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2016-10-14索朗曲珍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解题能力小学生数学

索朗曲珍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数学解题能力包括应用题、文字题、计算题等各类问题处理的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是巩固已学知识和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根本,所以提高小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184-01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不仅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在错综复杂的情境中,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对具体的问题做出有条理的分析与预测,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体验探索与解题的过程。

一、小学生在解数学题中存在的问题

培养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我们首先得弄清楚小学生在解数学题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以便对症下药。

1、欠缺敏锐的观察力

小学生在做数学题时,常常不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以致他们在做题过程中常出现如下现象。 做题没有明确的要求,使得观察过程凌乱,不能准确地发现隐藏在题目中的重点;小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经常会看错题,看漏题,有些明明会做的题目,就因为看题不认真、不仔细导致出错;小学生在做题时过于盲目,习惯以点代面,难以综合整体来考虑问题,导致思考不准确。

2、基础数学知识掌握不熟练

在小学生群体中,由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扎实,运用知识的能力薄弱,对许多重要的基础知识很难在头脑中留下清晰的痕迹,许多公式也记不牢,即使记住了也不知道应该如何使用,这就导致题目无法做出来,做过的题目隔一段时间很难再记住,做错的题目,老师讲过后还是继续出错。

3、解题缺乏耐心

他们对问题不愿做长期艰苦的钻研,而习惯于“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方法,对于一道题,还没看完,就急着说“不会”,不善于使自己的智力活动调度紧张起来,这样就导致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把完成作业的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其他同学身上,甚至躲避作业,学习上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碰到难题就退缩。

4、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做题时只讲速度、结果、不抄题、不仔细审题、没有规范、详细解答,听课时不注重概念的理解,只听讲几道例题,做作业应付了事、马马虎虎无所谓,自控能力差。

二、提高小学生解题能力的的方法

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主要谈谈我的两点体会。

1、引导学生仔细审题,真正弄懂题意

不能正确理解把握题意,是错误的主要原因。较为普遍的情况有以下两种:一是小学生由于缺少社会生活经验,认知水平较低,客观情况也确实存在部分习题所取素材与生活不太贴近,使小学生对所描述的内容不能够清晰地理解。另外,小学生由于阅读能力的限制,如“增加”与“增加到”等易混淆的词语不能够准确区分,造成对题意的错误判读,从而影响解题的正确率。教师在布置练习时,不可全盘照搬,要精心筛选习题,或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作适当的改编,对学生可能误解的词语要事先适当引导学生讨论,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准确理解题目中所包含的信息。二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能力相对较弱,耐心不足,部分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存在求速的心理状态,审题时走马观花,粗心大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解题方法的训练,而应该是把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与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耐心和细心的品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努力。

2、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提倡算法多样化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解决数学问题是不能够掌握和运用合适的解题策略引起的。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善于分析总结各种问题的策略,让学生熟知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能够结合问题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摆脱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大力提倡算法多样化,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倡导策略最优化。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之后,让学生探讨各种不同策略,比较不同策略的特征,理解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举一反三。通过讨论交流,从多种方法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策略,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效果。

三、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率

为了减少学生的解决问题错误,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率,除加强估算和检验外,通常较有效的办法是要善于联系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在比较中区别、在比较中理解、在比较中提高。常用的联系比较方法有:

1、联系生活实际,对比课堂知识

对于一些实际问题,很多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难以产生共鸣;其实,只要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在课堂上创设合理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自己提取数学信息,将课堂上知识的学习和熟悉的生活进行对比,会更能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题意,有效的解决问题。

2、联系正误对比

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解决问题的错误,往往错在认识不清、感知模糊、理解肤浅上,用给出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对比如正误分析对比、正误解法对比等,都有利于加强学生辩证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以培养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 石维君,如何提高小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J],中国教育科研论坛,2012(09).

[2] 马国杰,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J],吉林教育,2011(05).

[3] 苏巧真,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1(12).

[4] 沙建忠,培养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01).

猜你喜欢

解题能力小学生数学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