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2016-10-13朱萌
朱萌
[摘 要]杜威(1859-1952),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提倡实用主义。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不仅影响着当时的国际社会,并对当今教育界仍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通过文献研究法试图解读“从做中学”教学理论的内涵,发现“从做中学”理论可以借鉴的地方,并结合当今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其在实际教学中的意义: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加强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儿童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改变家庭作业的单一形式、运用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从做中学;儿童;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9 — 0159 — 02
引言: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的出现和形成,有着深厚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充分吸收和借鉴了在他之前的优秀文化,他的教育理论具有丰富且深厚的社会学、心理学和哲学功底。“从做中学”理论一经提出,便引起了社会范围内的广泛讨论及对当时教育的审视;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他的教育理论被视作教育界的经典,且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的学习时,必先学习杜威的教育理论和思想,作为学生自己的理论基础。
一、杜威“从做中学”教学理论的涵义与不足
杜威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在对适应环境中生长的,个人也是在参加社会活动中而得到身心素质的发展的。同样,个人的身体和心理以及理论和实践也不是敌对的,而是相辅相成的〔1〕。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主要是批判传统课堂中学生静坐、依托教科书的教师讲授的教学方式。杜威认为人们思维来源是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也就是说,在生活中遇到难题了,人们才会思索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去检验方法的正误,思维就是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并得到发展的。实用主义的思想在教育中的表现,便是“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2〕;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便是“做中学”。从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重视儿童的需要、兴趣、身心发展特征,以儿童的感受和需要为出发点,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时,将儿童的本能和兴趣置于思考的首位,考虑教学活动是否有足够的趣味性吸引儿童学习。现今,社会上出现许许多多的辅导机构、早教班,我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具有两面性,这些机构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也有弊端,暂且不说它们都是以营利为目的,有需求才会有市场。这些社会性教育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传统的学校教育,班级授课制仍然是主要的授课方式之一,班级里的学生人数众多,每个人的家庭、性格又都与众不同,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个儿童。辅导班大多是小班化教学,人数少,课大多充满趣味性,教具色彩鲜艳、形式多样,教师生动活泼,肢体语言丰富,还有许多有益于智力开发的玩具,并且,在这样的课堂中,不会拘泥于学生静坐、老师讲授为主的形式,而是重视让每个儿童都有“做”的机会,如:在学习新的英文字母时,教师拿着字词卡片,卡片上通常是与要学的字母相像的、且又是儿童熟悉的事物。教师也可使用肢体摆出字母的形状。并且让儿童用多种朗读方法(如开火车读、比赛读、小组合作读)来练习字母的发音,这些都能让儿童很好地学会和记忆新知识,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儿童真的做了,并在做中学习了。杜威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将儿童视为能动的个体,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认知规律,并且充分考虑他们的兴趣和天性。杜威倡导的是不割裂儿童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将知识藏于能够吸引儿童兴趣的活动中,使儿童在活动中学习,儿童不但学的开心,而且能活学活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课堂之外,还要有一个场所供学生劳动〔2〕,课堂教学固然重要,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也要得到重视锻炼和培养,苏霍姆林斯基鼓励儿童在课外的“课堂”里从事能够动手的劳动,在那片田地里能长出结实、饱满的果实,让学生感受播种和收获的喜悦和成就。杜威认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是良好的伴侣,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前进,而“从做中学”能够充分发挥这种作用。因为儿童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在做中有真正强烈的解决问题的动机,在做中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体会到真正做成一件事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在传统的教学中,将儿童视作工具,视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并没有将儿童视为能动的个体。锻炼儿童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学校教育应当为之奋斗的目标,而不是将学生视作背公式、背定理的机器。所以教学应充分考虑儿童,依附儿童的活动,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征。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儿童的活动中,而不是仅站在一旁指导和监督儿童的活动。教师不把自己作为传授知识的人,学生也不把自己学习的过程看做是被动接受学习的过程,师与生在活动中平等交流和学习,又在活动中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杜威的“做中学”教学理论,在反对学习与生活脱节和不顾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传统教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很多系统性强的知识是无法将其拆散、并组织成活动的。从做中学的理论在浅层次的教学中的作用确实是值得肯定的,但在高深层次方面的学习,显得尤为无力。其次,杜威反对说教,却陷入了一味强调活动的泥潭。他完全丢弃课堂中的学习,仅仅倡导儿童从生活中学习,而儿童的自主能力不高且接触面窄,并且一味过分听任儿童自由活动而忽视应有的教师主导地位,致使儿童只能学习到零散的知识,而无法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二、现实意义
1、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辅;以教科书为主导、学生的兴趣为辅的师生关系。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导者,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则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体〔3〕,儿童在活动中求知、遇到难题,既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又会产生兴趣和努力。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关键时刻,教师加以点拨、指导,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师生关系,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够养成学生的求真思维。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民主的,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影响着教学。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表现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协调一致,被教师的专业素养、道德品质和教学技能所制约。同时,教师也应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对教师的意见,乐于采纳学生正确的建议。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状态以及身体发育特点,对学生因材施教。从而建立起平等、民主、友善的新型师生关系。
2、加强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传统的课程内容就是学科知识,是将各门科学细分出顺应儿童认知发展能力的、适合儿童本能需要的科学知识。内容往往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缺乏趣味性。而杜威反对传统的学习将知识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相割裂的做法,他认为听来的知识不是自己的知识,儿童应循着他们的“游戏本能”,在游戏中学习,既达到了游戏的目的,又达到了学习的效果。儿童所做的内容,应该是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特征的、生动有趣的。让他们以活动为载体,搭建知识和儿童学习之间的桥梁,在活动的情境,给儿童足够的自由,把他们零散的活动移入有指导和系统学习的环境中去。如: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题都是以实际生活问题出现,在求三角形的面积时,不是给出一个三角形的图形,而是给出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有的,比如三角形的红领巾,让学生求这个红领巾的面积。在数学应用题中,很多都是这样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物,将抽象转化为具体,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3、教师要引导儿童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是作为讲授知识的主体,只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4〕,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将已经习得的零散的经验性知识逐渐建构成学生自己的系统性的知识,使学生的各个知识点都能相互联结。
4、改变家庭作业的单一形式
传统的家庭作业的目的是巩固课堂上学习过的知识,作业的形式多以书面做题为主,这样的作业枯燥、无趣,很难让学生有做作业的兴趣。其实,学生在“做”中要学习的,不仅是学科知识,还有很多生活经验,学习这些生活经验〔5〕,是为了让学生有准备地去面对以后的生活。教师应改变单一的书面作业形式,增加多种形式的、具有趣味性的家庭作业,如:园艺、绘画、舞蹈、诗歌朗诵等。激发学生做家庭作业的兴趣,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自己,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并获得成就感。
5、运用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效果
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左右)、前运算阶段(2-7岁左右)、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左右)、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其发展的规律和特征,而教学必须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教学过程必须符合儿童思维发展特点,才能够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根据儿童的学习准备状态,适当地操控教材、选择讲解新知识的最佳时机、确定合适的教学速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杜威的做中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而广泛的时代背景,他将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联系起来,因此他的做中学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有许多借鉴之处。向这样一位潜心研究教育的伟人致敬,并且以他为榜样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参 考 文 献〕
〔1〕吴氏颖,任钟印.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九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320.
〔2〕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8.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21.
〔4〕刘广利,汤慧丽.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8(05):84-86.
〔5〕杨静,段作章.“主动习行”与“从做中学”——颜元与杜威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05):43-46.
〔6〕黄英杰.杜威的“做中学”新释〔J〕.课程、教材、教法,2015,(06):122-127.
〔责任编辑:杨 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