了明显的定向作用,学生拿起学具,几乎不用思考、讨论,就可以顺利的得到我们所期待的结果,这样做尽管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但却有碍于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因此,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先让学生运用画平行线的方法作出一个标准的平行四边形,然后剪下来,就利用手中的这个没有任何辅助线的平行四边形,放手让学生大胆想象、讨论并动手操作,使学生在不断地操作、失败再操作的过程中找到了多种转化的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
三、利用学具,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利用学具,不仅对新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有一个良好的从抽象到表象的过程,而且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皮亚杰告诉我们:“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就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就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就可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认识正方形,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利用学具,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现实与课堂往往是两回事,只有将所学知识恰当、灵活地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价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具操作,把学具操作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的广阔天地,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学习了“米和厘米的认识”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米尺的作用有多大”的活动:①测量自己的用品,包括课桌、文具、书本;②测量自己家的家具、阳台、房间等的长宽高;③观察家里人什么时候用到米尺;④到商店或集市的布匹市场、成衣市场调查售货员运用米尺量衣服的情况。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知识时刻发生和运用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着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