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到底能不能跑步
2016-10-13王沛珣
王沛珣
马拉松现在太热了,大多数跑马拉松的在报名时,都有这样的要求: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参加比赛,也就是说,高血压患者是不建议参加马拉松比赛的。
马拉松组委会为什么会将高血压患者拒之门外呢?理由是这样的:跑步时心率会增加,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心脏每次收缩泵出的血量有所增加。相较于平时,血压自然会升高。虽然这样的血压升高是正常现象,也是暂时的,且运动停止后就会恢复,但对于血压本来就较高的高血压人群来说却可能蕴含一些危险。
比如说,高血压人群血管由于硬化相比于正常人弹性较差,大量的血液冲击血管壁而血管壁又没有能力撑弹出来,结果就是,爆血管……如果是脑袋里的血管爆了,就是我们俗称的中风……
再比如,高血压人群更容易发生冠心病,长时间剧烈运动导致冠心病急性发作,严重可引发心肌梗塞或者心肌梗死,也就是猝死……
适宜跑步能降压
看了上面的内容,是不是觉得高血压人群跑步非常危险?分分钟都可能……
高血压人群的确不适合参加极限强度长时间剧烈运动如马拉松比赛,但只要强度合理,科学运动,跑步也是防治高血压的一种重要方法。
合理跑步能够降低血压。跑步过程中血压确实会上升,但较慢速度下跑步,血压上升有限,不会上升到危险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在运动结束后,血压也随之恢复到比运动前更低的水平,也就是说跑步有明显的降压效果。研究证实,运动可降低安静时的血压,可使收缩压下降约10~15毫米汞柱,可使舒张压下降约4~9毫米汞柱。一次10分钟以上、中低强度运动的降压效果可以维持10~22小时。因此,跑步和其他运动一样,有明显的降血压效果,是高血压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这一点毋庸置疑。
这是因为跑步能够放松紧张情绪。长期精神紧张是导致高血压的风险因素之一。跑步能够改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缓解精神紧张等,从而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对于已有高血压也具有降低效果。
跑步能够减肥,减肥就能降压。众所周知,胖了更容易发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因此,要降压、降糖、降血脂,降体重优先。体重下去了,自然“三高”也就下去了。
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俗称死亡四重奏,四者如同好兄弟般密不可分,往往在一个人身上聚集发生,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累积,专业术语叫“代谢综合征”。而跑步可以对以上四种异常代谢均发挥作用,因此,运动就是良医,跑步就是大夫。可以试想,血糖高了要吃降糖药,血脂高了要吃降血脂药,血压高了还得吃降压药,不胜其烦,而运动可以对所有这些异常问题发挥作用,一石四鸟!
小强度跑
应该怎样科学跑步才能在取得健康收益的同时又规避健康风险呢?
谨遵医嘱,坚持服药。跑步确实有明确的降压效果,但是不能够本末倒置,医生的处方才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方案,跑步主要起辅助降压的作用,或者说,运动结合药物,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至于怎么减少,要听取医生的建议。
如果初次体检时发现自己是高血压,同时没有脏器损害,也不必过度焦虑,可以在医生和健身教练指导下进行半年左右生活方式调整,比如减肥、跑步、清淡饮食、戒烟限酒,看看血压能否回到正常水平。倘若无效,再开始规律地服药或者接受医学治疗。
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中小强度的跑步运动就可以取得降血压的效果,也更为安全。如何判断是否是中低强度跑步?有如下客观指标:
运动中的心率可以控制在储备心率的50%左右,计算方法为:(最大心率—安静心率)×50%+安静心率。也可以用更为简单的170—年龄来进行近似计算。
主观感觉:运动中心跳呼吸加快、身体微微出汗微微喘,自我感觉稍微有点累但可承受,跑步时可以与人交谈;在休息后约10分钟内,心率基本能够恢复到正常。
选择合理锻炼时间。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常处于比较高的水平,清晨也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因此,高血压人群更加适合选择下午或傍晚进行锻炼。
循序渐进。没有运动经历的高血压人群建议从快走开始,不要一上来就跑步,或者走跑结合,跑量的增加需要循序渐进。可以每周进行3~4次,一次20~30分钟的跑步,不建议高血压患者进行长时间、长距离的跑步,一般跑步1个月,就能取得明显的降压效果,但同时跑步也需坚持,因为一旦停止运动,血压又会回升。
先控制血压再跑步。安静时血压未能很好控制,或安静血压超过180/110mmHg的患者不建议跑步,伴有头晕、头痛等表现的时候也不建议跑步。高血压人群跑步前建议咨询医生,待血压有效控制后,再行跑步。
定期检查血压。如在规律跑步、服药期间血压不降反升,建议停跑或减量,并及时咨询医生。
养成良好习惯。积极跑步的同时,注意良好饮食与生活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