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生德育教育之我见
2016-10-14蒲青青
蒲青青
摘 要:德育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动,而怎样开展德育教育,成为当前中学教师探讨的重要话题。
关键词:德育;德育教育;道德教育;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78-01
德育,即劳动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等。
在新闻报纸或者身边多次出现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的现象,事件发生后总会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给别人让座的确成了一个尴尬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学生的“集体不让座”,在我们这个崇尚道德、礼仪的国家,从“让座是一种修养,不让座也在情理之中”的时候,这就成了尴尬的社会问题。笔者认为不是学生累了不愿让座,而是心中没有让座这个意识。而这个意识,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品德,即德育教育。教育学中有这样一句话:“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首要任务。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了解比较全面具体,所以,班主任是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人选。那么,班主任该如何做到学生的德育工作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寓思想道德教育于班级制度之中
班级制度实质上是一种行为控制,班主任采取明确的要求,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目标,制订学生管理条列、卫生制度、奖惩制度等,将学生中不符合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行为,引导控制在符合学生行为规范以内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明确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都有明文规定,违反了就要受到教育和处罚。实践证明:规范行为对于培养学生的约束自己行为的自制力,培养自觉性有深远的意义。
二、寓思想道德教育于细节之中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若能把握时机,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班主任应从以下几个细节之中抓住时机:1、新学期开始,教师要抓住学生积极向上,立志求新的劲头,因势利导。2、当学生走下坡路时,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及时查找原因,并对症下药,对他们进行“谦受益,满招损”的学习态度教育,并给予信任,使学生自觉克服不良行为习惯。3、社会上发生重大事件或有意义节日来临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如利用在前不久的“父亲节”这一节日时培养学生拥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进行爱心教育。4、在举行集体活动时,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热爱班集体的思想感情。5、学生取得某种成功时,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成功,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励其继续发扬优点。6、当学生在挫折与失败面前“万念俱灰”时,班主任通过谈心,调查等方法帮助同学查找原因,并利用名人事例鼓励学生要有不怕困难和挫折,勇敢面对,充满自信的乐观态度。
总之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多调查,做到防微杜渐,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德育工作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三、寓思想道德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由于我既是一名班主任更是一名语文教师,所以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将教学工作与学生的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一方面,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自觉增强其民族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明确学习目的,努力提高文化素质,使之成为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合格人才。
现行的中学课本,有很多名篇名著,不仅文采优美,而且具有较强的思想性。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走一步,再走一步》时,笔者从以下问题入手,组织学生讨论:(1)遇险后,作者是怎样脱险的?(2)父亲发现儿子后,并没有直接爬上悬崖去救自己的儿子,难道他不爱自己的孩子吗?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白如何面对生活以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明白了什么是“关爱”,什么是“溺爱”,从而有效的完成了教育和教学的任务。
四、寓思想道德教育于班主任个人修养之中
《论语》上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身教重于言教”,如何教育好学生,作为班主任,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之外,也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对于学生的要求,班主任首先表态做到,这样才能真正称得上既教书又育人。班主任高尚文明的言行,以身作则的形象,引导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班风和道德行为规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德育工作是一项没有终点,意义深远的工作,以上谈论的只是笔者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点认识,希望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合格公民”和“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