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群群落区别概念

2016-10-13

试题与研究·高考理综生物 2016年1期
关键词:群落种群计数

内涵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概念

外延种内关系的研究范围,个体之间既有种内互助,也有种内斗争,两者对立统一,共同维持种群的相对稳定种间关系的研究范围,由不同种群构成,其关系有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寄生,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分别占有一定的生态位种群群落特征最重要的特征是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会影响种群密度,决定种群的发展趋势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优势种、群落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演替(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等联系群落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多个生物种群的集合体,这些不同生物种群彼此相互作用,保证群落内的每一个生物种群都比单独存在时更加稳定,群落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群落结构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名师点睛】种群必须具备“三同”,即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物种。

二、辨析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

例2下列关于概念图中序号所表达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

A.序号1代表种群密度

B.迁入率由序号4或序号5代表

C.序号2代表出生率或死亡率

D.序号6、7依次代表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解析】种群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直接受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的影响。另外,年龄组成能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的数量;性别比例则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的数量。因此,序号2代表出生率,序号3代表死亡率。故C项错误。

【答案】C

【核心突破】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1)图解:

(2)分析题图:

①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

②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③决定种群密度的间接因素——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④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组成。

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增长

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基本不变

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减小种群

密度

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例3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随机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的生物个体数量为X1、X2…Xn,则样方内生物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为(X1+X2+…+Xn)/n

B.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C.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

D.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是:第一次捕获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个体数

【解析】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是: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故D项错误。

【答案】D

【核心突破】探究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比较项目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对象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注意事项①随机取样

②样方大小适中

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

④宜选用双子叶植物①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同

②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的迁入和迁出,没有外界的强烈干扰【易错清单】使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的三点提醒:

①适用范围: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某些昆虫卵也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②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记数相邻两边及顶角。

③样方面积:与调查的植物有关,如乔木的样方面积为100 m2,灌木为16 m2。

四、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析

例4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中衰老个体将维持基本稳定

B.图中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C.若乙表示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观察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低,因为其中有死亡的酵母菌个体

D.K值具有种的特异性,所以田鼠的种群增长曲线在不同环境下总是相同的

【解析】若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中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等,衰老个体维持基本稳定,A项正确;图中的c点增长率最大,但是环境阻力不是最小,B项错误;通过镜检观察统计酵母菌数量的结果比实际值低,原因可能是取样时没有混合均匀,但不是由于酵母菌个体死亡导致的,C项错误;不同生存条件,环境容纳量不同,D项错误。

【答案】A

【核心突破】种群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

曲线比较“J”型曲线“S”型曲线产生条件理想状态:

①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

②气候适宜

③没有敌害和疾病现实状态:

①食物、空间有限

②各种生态因素综合作用环境容纳

量(K值)无K值有K值适用范围实验条件下或种群迁入新环境后的最初一段时间自然种群联系

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环境阻力的有无造成的

“J”型曲线环境阻力逐渐增大“S”型曲线【易错清单】(1)λ≠种群增长率:λ表示某时段结束时种群数量为初始数量的倍数,而非种群增长率。种群增长率=(末数-初数)/初数×100%=(N0λt+1-N0λt)/N0λt×100%=(λ-1)×100%。

(2)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能达到的最大值:种群数量能达到的最大值是种群数量在某一时间点出现的最大值,该值存在的时间很短,一般大于环境容纳量。

五、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例5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①~⑤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①将适量干酵母菌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③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④用滤纸吸除血细胞计数板边缘多余的培养液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④⑤D.①④⑤

【解析】①将适量干酵母菌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从而大量繁殖,①正确;②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②错误;③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应先放置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待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吸去多余的培养液,再进行计数,③错误;④用滤纸吸除血细胞计数板边缘多余的细胞培养液,④正确;⑤血细胞计数板加样后,需静置片刻再使用显微镜计数。这是因为计数室中的菌悬液有一定的高度(0.1 mm),需要让细胞沉降到计数室底部的网格线中,以避免细胞分布在不同的液层深度中,导致计数时被遗漏,⑤正确。

【答案】D

【核心突破】基本技术要求:

(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计数。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

(3)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4)在进行酵母菌计数时,由于酵母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因此必须在显微镜下计数,且我们并不能准确地计数其个数,只能估算。

六、辨析群落的种间关系

例6下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生物对同种食物不同大小个体的捕食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据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乙以甲为食、丙以乙为食

B.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甲与丙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

C.某地区仅有该种类食物存在时,乙种群最可能保持数量的基本稳定

D.图示捕食状况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故不再发生变化

【解析】根据坐标图中横、纵坐标轴的含义可知,图示不能说明甲、乙、丙之间是否存在捕食关系,A项错误;据图可知,甲与乙、乙与丙具有相同的食物来源,故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甲与丙虽没有相同的食物来源,但可能会在生存空间或其他生活资源方面存在竞争,B项错误;取食范围越广,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数量就越稳定,C项正确;图示捕食状况是三个种群在长期自然选择中适应环境的结果,但生物生存的环境会不断变化,生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和生活习性也会不断改变,故捕食特点也会不断变化,D项错误。

【答案】C

【核心突破】群落的种间关系:

类型曲线图例箭头图例种间关系互利

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相互依存,如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大豆与根瘤菌、白蚁与鞭毛虫等类型曲线图例箭头图例种间关系捕食捕食者种群的数量和被捕食者种群的数量呈周期性的波动,且捕食者数量的高峰变动滞后于被捕食者竞争C代表共同的生活条件,结局有三:一是两种群个体间形成平衡;二是A取代B;三是二者在空间、食性、活动时间上产生生态位的分离寄生寄生种群A得利,宿主种群B受害,寄生物一般比宿主小,如蛔虫与人【技巧归纳】几种曲线的辨析:

(1)三种易混的种间关系曲线辨析:

①互利共生曲线——同步性变化(同生共死)。

②捕食曲线——不同步变化的此消彼长(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

③竞争曲线——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甚至降为0;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则必为竞争关系,竞争的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和食物的重叠范围等。

(2)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

①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

②从变化趋势看,先达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七、群落结构和演替的综合考查

例7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下面有关该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①此过程属于初生演替,最终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②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最终不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③该杂草地物种丰富度要高于甘蔗田④该杂草地动物没有分层现象,所以该群落没有垂直结构⑤动植物在杂草地中都有分层现象,群落有垂直结构

A.①④⑤B.②③⑤

C.②③④D.①③⑤

【解析】群落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弃耕甘蔗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但是否能演替成森林群落,还要看其是否有充足的雨水条件等,②正确;杂草地中的生物种类远多于甘蔗田,其物种丰富度较高,③正确;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分层的现象,⑤正确。故B选项正确。

【答案】B

【核心突破】(1)群落的空间结构:

①垂直结构: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层。

②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盐碱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2)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较:

类型

项目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基质与环

境条件无有机质和生命胚种有大量有机质和生命胚种时间经历时间漫长经历时间较短速度缓慢较快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在裸岩、沙丘、冰川泥和湖底等上发生的演替在弃耕农田上、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上发生的演替八、生态系统结构的综合考查

例8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从能量流动的特点来看,E捕食生物B和D最为经济

B.生物G是一种杂食动物,它占有3个不同的营养级

C.生物H占有3个不同的营养级,它的数量较其他生物更为稳定

D.G和E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解析】图中A、B为生产者。从能量流动的特点来看,某捕食者所捕食的生物营养级别越低就越经济,因此E捕食A和B最为经济,A项错误;G占有第二、四、六3个营养级,因此属于杂食动物,B项正确;H的营养级别较高,数量较少,而且食物单一,其数量变动往往较大,C项错误;G和E之间只有竞争关系,无捕食关系,D项错误。

【答案】B

【核心突破】(1)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联系:

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②生产者: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及其贮存的化学能)的成分,因此,可以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③消费者:从理论上讲,其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基础成分。

④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因此,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⑤联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2)食物链分析的“三原则”:

①计数食物链的规则:生产者→最高营养级,不中断、不漏掉。

②判断食物链的成分:寄生、腐生生物及非生物物质中的能量不在食物链(网)中。

③分析食物链中生物的数量:数量波动变化应遵循就近原则,且以捕食关系进行判断。

九、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综合考查

例9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0 kJ

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解析】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即175+200+875=1250 kJ,A项正确;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是30÷200×100%=15%,B项正确;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C项错误;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D项正确。

【答案】C

【核心突破】(1)能量流动的去路分析:

①自身呼吸消耗;

②流入下一营养级;

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④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即“未利用”。若以年为单位研究,则这部分的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或输出被人类利用。

(2)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其原因:

①单向流动:

a.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

b.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

②逐级递减:

a.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

b.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包括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的部分。

【技巧归纳】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方法:

(1)在能量流动的相关问题中,若题干中未作具体说明,则一般认为能量传递的最低效率为10%,最高效率为20%。

(2)已知较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求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时,若求“最多”值,则说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按“最低”效率传递;若求“最(至)少”值,则说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按“最高”效率传递。

(3)已知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求较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时,若求“最多”值,则说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按“最高”效率传递;若求“最(至)少”值,则说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按“最低”效率传递。

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例10地球上的三个碳库为大气圈库、水圈库和生物库,碳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迅速交换。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

B.①②③表示CO2经甲、乙、丙的呼吸作用进入大气

C.④过程是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

D.碳元素以无机物的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流动

【解析】由图示箭头的指向可知,丙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甲为分解者,A项正确;④为光合作用,⑤为同化作用,①②③为呼吸作用,B、C两项正确;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流动,D项错误。

【答案】D

【核心突破】碳循环过程:

(1)碳的存在形式及循环形式:

①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是二氧化碳和碳酸盐。

②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有机物。

③碳循环的形式是二氧化碳。

(2)碳出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①碳进入生物群落: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

②碳排出生物群落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十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例11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蜜蜂找到蜜源后,通过跳圆圈舞向同伴传递信息,这属于物理信息

B.葡萄园内常利用荧光灯来诱杀害虫,灯光是一种物理信息

C.草原上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这属于化学信息

D.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属于化学信息

【解析】蜜蜂跳圆圈舞属于行为信息,A项错误;荧光灯产生的紫外线可以吸引害虫,灯光是一种物理信息,B项正确;特殊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C项正确;尿液属于化学物质,应属于化学信息,D项正确。

【答案】A

【技巧归纳】判断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种类的方法:

(1)从信息传播的途径判断。如涉及声音、颜色、温度等物理因素的,可判断为物理信息;涉及的信息载体为化学物质的,可判断为化学信息;涉及特殊行为的,可判断为行为信息。

(2)从文字表述的着重点判断。孔雀开屏如果是通过行为传递给对方,则属于行为信息;如果是通过羽毛的颜色等传递给对方,则属于物理信息。

十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调节和保护的综合考查

例12广州南沙区拥有200多公顷的湿地面积,是多种候鸟南下过冬的重要栖息地,被誉为广州的“南肾”。但是,近年来多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落户南沙,引起环保专家对南沙自然环境的关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的破坏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南沙湿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长时间保持不变

D.南沙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受严重破坏,物种会大量减少,抵抗力稳定性升高

【解析】湿地的破坏将影响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项错误;多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落户南沙会使其物种丰富度降低,C项错误;如果南沙湿地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其抵抗力稳定性会降低,D项错误。

【答案】B

【核心突破】(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辨析:

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与生物种类有关,还要考虑生物的个体数量。食物链数量越多越稳定;若食物链数量相同,则看生产者,生产者越多,稳定性越强。

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是恒定不变的,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

③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辨析:某一生态系统在彻底破坏之前,受到外界干扰,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恢复的过程,应视为抵抗力稳定性,如河流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若遭到彻底破坏,则其恢复过程应视为恢复力稳定性,如火灾后草原的恢复等。

(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三点提醒:

①从不同角度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②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种方法中保护的对象不同: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外,还应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而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就只能实行易地保护。

③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一定会引起本地物种数量的增加,如果入侵的物种对本地物种的生存是不利的,则会引起本地物种数量锐减。

【同步训练】

1.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2.下列活动中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线上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C.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3.近年来保定护城河发生严重水华现象,水体发绿发臭,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关于此次生态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造成此次生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外来物种入侵

B.此次事件将对该水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

C.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是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

D.在湖水中投放以藻类为食的动物将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4.关于“S”型曲线的叙述,有误的是()

A.t0~t1之间,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增长率不断增加

B.t1~t2之间,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C.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

D.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t1前及时控制其种群密度

5.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现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注: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

A.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c1表示次级消费者中被三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C.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包含在b或d中

D.c和e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6.下列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稳定性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起点

B.生物种类越复杂,种群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C.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就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

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捕食者都必然有利

7.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B.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C.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

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8.甲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乙图表示一个长期有效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碳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填生理过程)。图中①②④过程与③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是。

(2)图甲中分解者通过(填生理过程)将碳释放回大气中。

(3)乙图食物网中的肉食动物是,通常数量较少,从能量角度分析,其原因是。若人们想通过此生态系统更多地得到种群X,理论上讲,能达到此目的的最有效手段是减少S种群和(填“G”或“Q”)种群的数量。

(4)若一个农田生态系统,若干年后该弃耕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森林,我们把这样的演替类型称为。植被优势种群的演替,从根本上体现了植被对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参考答案】

1.B2.B3.A4.A5.C6.B7.A

8.(1)生产者的光合作用①②④过程中碳以CO2的形式流动,而③过程中碳则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呼吸作用)(3)X和H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G(4)次生演替阳光

猜你喜欢

群落种群计数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古人计数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中华蜂种群急剧萎缩的生态人类学探讨
这样“计数”不恼人
春季和夏季巢湖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动态分析
长期施用复合微生物肥对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岗更湖鲤鱼的种群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