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传统体育与当代德昂人国家认同构建研究
2016-10-13李春华
李春华
[摘 要]德昂族由古“濮人”发展和演化而来,与佤族和布朗族有着亲缘关系。同时德昂族也是跨境民族,数十万的人口居住在缅甸境内,他们拥有自己的集聚地和地方武装。作为跨境民族我们应该加快其发展使之更好的融入所在国社会生活中,因此需要调试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良性互动,而通过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保护,中国德昂族更能迅速融入现实的社会生活。
[关键词]德昂族;传统体育;国家认同;构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G812.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9 — 0094 — 04
民族学家黄惠锟先生曾说:“跨境民族问题是由于边境地区经济及社会滞后性,乃至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漂移和引起,因此解决的办法就是富民兴边,加快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引导边民融入所在国的国家秩序中,协调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一致性关系。”德昂族作为中国境内的少小民族,其发展应该得到国家权力的关心和照顾,借此体现中国稳定和成熟的民族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群众对传统文化的复兴充满了期待和热忱。目前中国境内德昂族汉化与傣化严重,家庭结构和村落文化结构受到消解,而传统的体育文化则有很强的制度和结构性,在村寨互动和对外展示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1〕p(31-35)
一、德昂族历史及分布概况
德昂族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国内主要居住于云南西南部,其中70%的人口分布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市,梁河、盈江、瑞丽、陇川等县;保山地区的保山市,临沧地区的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和永德县。国外主要居住在缅甸,缅甸德昂族约有25万人,主要分布在掸邦北部和西北部的腊戍、滚弄等地,在克钦邦的密支那、八莫等地也有分布。缅甸称德昂族为 “崩龙族”,也有称之为“帕拉温族”。〔2〕P(118-123)缅甸崩龙族主要有梁人和波里人两支。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为20556人,普洱澜沧也有少量分布。潞西市的三台山和镇康县的军赛两地是德昂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临沧市镇康县的军弄乡是第二大聚居区德昂族与景颇、汉、傈僳、佤等民族分寨而居,其中有少数村寨间杂在坝傣族村落之间。史学界普遍认为汉晋时期云南永昌的濮人是德昂族的先民,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两岸,是开发保山、德宏一带较早的民族。汉晋时称“闽濮” 、“苞蛮”。 隋唐时称为“茫蛮”、“扑子蛮”、“望苴子蛮”,元明时期被称为“金齿”、“蒲人”,“普”是“扑”、“蒲”,他们先后臣服于汉、晋王朝及南诏、大理国,元以后成为傣族土司的属民。澜沧一带的布朗族和佤族布饶人都说,他们原来是一家人,一个民族,并且都自称为艾佤,后来被北方来的民族打败了之后,艾佤的子孙分为两部份人,前面走的和后面来的,前面走的是佤族人,所以布朗族称他们为布嘎,后来跟来的是布朗族,故佤族人称他们为“步日”。“德昂”,作为民族称谓较晚,清乾隆《东华录》、王昶《征缅纪闻》及光绪《永昌府志》诸书里面记录为“崩龙”。据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原书记赵学先教授认为:“‘崩龙一词原本由‘膨隆的拟声词转化而来,宋元之时当景颇族南下,麓川周边的傣族东进,阿昌族逐渐的西迁,居住在芒市周围的德昂族先民,免不了和其他民族支系发生生存空间的争夺,战败沿水而散产生的‘膨隆声音,逐渐变成他民族对德昂人的称谓”。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民族研究的深入和德昂民族意识的觉醒,根据他们的意愿改为“德昂”一词。“昂”,是本民族自称,是“山崖”、“崖洞”的意思,与佤族司岗里传说大致相近。德昂族古歌记载先民有早期生活在山洞的民族记忆,因此德宏地区自称为 “德昂”,镇康、耿马等县的则自称“尼昂”或“纳昂”,“德”、“尼”、“纳”为尊称的附加语。德昂一个历史悠久分布广的民族,因此有十多个支系,德宏德昂族现有“饶实”(“黑德昂”)、“饶静”(“红德昂”)、“梁”(“花德昂”)和“饶可”四个支系,语言属南亚语系盂高棉语族的侗昂语支,无本民族文字,一般使用傣文。〔3〕p(5-35)
二、德昂族民间传统体育
据桑耀华先生研究“芒市”一词从唐宋“芒施蛮”一词而来,根据文史资料和现实的文物遗迹,可以得出德昂族是最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元朝时期实行土司制度,瑞丽麓川政权逐渐扩大逐渐东扩,中央王朝与麓川政权展开数十年的争夺。这些强大的军事活动导致德昂族生存空间的不断压缩,人口不断的向外迁徙。德昂族锐减,傣族随之强大,傣族逐渐成为芒市的主体民族和统治力量。进入清朝之后德昂族又数次反抗傣族土司统治,嘉庆十九年(1814),德昂族塔岗瓦组成了一支场势浩大的起义武装。不久,塔岗瓦就指挥义军攻破了芒市土司衙门。由于受到傣族土司武装,景颇山官武装和汉族地主武装联合攻击,义军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半年多后,这一场正义的民族起义烈火最终被扑灭。最终德昂族逐渐的向中缅边界的山区迁徙。依靠传统的山地生计优势他们稳定的生活在山区。〔4〕p(56-61)
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德昂族传统体育是德昂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显著民俗特点,以健身、防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往往以其悠久的历史,动人的传说,瑰丽的色彩和独特的情趣反映了德昂族的生活习俗、文化特点、道德风尚和宗教信仰,是德昂族政治、文化、生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具有传统性、集会性、节庆性、游艺性、风俗性、表演性等特点。〔5〕p(62-63)
(一)武术;德昂族传统武术可以分为拳术、刀术、棍术,德昂族民间谚语认为:“拳是男子的一朵花”。德昂族把武术分为:“花把”、“洞拳”, “花把”即表演武术,似红拳,动作有随意性,多为节日或其他热闹场合的表演活动项目,既可强身,也供娱乐观赏,表演时有象脚鼓、锣伴奏。“洞拳”用来格斗使用,一般不轻易外传,现今掌握的人不多。梅花拳始于明朝末年,因在七根半米多高梅花桩上搏击和出拳,因此被称为梅花拳。比较强调掌力、拳力、肘力、背力、腿功、平衡力。作为武术基本功练习不可缺少的部分。另外德昂族生活在热带雨林里面,生产生活受到荆棘丛林的限制。在战争和生产中梅花拳有利于丛林中稳健的穿梭。德昂“左拳”与其他拳术有很大差别,不以自身正面姿势攻击对手,是以侧身姿势进攻,迈出的步数最多不超过三步。左拳刁钻凶猛。当然生产中普遍使用右手,因此人们比较习惯于右手,而左拳就是利用人们不习惯左手,在防守和进攻上的疏忽而取得胜利。德昂武术动作朴实,套路虚实相兼,高低并用,尤以近身打击取胜为特点,颇为武术界赞赏。实战拳术主要有左拳、梅花拳、北走拳、气功六、破大阵、小四门拳、崩龙拳、箩簸箕拳和戛贺晃拳等。
德昂族刀术可以分为表演的木刀术和进行实战的真刀术,根据使用刀的数量可以分为单刀和双刀两种,无论单刀还是双刀均属于单人演练。木刀术是为了强身健体,娱乐表演和武术交流,供人娱乐观摩所用,因此表演的时候动作连贯、大胆。而真刀较为质朴、收敛和谨慎,较有实战性。德昂族刀以劈砍为主,“刀之利,利在砍”,另外还有撩、刺、截、拦、崩、斩、抹、带、缠裹等刀法。德昂族刀术勇猛快速、气势逼人,刚劲有力,并要求进退闪转和纵跳翻腾都要刀随身换,身械协调一致。
棍术是德昂族民间经常进行的一套体育运动,棍术的起源很早,在铁制武器还没有产生之前,棍是德昂族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工具,直至现在棍与德昂族生活联系还是异常紧密。德昂族棍术按照棍的使用可以分为齐眉棍(长棍)、双节棍、三节棍。表演时先要先运气耍拳,继而才会接过棍开始棍术表演。齐眉棍以抡、劈、戳、撩、舞花等棍法所组成的套路练习,棍打一大片,棍法快速勇猛,舞动如飞,练起来呼呼生风,节奏生动。双节棍分为攻击、防守、反击三部分。动作变化多样,其招分为劈、扫、打、抽、提、拉等。可以攻击对方的上三路、中路,而且对下三路的攻击尤为厉害。此外可以绞夺敌方之兵器。它在发动攻击时,不仅可用来横扫、刺戳,猛击和格挡,还能够出其不意地绞杀对方。三节棍,三节相连,三节互换,攻守兼备,可长可短,远近兼顾。棍法有劈、扫、抡、击、戳、绞、格等,非常丰富。德昂族在耍棍动作特点是府身飞跃、蹲跳闪转、上下翻飞等一序列大起大落的套路完成。
(二)篾弹弓;蔑弹弓又称泥弹弓,形状和普通射箭的弓一样,其弓和弦都是用蔑制成,弓弦上有一小兜,用来放置弹丸。弹丸是用粘土做成小圆球。不少人出工都带在身边,打离群的牛羊、打田边地角的鸟雀和树上的果子等。节假日,他们进行蔑弹弓比赛。现在比赛分跪姿、立姿、障碍、速射等几种。场地分一般场地、速射场地和障碍场地。有许多优秀的弹弓手还进行一些高难度的造型射表演,展示他们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风姿。
(三)爬杆;爬杆是德昂族社会比较流行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用来考验参赛者攀爬技巧,速度和耐力。在生活中攀爬是常遇的活动,盖房子、爬树、采果子,烧马蜂、战争中查看敌情,迅速转移都要练习攀爬,可以说攀爬是重要的生存本领。德昂族爬杆一般选用两根六到十米高的龙竹。参赛者两人一组,以最短时间爬到杆头者为胜。龙竹下端粗滑,上端细滑,杆身较长,因此开爬的时候需要合抱而爬,到杆中上部的时候需要用脚指夹杆徐徐而上,因此难度较大。
(四)丢石头;德昂族丢石头比赛两个人一组,选择站在树下,脚踩着树跟,比赛主持者准备好一样大小的石块,比赛者要站在树下向树尖抛掷石块,不仅要抛高而且要成果的飞过树尖才算胜利,在一个村子内部一般是个体参与。有的时候也以村寨为单位进行集体比赛,比赛的村寨排除相同数额的选手,以成功翻过树尖的数量的村寨为胜。
(五)打陀螺;打陀螺融娱乐、游戏、健身为一身,在上千年的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单人对打、双人对打、双打单、多人对打等多种形式,培养了各族群众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的品格。陀螺分为平头陀螺和帽头陀螺两种。在比赛时一般用非金属平头陀螺,德昂族陀螺一般由自己制造,选取比较硬的木材砍成评定尖脚,比赛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选取同样一个陀螺,看谁打的陀螺转动的时间长。主要是考察打陀螺者的技巧。另外一种各拿自己的陀螺参赛,转动之后让陀螺相互碰撞,谁的陀螺先停止主动谁败出比赛。不仅考察打的技巧,还考察砍陀螺和制鞭子的水平。
(六)射弩;弩为狩猎、防身工具,亦可作装束和定亲信物,它由弩批、弩床、弩弦组成。射时,横持弩,置箭于弩槽内,将弩弦拉入镶口,扣动板机,箭即飞出。它的前部有一横贯的容弓孔,以便使弩弓不会左右移动,木臂正面有一个放置箭簇的弩槽。木臂的后部有一个匣,称为弩机;匣内前面有挂弦的钩,称为“牙”;牙的后面装有瞄准器,称为“望山”;牙的下面连接有扳机,称为“悬刀”。射弩有立姿和跪姿两种姿势。德昂族村寨的射弩比赛有五米、十米、二十米不等。参赛者站在比赛线外射击前面的靶子环数多的胜出。旧时一般以竹筒为靶,胜负数竹射入筒内的竹竿的数量。德昂族民间体育非常丰富此外还有水鼓舞,水鼓舞源于对太阳和龙的崇拜,是德昂族先民对生命规律的初探和认识。从对太阳和龙的崇拜中产生了“龙阳拳”,又从“龙阳拳”中产生了“水鼓舞”,在德昂族图腾崇拜之上又加入了纪念反抗外族侵略的拳术和记忆,多种功能的叠加也是德昂族体育文化显著特点。此外德昂族还有塔佛法、采花、抢婚等民间体育活动。〔6〕p(77-78)
三、德昂族民间传统体育的社会学功能
(一)德昂族传统体育的特征
德昂族传统体育有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宗教性、娱乐性、多样性、展示性、习俗性、时代性、延续性等特征。德昂族传统体育是伴随着德昂族社会从远古的发展不断的累积起来,是德昂人古代不同历史阶段体育文化的累积和叠加,传统体育实则是相对固定的文化模式,通过这种模式传承了德昂族历史及文化,反映了先民的历史记忆和思维世界,通过传统的体育不断的播放和展现,使得德昂民族历史不断的得到记忆和刷新。德昂族的传统体育反映出了德昂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无论体育的文化还是思维和审美情趣都深深的体现出了德昂的民族特点,整个传统体育里面都在讲述德昂民族历史和现实的故事,因此包含德昂人鲜活的民族个性。
德昂族传统生活在低纬度高海拔的山区,交通相对闭塞,生产方式单一,山区农业结构形成了德昂族经济文化相对封闭的特点,同时传统的仍石头、爬龙杆,射弩反映出了热带山区的地域特点。也反映出德昂族以人力和畜力为动力的生产力结构。德昂族的传统体育来自德昂先民的生活,传统体育是来自娱神的祭祀活动,因此反映出了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特征,随着德昂族社会的发展这些祭祀娱乐的活动相对固定,佛教传入之后宗教性的特点更加的突出。娱乐性是德昂族体育比较显著的特点,亚热带生活的德昂人天性善良,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体育首先是他们追求的运动审美符号,对肢体美感的描述和挖掘,是他们最为乐意的事情,其次通过祭祀形成的公共交流平台更有利于德昂族地区体育文化的传播,娱体、娱身、娱心成为德昂族娱乐体育的主要特点,体育文化里面重视劳动技能培养,重视村寨防护能力,正是德昂地区多战争的历史写照。
多样性是德昂族传统体育的另一个特点,多样性是其悠久历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质的一种延伸。德昂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自己种类丰富的体育文化,历史上中央王朝的屡次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德昂族先民对多元文化进行了吸纳和创新。因此出现汉族、德昂族、傣族武术的相互吸纳。德昂山区半山区多样的生存环境也会强化攀爬、奔跑、躲藏等运动技巧,这些因素形成德昂社会多样性的体育文化。德昂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因此组织和集中的程度相对较高,村寨之间互动较为频繁,从娱神发展到娱人功能的体育文化,使人们观赏复活了的传统和记忆,是他们记忆审美的展现,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因此来自各种庆典场所千百年来德昂人的体育在不断的展现和复活。
习俗性是说德昂族传统的体育与民俗活动高度的融合在一起,成为民俗活动重要的程式和内容,使得民俗向制度性和稳定性方面发展,同时传统体育文化也随文化载体不断的实现发展和创兴。随着广播电视业和德昂山区现代教育的发展,现代体育文化直接植入德昂族社会,互联网时代下的审美风格也不可避免的影响着德昂族社会的文化和娱乐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发展的接力棒交到了新一代的德昂人手中,德昂族社会也面临着发展与创新如何结合的烦恼,传统的体育文化以相对固定的模式,快速的推动着乡土社会的发展。〔7〕p(8-13)
(二)德昂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德昂族传统体育是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生之日开始就与德昂族人的政治经济活动和宗教教育联系在一起,有健身、娱乐、交往等作用,在德昂发展进程中发挥传承、教育、整合、展示等功能。
传承功能是指传统的体育是德昂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通过传统的体育文化,德昂族的历史记忆、祖先崇拜、民族风俗、伦理禁忌、审美情趣、仪式仪轨不断的得到传承。目前就规模来说德昂族是我国的一个少小民族,在宋元之后随着以“芒施蛮”为主体的金齿国的衰弱,而迁徙辗转在中缅边界,随着中国与缅甸两个国家边界线的伸缩成为一个跨境民族,但是中缅划界之前,德昂族的家国记忆以中国历史秩序为主。而划界之后缅甸的德昂族逐步随着缅族历史而展开历史建构。由于人口较少居住较分散,在瑞丽陇川一带的德昂族面临傣化的趋向,而芒市周围的德昂族面临汉化趋势,镇康一带的傣族佤族化倾向严重。而德昂族民族特征的传递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传统的体育文化不断的得到传承与发展。
教育功能是德昂族传统体育重要的功能,传统体育强化体质的锻炼,奔跑、攀爬、躲藏、逃逸、抬、仍、挑等能力是德昂族生产中必须具备的技能,通过传统体育赋予了一个成年人劳动的能力。通过爬杆锻了德昂族青年的体质,激发着他们的参与竞争意识。而蔑弹弓、弩弓确是他们重要的生存本领,在放牧游猎中尽显了生活的本领。而不仅如此满足生产的需要之外还要保护村寨和部落的安全,必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格斗技巧,因此德昂族社会较为重视武术和格斗技巧。但是在武术的传播过程中德昂族也注意武德的培养,注意把武术传递给有才道的社会贤达,在体育竞技中灌输道德和善念。德昂族社会中的每一个传统的体育项目都有一个详细的历史故事,而高度依附在传统的宗教节日和民俗庆典上的传统体育文化,就是对德昂族青年的传统文化的强化和教育。
整合功能是指社会不同的因素、部分结合为一个统一、协调整体的过程及结果。德昂族是一个农耕民族,种植水稻的时间较为悠久,而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在进入秋季有大量的农闲时间逐渐热闹起来,秋冬之际也是德昂族山寨最好的狩猎时机,村民们陆续的组成撵山的队伍,追捕着奔跑的猎物,如何布局,如何实施都有有经验的长者亲自安排,狩猎里面有合作也有分工,最后猎物的分配也是按照见者有份的平均主义。村寨内开始组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比如打蔑弹弓、爬杆、射弩比赛。村寨之间也通过比赛进行联谊,而这些比赛正是青年男女认识的绝佳机会,比赛胜出的小伙成为姑娘们青睐的对象。德昂族年节庆典有清明前后的采花节,四月份的泼水节、六月份的关门节、八月份的开门节、冬月的烧白柴、年底的赶摆。在这些节日里面武术和传统的体育和舞蹈都会得到展现,通过传统体育的展现和表演形成了村寨内部,村寨之间,青年男女和德昂族社会高度的凝聚力。强化了村民作为共同体的文化记忆。
展示功能是德昂族传统体育的仪式作用,民族文化的结构中我们分为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依附传统的经济模式和宗教信仰以及与生活地理区位高度契合的传统体育文化,是一种稳定的制度性文化。德昂族传统体育把德昂族的历史文化、图腾崇拜、地域文化、宗教信仰、道德禁忌、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一同展示出来,足见德昂族发展的艰辛历程,展现出德昂族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积淀的深厚性。使得分散在各地的德昂族通过展现的体育文化找到一种本是同根的认识。而对于其他民族来说这种展示还有和其他民族区分开来的意义,表示出德昂族与周边民族的不同。是德昂民族认同形成的重要文化制度和基础。同过德昂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展示和转播,使得其他民族认识德昂族的历史及特色的文化。〔8〕p(58-59)
四、德昂族传统体育与德昂族国家认同构建
目前德昂族作为一个较少民族,在国家主权话语下,少小民族的发展对于国家和德昂族本身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国家来说少小民族的发展,体现了国家权力对民族社会的关心,体现国家民族政策的成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对于德昂族来说,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把本民族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更好的结合,使得德昂族社会全面的发展。在文化热和旅游热的时代背景下,把德昂族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发展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是实现少数民族内涵式发展的一条较好的路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五十六个民族单元组成,历史上少数民族对于国家的巩固和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成为国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各个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系统,在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中,我们应该自下而上,适当、合理的民族认同是形成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离开民族认同的国家认同基本上构建不起来。尤其在全球化进程中,民族之间往来愈加频繁,民族之间趋势进一步加快,因交往和接触民族文化的信息出现流失,也就是说开放交往的时代,共性特征增多而个性减弱,再细看这些个性时不外乎是发达、西方、强势文化的徽标。〔8〕p(91-101)
对于人口较少的少小民族来说,全球化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民族地区的巨大变化。可是全球化也带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的巨大变革,而作为少小民族的德昂族是无法左右这场世纪变革,不得不在国家权力和精英分子之间寻找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即在最大限度保存德昂人的民族特征的情况下去思考建设和发展。德昂族是一个跨境民族,绝大部分居住在境外,国内的德昂族傣化与汉化现象即为严重。但是历史上德昂族建立过政权,与中国封建中央王权有过联系,即便是缅甸德昂族也对中国有一定的熟悉和情感。但随同化严重德昂族境外寻找民族特性,频繁的跨境流动也会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德昂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建设是固土守边,睦邻友好,边疆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从目前德昂族年轻一代语言掌握和打工输出和外嫁的形式看来,德昂族的民族文化特质保存困难重重。在语言空间文化环境变化的客观环境下如何来发展德昂族文化这是重要的研究课题。〔9〕p(68-69)
五、结论
德昂族传统体育在久远的历史时空中产生,传统体育与德昂族的地域空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民俗性、节日性、仪式性、展示性、制度性、系统性文化特点,强化人体素质。在生产中增加财物,在防护中增加村寨安全,在生活中制造快乐,在宗教仪式中生产文化审美和乡村秩序。通过传统体育的展示功能民族记忆不断被强化和刷新,民族文化不断被复制和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不断被唤起。因此德昂族传统的民俗游戏、体育、舞蹈,在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展示民族文化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德昂族从传统体育不仅贴近德昂人生活,增强村寨互动,也产出德昂山寨喜欢的文化娱乐产品,同时弥补现代体育基础设施的不足,增加德昂人在现代生活下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感。因此德昂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需要深层挖掘,是民族发展优秀文化资源,也是国家认同建构的丰富文化养料。
〔参 考 文 献〕
〔1〕黄惠锟.跨境民族研究论:云南跨境民族研究序〔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01).
〔2〕李晓斌,等.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差异比较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4,(02).
〔3〕侯方岳,莫扬,等.德昂族简史〔M〕.民族出版社,2008.
〔4〕桑耀华.茫蛮和金齿族属试论〔J〕.云南社会科学,1983,(03).
〔5〕芦平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诠释〔J〕.体育文化导刊,2006,(03).
〔6〕殷俊.德昂族传统体育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14).
〔7〕王丽丽.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的社会意义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5,(11).
〔8〕袁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民族研究〔J〕.2011,(05).
〔9〕黄光成.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价值理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05).
〔责任编辑:陈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