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儒家“五常”思想对现代人际关系的规范作用
2016-10-13武丽佳
武丽佳
[摘 要]“五常”思想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部分,对规范现代人际关系有着重要价值作用。它本身所内涵的与人为善、义利平衡、以礼相待、理性精神和以诚相待思想对规范现代人际关系有重要指导价值。
[关键词]“五常”思想;人际关系;规范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9 — 0045 — 02
优秀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源远流长的集中体现,是指导无数仁人志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信念。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儒学联合会上指出,“儒家思想对整个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要积极弘扬优秀的传统儒家文化,从而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为人类服务,造福人类。”〔1〕“五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儒家归纳的最基本的道德范畴,是儒家最具永恒和普遍的价值导向。
一、儒家“五常”思想关于人际关系的核心观点
孔子提出“仁、义、礼”思想,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思想。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提出了儒家“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是一个全德之辞,几乎可以概括所有的德目。”〔2〕仁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层是仁爱,即人人都与人为善,以仁爱之心对待一切人。孟子认为仁是人的本性中所固有的一种内在感情。所谓“仁义礼智,非由外铄也,我固有之也。”〔3〕第二层是推己及人,应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推己及人就是以自身的利益和需要推断他人的所需、所求,以此为行动的标准。从而完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5〕。
义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和行为的价值准则。《四书集注》中“义者,事之宜也。”“义者,天理之所宜。”孟子推崇义,把它放到与仁同等重要的位置,并认为义是实现仁的重要条件。《礼记·中庸》中提到,“义者,宜也”,“义”是指主体和主体之间交往的思想与行为恰到善处。提到义就必须涉及到利,义与利是天平上左右的砝码。
礼是具体的行为规范,是立人的根本。礼,《说云》云:“礼,履也,所以事鬼神致福也。”礼包括礼仪、礼制和礼则。在待人处事方面努力使自己的行为向礼靠拢。做到以礼相待,维护人际之间和谐秩序。
智是儒家强调的人际关系的理性原则,即智慧和理性,主要指道德认识和道德理性。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是非善恶不会总是赤裸裸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这就需要深刻理解蕴涵,以智把握实质,择善从之。
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真实、诚信,这是信的核心内涵。《论语·阳货》指出:“信则人任焉。”信包含不欺人和不欺己两层内涵。主体间要以诚相待,信守诺言,做到言而有信。不欺己即忠于自己的本质,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己的行为忠于自己的本性,做到正心诚意,做到社会职责和道德义务自觉性与坚定性的统一。
二、“五常”思想视域下现代人际关系扭曲的表现
(一)仁爱的缺失
2011年10月,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2岁女童小悦悦摔倒后相继被两辆车撞倒并被碾压,十八个路人路过,都选择了对此视而不见,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伸出援助之手,但最终小悦悦还是不幸离世。在这种物欲横流、责任缺失的今天,“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错过了救助人的机会。殊不知,人的仁爱之心哪去了?
(二)理义的缺失
“没钱不捞人”事件刺激着公众的神经,2012年6月,济南一名青年男子游泳溺水,打捞费用高达一天三万,拿不出钱的老父亲,无奈只能自己跳水寻儿。专业打捞队的天价费用,让人承担不起,亲人的生命命悬一线。在人命关天的紧急关头,打捞队队员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竟然拒绝义务打捞。面对义和利的抉择时,仅仅追求经济利益置正义无私于底层,义利的天平偏向了利。
(三)礼仪的缺失
礼仪是规范社会活动的行为准则、标尺。但是,生活中种种失礼现象频频发生,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泰国不满中国失礼行为,发礼仪手册”事件无疑使国人丢进脸面。中国是礼仪之邦,但是今天中国游客到泰国旅游做出一些无视礼仪、破坏中国游客形象的不礼貌行为让人们难堪。国家旅游局针对这种旅游中出现的不合礼仪的行为,颁布《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礼仪缺失的现象不时发生在我们身边。
(四)理智的缺失
2004年2月,马加爵只因为一次打牌吵架,就杀害自己同学的案例。2010年10月,药家鑫将被害人撞倒并连刺数刀致受害人死亡的事件;二者的犯罪原因、细节似乎不甚相似,但是二者当时作案时失去理智、非理性因素占据了上风,从而做出过激的杀人行为如出一辙,最终葬送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二者都是在校大学生,二者在面对如何抉择之时,失去理智,不能正确指引自己的行动。
(五)诚信的缺失
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是最大的民生,然而中国今天的食品安全问题却令人堪忧。“食面埋伏”,“染色馒头”、“地沟油”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惊醒了众多食客。有的商家为了使食品获得更好的卖相,不顾食品卫生和消费者的健康,擅自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剂,赚取黑心钱。
三、“五常”思想在规范现代人际关系中的价值指导
(一)积极构建与人为善的人际关系
根据史料记载,“仁”字并非是孔子的首创,然而,作为系统伦理思想的仁学体系,却是由孔子创建的。“仁”的最主要含义之一就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先秦儒家学派以“仁者爱人”这种人道精神作为出发点,在社会的人际交往中提倡与人为善。孔子所认为的“推己及人”和“忠恕之道”,即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以及交往之中,要对对方关心、友好、和善,这样的交流方式才是真正有效的沟通。
关于和善交往,孟子同样地提出了“与人为善”的交往主张。《孟子·公孙丑上》里说道:“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意思是,舜能由凡入圣的原因是他能始终保持与人为善的态度接纳对方,这无疑说明了,与人为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前提和重要因素。人只有拥有一颗善良友好的心同他人进行沟通和交往,才能获得他人的理解和关怀。
(二)积极构建义利平衡的人际关系
“义”是中国传统行为文化中重要的伦理规范之一,历来是人们追求的高尚道德品质。孔子认为“君子义以为上”。孟子认为“舍生而取义”。二者均把“义”作为人生崇高追求和人际关系的处理主要准则。“纵观历史上成功的英雄豪杰,都是义的使者,他们不为权势所不动,不为艰难所惧,有胆义,重感情,为世人所流传。义历来是中华民族团结协作的基因、人际和谐的基石。”〔6〕
董仲舒说:“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7〕。不难看出,应首先以“义”作为准则衡量,然后择取利,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心体两养”,物质精神双丰收,此种方式取得的利才是正当的。
(三)积极构建以礼相待的人际关系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的涵义极为丰富。首先,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标尺、模式。儒家认为人的活动行为应该符合“礼”的要求,要体现仁、义、忠、信等的要求,于是根据“礼”的要求,形成种种礼仪。“礼”作为儒家伦理道德的一系列准则,在活动过程中担当着规范的角色。其次,礼同样是人际交往的具体方式方法。人与人的交往中,如何迎来送往,这都是“礼”数。
在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人际关系环境下,很有必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关系与和谐的社会秩序。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运用儒家所倡导的“礼之用,和为贵”这种思想,引导人们追求和谐、注重合作,同时还要提倡谦和,运用一种和谐的思维去认识事物,更重要的是要用和谐的态度对人、待事。
(四)积极构建以理性支撑的人际关系
书中所言,智即为道德认识,是理解其他四德的前提,是人类道德自觉的基础。有这样一句话,“是故夫智,仁资以知爱之真,礼资以知敬之节,义资以知制之宜,信资以知诚之宪,故行乎四德之中,而彻乎六位之终始”〔8〕,意思即,智是熟知、理解、吸收仁的实质、礼的内涵、义的宜度,信的诚否的工具、路径,最终仁、义、礼、信内化于自身,时时规范、引导人的行为。
在多种意识形态横流的今天,人们在道德行为的选择过程中,不仅仅要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因此需要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蕴涵于必然之理中的应然之则。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五)积极构建以诚相待的人际关系
孟子认为“信”是朋友间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孔子更重视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讲究信义,言行一致,信守诺言,做到言而有信,行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9〕。
信于义就是对自己真实本性的忠诚,是对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职责和道德义务的高度的自觉性和一往无前的坚定性。“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诚信犹如车子的輗軏,只有讲究信誉、信守承诺才能立身于社会之中。“人无信则不立”在交往中,甚至是亲人、朋友之间,都应当诚实守信,这样我们才可以进行对话并能有效地沟通,同时还能获得平等交往。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强调: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N〕.人民日报,2014-09-25(01).
〔2〕戴木才.“仁义礼智信”新解〔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11-19.
〔3〕张汝伦.义利之辨的若干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20-36.
〔4〕《论语·颜渊篇》〔O〕.
〔5〕《论语·雍也》〔O〕.
〔6〕曹思佳.重拾“三纲五常”伦理文化的现代价值〔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6):69-71.
〔7〕邹顺康.董仲舒“三纲五常”思想评析〔J〕.道德与文明,2014,(06):17-20.
〔8〕顾娅娣.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中的仁智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版,2001,(03):98-101.
〔9〕《论语·学而》〔O〕.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