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公司与环保组织合作

2016-10-13杨静

理论观察 2016年9期
关键词:信任

杨静

[摘 要]本文从信任的视角考察公司与环保组织的跨部门联盟,指出信任对于跨部门合作的强化作用。深入分析了跨部门合作信任产生的路径,并指出了构建组织间信任可以采用的途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评估公司-环保组织跨部门合作可行性的战略标准,最后对应可行性战略标准提出了一组评估跨部门联盟绩效的维度。寄希望于推动公司与环保组织联盟领域的研究,也为跨部门联盟实践提供了一套理论指导工具。

[关键词]环保组织;信任;跨部门联盟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9 — 0062 — 03

引言

近年来,由于网络技术的发达,环保组织等非营利组织的力量逐步壮大,其合法性地位日益提升,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广泛。由于环保组织的调查,众多企业被曝光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与环境违规行为。然而,也有企业一改与环保组织的对立关系,而增加对环保组织的捐赠与投入。非营利组织也逐渐认识到在广泛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上合作的好处。如美中总商会等组织捐助50万美元协助中国企业节能。为什么企业与传统对立关系的非营利组织会进行合作?Rondinelli和london广义上,将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动因分为两大类:(1)资源依赖;(2)组织学习。由于环境污染等企业经营风险问题的存在,企业需要依赖于外部非营利组织的支持和资源来获得经营合法性,增加不确定条件下的稳定性、降低风险。然而,静态资源并不能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需要经过企业自身的组织学习过程和吸收能力的消化来形成企业整合复杂知识的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绩效。这两种理论虽然解释了为什么企业会产生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动机,但却并解释不了二者会产生怎样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又是依靠什么来维系或者是什么因素可以保持二者合作的稳定性?信任理论对解决这些问题作出了贡献。

一、信任对跨部门联盟的强化作用

关于信任对联盟绩效的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信任可以促进跨部门联盟绩效的提升的原因如下:(1)信任可以降低跨部门合作运行的交易费用和监督成本。信任可以帮助合作伙伴在信息搜寻方面降低成本,双方能够在信任的基础上履行协议,避免仲裁和诉讼,由此降低协调和合同执行成本,有助于减少双方在规避机会主义的监督措施方面的投入。(2)信任可以缩小分歧,促进妥协,缓解局部冲突和矛盾。信任可以让合作伙伴带来更大程度的妥协和容忍,对长远目标的追求从而使局部冲突缓和,有利于提高跨部门合作的效率。(3)提高伙伴企业之间合作的灵活性。由于跨部门合作关系中,双方的独立性决定了合作决策是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完成,这一过程相对的繁琐和冗长。如出现突发事件,往往会影响合作的进程。特别是当合作双方对突发事件的后果判断不一致时,容易延误决策时机。信任会有利于双方在关键时刻各自所采取的灵活行动,进而保证合作关系在动态中体现环境变化的要求。

二、跨部门联盟的信任产生路径分析

环保组织之所以对企业存在信任的可能性是因为其组织脆弱性的存在。由于运营的经济来源的问题,环保组织有与企业合作的需求,从而产生与企业合作的意愿,这种意愿就会使得环保组织倾向于信任企业,最终实现合作的可能。企业作为合作的另一方,具有机会主义和可信任性的双重倾向。究竟是机会主义还是可信任性起作用取决于双方合作的环境。如果合作环境中,机会主义的成本高于可信任性那么,企业会放弃机会主义的行为。同时也需要有足够的约束来避免企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例如企业声誉、合法性降低等风险。企业的可信任性受到企业寻求与环保组织跨部门合作的目标、意愿和能力的影响。目标明确,意愿强烈,也具备足够的能力,那么会增加企业的可信度。然后通过互动行为,环保组织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开始建立并逐步加深(如图1)。

三、组织间信任的构建路径

理论界关于建立组织间信任的路径可以归纳为以下6个方面:(1)以互补性资源和合作意愿作为建立组织间信任的基础。环保组织可能为企业提供了环境治理领域的知识、合法性等互补性资源,企业可以为环保组织提供经济支持等资源。双方需要努力寻求合作的资源互补,树立积极的合作意愿。(2)通过塑造公平、公正和互惠的合作氛围建立合作双方的信任。企业可以通过给环保组织相应的承诺来表明自己的可靠性;在出现分歧时,能够公平公正的对待环保组织;面对意外事件时表现出良好的合作姿态。环保组织也应该给企业相应的保密承诺,同时环保组织也要保持自己的公众信誉。(3)积极推动合作的达成。在跨部门联盟过程中,双方都承担着一定风险,率先表达合作意愿和诚意,从而获取对方的信任,并推动对方给予积极的响应。(4)积极沟通,建立合适的沟通机制。建立合作双方良好的沟通机制,为信息传递提供了可信的渠道,并可以消除信息不畅或者信息延迟带来的误会,从而促进信任的建立。(5)平衡好建立信任的成本和收益。建立组织间信任需要大量的人、财、时间的投入,只有在信任的成本收益比合适的时候才应该努力构建。如果能够寻求到其他的途径和机制使得跨部门联盟的绩效得到保障时,就需要仔细考虑双方的信任是否有必要进一步强化。(6)在合作的动态调整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巩固信任。信任的建立存在一定的阶段性,一般经历初始信任、信任发展、信任维护和信任再发展四个阶段。在初始阶段常见的信任形式是基于威慑的信任为主。双方建立了规制双方的协议,可以有效地抑制另一方的机会主义行为。信任的发展阶段是基于认知的信任。当合作双方有了初期的接触,并且至少带来了预期的收益时,信任关系得以强化。信任维护阶段意味着合作已经进入平稳发展期,企业和环保组织间已经建立了一定程度的信任,但是这种信任关系仍然需要维护。此阶段常见的信任形式是以共识为基础的信任。再进一步,就是信任的再发展阶段。有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的信任再发展阶段常见的信任形式以敏捷信任为主。

四、评估公司-环保组织联盟的可行性——一套战略标准

根据理论界总结的六个组织间信任构建的关键路径,本文开发了一套跨部门联盟的战略评估标准。公司的管理者可以用这些战略标准来评估联盟的可信性、战略标准和选择跨部门合作的决策路径。

1.合作双方是否都能识别具体的合作项目和需要的内部资源吗?(互补性资源和合作意愿)研究指出战略联盟能否成功依赖于参与企业所发展的一个清晰战略愿景和组织合作的预期。公司和环保组织都认为更集中的跨部门合作不仅需要强烈的理性愿景,还需要是吧他们需要的外部帮助或者克服对信任的担心。合作首先需要评估潜在合作成本和联盟目标与资源战略的重要性。成本-收益分析框架也适用于该领域的合作决策评估。而这里的成本和收益不仅考虑经济成本、经济收益,还需要考虑“声誉”成本和合作收益。其次,需要注意“文化兼容性”的问题。由于合作双方存在完全不同的管理结构和任务,因此理解和愿意了解对方文化和运营防方式尤为重要。

2.公司和环保组织有没有制定选择合作伙伴的标准。选择正确的合作者对于跨部门联盟的双方都很重要。尽职审查是实现跨部门合作成功的挑战之一。尽职审查包括知识、专门技术和经验方面的审查。需要开发一套强有力的内部标准来选择合作的合作方。跨部门合作联盟评估标准与部门内合作有所不同,无法从对方的财务绩效、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来评估合作伙伴的合适性,所以必须找到新的方法来评估潜在的环保组织合作者。环保组织面临同样的问题。

3.合作双方是否都愿意和能够发展彼此都能够接受的合作程序(塑造合作氛围)。在跨部门合作中,协商过程和程序能力相比内部联盟中更加重要。公司和环保组织在判断“关系风险”上的知识非常有限,这种知识往往是基于过去的经验,而这种经验是缺乏的。降低风险的测量:如初始团队回应应该关注开发价值和建立愿景,决定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在性质、程度和问题及解决方案的重要性上保持开放的态度。

4.合作双方是否都能清楚的确定问题并开发出可行、可测量的解决方案(积极推动合作)。合作双方都意识到从不同组织的角度考评一些问题的差异性,需要建立一套双方都认可的财务和环境绩效度量标准非常重要。公司与环保组织的合作会更少的依赖于控制,而更多依赖于参与者双方对问题的认知程度、以及从合作中获利的能力。在跨部门的联盟中,在此阶段应该加强信任和信誉问题。

5.联盟团队是否愿意关注可以快速实施和易控制的一系列任务吗?(积极推动合作)不同于公司与公司之间的战略联盟,跨部门环境管理联盟中,如果问题被确定的太广泛或抽象,或者解决方案太广泛从而需要公司花费几年的时间实施,那么联盟关系往往会停滞。在跨部门联盟中,越关注任务,合作关系越可能成功,越能够建立信任和产生动力,并实现目标。

6.公司和环保组织能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吗?(合适的沟通机制)在部门内部和跨部门联盟中,沟通问题非常关键。公司与环保组织之间能否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是判断联盟可行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将以上问题综合起来,这些标准就提供了一套决策规则。对有意向构建环境管理联盟的公司和环保组织,可以用这套规则来评估是否可以达成某个特定的合作战略。同时,由于公司和环保组织完全不同的组织目标和对待盈利的态度,合作初期的低信任水平、彼此之间的吸引力,都需要双方更好地评估环境联盟与其他联盟形式的不同之处,并且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有助于促成合作。

五、跨部门联盟的绩效评价

对应上述评估跨部门联盟的可行性的一套战略标准,本文提出一套评价跨部门合作绩效的关键标准和维度。

1.当企业识别出需要与环保组织合作的具体项目和所需的内部资源时,管理者应该:首先考虑组织的声誉成本和利益以及开拓公共关系的潜在危险;为实现跨部门联盟的成功,企业应该意识到前期内部员工的支持、高水平承诺以及团队的重要性,在跨部门联盟内部发展跨职能团队是为了克服合作伙伴宅男的不熟悉和不信任;采取合适的行动了解具有完全不同使命的合伙人的组织文化。

2.在选择合作伙伴方面的标准,管理者需要做如下工作:采用创造性的方法对潜在的合伙人开展尽职审查;清楚地认识到联盟中可能会出现竞争以外的紧张关系;采取行动准确的识别和理解潜在合伙人的目标和宗旨。

3.在发展合作双方彼此都能够接受的合作程序时,管理者应该:认识到越高的“关系风险”需要越多付出越多的时间、精力和耐心去探索不同的价值观,在规划合作过程和程序时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真正理解环保组织愿意参与跨部门联盟的真正意愿。要保护并维持合作伙伴的组织独立性。

4.在发现问题和努力寻求解决方案时,管理者需要认识到评估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和环保组织的环保目标工具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在合作过程中,应该能够详细地说明能够被合作双方监督的产出成果。

5.在完成容易管理和快速实施的一些任务时候,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合作的短期性倾向可能会产生投机主义行为而获利;设定具体的任务时间段,并且将解决方案整合到项目运营和管理程序中;识别并努力让其他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来。

6.在保密工作方面,管理者应该签订保密协议,因为机密很可能会威胁公司的竞争力;认识到环保组织对其声誉的重视程度;发展一套合作双方都能够接受的项目进度报告方式。

跨部门联盟由于与部门内联盟的本质差别,需要在早期建立信任并且在合作过程中巩固信任。当公司将内部运营活动暴露在环保组织下,当环保组织的可信性暴露在公众的苛求中,双方合作的信任就尤为重要。并且,在更大程度上,公司-环保组织联盟的双方都需要克服有限的吸收能力产生的知识传递障碍。即使双方都愿意,但是完全不同的管理结构和使命,组织会发现很难有效的交换信息。

结束语

只有当合作双方即公司和环保组织都有信心能发展相互信任和了解时,才能去寻求环境管理的联盟。在跨部门联盟中,关键内部资源的获取和合适合作伙伴的识别对于建立吸收能力和信任特别关键。如缺乏对合伙伙伴选择标准的严格性会较大程度上限制合作有效性。合作双方开发的合作程序和信息分享过程可以评判信任能否建立以及知识传递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Madhok, A. Revisiting Multinational Firm' s Tolerance for Joint Ventur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5 ,(26):117-137.

〔2〕Poppo , L. & Zenger , T. Do Formal Contract s and Relational Governance Function as Substitu tes or Complements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2,23:707–725

〔3〕李东红,李蕾.组织间信任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J〕.经济管理,2009,(04):173-177.

〔4〕王颖,王方华.组织间信任的作用机理:一个理论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05):37-41.

〔5〕Krishnan, R., Martin, X. & Noorderhaven,N.G. When Does Trust Matter to Alliance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2006 ,(49):894-917.

〔6〕吉鸿荣.基于虚拟企业组织间知识转移的信任机制研究,现代情报,2010,30(7):16-23.

〔责任编辑:孙玉婷〕

猜你喜欢

信任
信任很贵,别轻易浪费
表示信任
信任
信任一个贼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信任
很多人都不再值得被信任
信任
信任,有生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