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分析

2016-10-13杨发庭

闽台关系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绿色企业

杨发庭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北京100732)



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分析

杨发庭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北京100732)

绿色技术创新从战略全局的角度,系统性地处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注重资源再生、环境保护和循环发展。但绿色技术创新面临着动力不足的问题,影响了绿色技术创新的效率和质量。完善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主体多元化架构,分析绿色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和外部动力,探讨其相互关系,并给予有效激励。内生动力和外部动力构成合力,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持续动力。

绿色技术创新;创新主体;内生动力;外部动力

绿色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拓展和提升,是生态文明视域下技术创新的崭新形态,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迫切需求。在从传统技术创新向绿色技术创新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着动力的转换问题。传统技术创新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动力,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大肆掠夺自然,这是杀鸡取卵、釜底抽薪的做法。绿色技术创新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为动力,将资源消耗、环境因素、生态指标融入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生态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生态利益,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良好。但绿色技术创新面临着动力不足的问题,影响了绿色技术创新的效率和质量。

分析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问题,首先要明确其主体。与传统技术创新的主体仅是企业不同,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以企业为核心的多元主体。“绿色技术创新拥有以企业为核心,政府、科研院所、公众等参与并制约企业创新行为的多元行为主体系统。主体之间相互作用保证了绿色技术创新的顺利运行。”[1]在绿色技术创新中,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主体多元化架构,有利于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企业、政府、科研院所、公众等的合力。

一、绿色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在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经济性是最大难题。从政策层面看,仍存在“政策寻租”空间,激励机制不健全;从企业自身发展看,面临资金和人才缺乏、技术基础薄弱、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从绿色技术创新观念看,社会公众的意识薄弱;从社会参与看,面临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不稳定等问题;从法律制度看,部分法律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绿色技术创新的需求。

(一)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经济性问题

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经济性是指绿色技术创新是一种容易“搭便车”的行为,存在着较大的外部利益,导致市场机制失灵。美国加州大学哈丁教授在《共有地的悲剧》中阐释,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与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冲突,导致共有资源的枯竭。“权利主体缺失是造成资源生态价值公有悲剧的根源所在。公有悲剧意味着当存在一种无法界定其权利边界的价值要素时,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经济主体就会产生‘搭便车’的冲动,从而导致市场经济的权利规则和价值机制无法发挥作用,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2]由于每个人都能够非竞争、非排他地使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等公共物品,私人经济主体没有积极性为公共产品买单,都希望别人生产公共产品,自己不需要任何投入便可以免费使用,出现了传统技术创新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与绿色技术创新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利益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完善

我国的市场发育状况滞后于实际需要,激励机制不完善。产权交易市场不统一、信息不对称,存在着场外交易。绿色技术研发周期长、风险大、不确定性因素多,在政策支持力度上不够,很多企业不愿意在创新方面进行投入。“政策寻租”的空间仍然较大,与依靠创新相比,依靠政策或其他要素获得超常规发展的机遇更容易、获利更多。当前社会对自主创新产品存在的“习惯性”疑虑,国家鼓励消费者选择自主创新产品的相应配套政策缺失,导致创新者利益往往得不到市场回报。

(三)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一些企业忽视了绿色技术创新潜在的长期收益及巨大的发展空间,把绿色技术创新当作负担,从源头削减与预防为主的绿色技术创新意识比较薄弱。大多数企业不愿意在研发和应用绿色技术上增加投入,忽视了绿色技术创新潜在的长期收益及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是资金缺乏。资金缺乏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制约因素。二是技术基础薄弱。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缺乏创新人才和技术力量,没有形成有效的绿色技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不利于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三是信息不对称。由于技术市场不健全,绿色技术创新所需要的信息成本高,企业不能及时搜集和掌握绿色技术信息,影响了绿色技术创新的质量和效率。四是专利意识淡薄。”[3]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资金缺乏,技术能力比较薄弱,导致投入犹豫,缺乏激情,创造性减弱。

(四)绿色技术创新的观念落后

追逐名利、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思想,助长了人类的贪婪,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忽视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环境的承受程度,导致诸多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频繁爆发,如雾霾、水土流失、荒漠化和垃圾围城等。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淡薄,刻意追求在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基础上的新、奇、特,忽视绿色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绿色技术的研发和绿色产品的推广和使用,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没有绿色文化的构建和深化,不仅是文化建设的滞后,而且直接影响到制度的完善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五)绿色技术创新的社会参与不充分

由于处于不断调整和改革之中,我国的社会参与制度仍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盲点区域,缺乏对社会参与的制度性规定,缺乏社会参与的保障措施。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受制度环境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参与社会治理的空间有限。社会参与制度面临着制度发展滞后、社会组织管理松散、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不稳定等问题。绿色技术创新融资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资金募集单一,没有形成完善的融资市场,多元化的风险投资主体发展不够充分。科技中介机构规模小、功能单一、各自为政、发展不平衡、服务能力薄弱,难以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系统高效优质的教育培训、管理咨询、技术评估、风险预测、法律援助等服务。

(六)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虽然我国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但是我国的绿色技术创新法律制度仍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在环境与资源立法中体现了绿色技术创新,而在经济法中没能很好反映环境效益,较少考虑环境影响和效果。再比如,为激励科技发明和应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知识产权法》第22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知识产权法》中并没有提到生态性,忽视了生态效益,削弱了创新主体对绿色技术的追求和投入。虽然我国先后公布了《商标法》《专利法》《合同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但是部分法律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绿色技术创新的要求。在我国现有的涉及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中,“虽然有些规定与社会参与相关,但是由于缺乏对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的法律定位,现有法律法规中的社会参与难免流于形式和缺乏实践意义。”[4]跨学科、复合型的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严重匮乏,现有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亟待提高。部分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结合自身实际,研发出了先进技术和产品,但被随意模仿。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行政权力干涉执法、权利与资本凝结聚合共同牟利、有法不依、执法违法、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等系列现象。

二、增强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增强绿色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和外部动力,需要探讨其内部结构,把握要素,理清关系,摸清脉络(见图1)。

图1 绿色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和外部动力

(一)增强绿色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

1.绿色理念和价值导向。戴尔·卡耐基说:“如果你只想种植几天,就种花;如果你只想种植几年,就种树;如果你想流传几千年,就种植观念。”德国学者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指出:“如今,休闲、娱乐与文化交织在一起,文化活动与娱乐活动已不能完全离开,同时,商品消费与文化消费也融合在一起。对文化含量高、精美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曾经限于富裕阶层文化——审美的消费行为,如今已经普遍化,成为广泛的消费需求。”[5]充分发挥绿色理念的引导作用和绿色消费的推动作用,有助于推动绿色发展。绿色技术创新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绿色技术创新中的“绿色”,强调的是一种价值观、文明观。传统技术创新坚持急功近利思想,使人类随意利用技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绿色技术创新重视生态环境指标,推动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协调。消费者是进行绿色消费的重要主体,广大消费者是否认可绿色消费是决定绿色消费能否在我国切实贯彻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引导工作,强化绿色消费的内在动力,加强对绿色消费概念和绿色产品的宣传,增强普通百姓辨别绿色产品的真伪能力。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模式,建立健康、合理、科学的消费习惯;对不良消费习惯和行为,给予适度的引导和曝光,用舆论、公益活动等多种方式引导消费者参与绿色消费活动。

2.利益驱动和技术研发。企业是绿色技术创新的核心主体。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获取经济利益,是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基本出发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问题频发,人们的绿色意识不断增强,更加渴求绿色生存,积极购买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在这种形式下,企业积极研发绿色技术,不断加强绿色管理,迅速占领绿色市场,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增长空间。为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发挥大型企业的创新骨干作用。大型企业既是本行业内的创新骨干和龙头,又是中小企业的领头羊。大型企业有条件申请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有实力购买国外先进技术,并进行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够带领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高效的创新集群。第二,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对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全民创新创业、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增加社会就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坚持吸引聚集、分类培育、整合资源和社会融资的原则,运用“政府扶持+市场驱动+金融支撑”的发展模式,集聚各方资源和社会要素,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和培育。第三,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推进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积极开展ISO14000及环境标志和产品质量认证,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销售活动更加符合生态安全标准。ISO14000体现了产品生命周期的观念,通过对产品的全过程控制,将产生废料和能源消耗降至最低,规范企业生产和管理。以知识产权为基础,加强企业的内在动力。企业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上,更体现在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上。采取办班辅导,聘请专家等方式,力争多申报专利。

3.企业的内部制度。企业内部规范系统的制度,是企业前行的助推器,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的内部制度主要指企业内部存在的有利于创新的正式制度规章及非正式制度安排,包括企业的治理结构,激励机制,企业文化等。”[6]企业的研发制度、管理制度、组织制度、培训制度等有利于企业运行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提高工作效率。企业治理中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激励机制主要存在于事前和事中,约束机制大多存在于事中和事后,从而把奖励和惩罚结合起来,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企业积极建立学习型组织,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企业员工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发展信念和创新精神。“建立学习型组织,有利于企业内部沟通,使员工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目标,从而使研发人员对自己的任务带有使命感,更投入地工作。由于学习型组织鼓励组织成员有多样化的观点和意见,研发人员也容易从中得到启示和构想,实际上不仅研发人员投入到企业的研发工作中,而且全体员工都具有了研究创新的意识。”[7]建立学习型组织,可以形成不断超越自我的文化氛围,使企业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应对和处置危机的能力,积极面对市场需求进行绿色技术研发,提高企业绿色竞争力。

4.企业家的心智模式。彼得·圣吉博士在其所著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详尽地阐述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他提出的五项修炼为: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改变心智模式、自我超越和系统思考。企业家的创新内在地要求有良好的心智模式,现代社会的特征更要求企业家有良好的心智模式作支撑。心智模式是指因个人经历、工作经验、知识素养、价值观念等因素作用而形成的较为固定的某种假设、理念、成见和思维方式、认识方式、行为习惯等。心智模式中影响创新的关键因素为:意志特征、价值尺度和创新思维。(1)企业家的意志特征。企业家具有积极而坚强的意志,百折不饶,勇往直前,迸发出创新的激情和动力;独断、盲从和消极的意志品质,会削弱企业家进行创新的主动性和效率。企业家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会大大促进事业的成功。坚强的意志品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自觉性。企业家的盲目性和独断性是缺乏自觉性的表现。盲目性是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盲目地听信别人的意见,缺乏原则性。独断性则是不听劝告,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第二,果断性。果断性是以自觉性为前提,能够快速分析情况,判断真伪,敢作敢为。与果断性相反的是优柔寡断。优柔寡断的表现是顾虑重重,举棋不定,坐失良机。第三,坚韧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是坚韧性的表现。坚韧性的对立面是执拗和顽固。若企业家坚持执拗和顽固,则不能正确分析现状,执迷不悟,铤而走险,常常碰壁。(2)企业家的价值尺度。第一,企业家应顺应绿色潮流,大力培育员工的绿色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员工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由绿色价值观激发而内生的企业发展动力是通过经济主体价值取向的变化而生成的,具有更多的自觉、理性、无私成分,所以是最具稳定性和持久性的动力。”[8]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企业家及时将这些问题提出来,通过一定的途径及时反映,有利于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形成合力,促进问题的快速解决。第二,企业家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1953年,霍得华.R.鲍恩出版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一书,正式唤起了人们对企业家社会责任的认识。SA8000标准是全球第一个“企业社会责任认证标准”,该标准提倡企业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把关爱贫弱、奉献社会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支持相关公益活动、提升科普公关层次,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3)企业家的创新思维。在绿色技术创新实践中,企业家突破各种思维定势的束缚,实现思维方式的创新,在激烈竞争中以创新取胜。思维方式创新的途径可以有很多种,如从封闭思维到开放思维、从直线思维到多向思维、从还原论分析思维到生态整体性思维等。第一,从封闭思维到开放思维。封闭思维采取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僵化保守,难以接受新鲜事物,通常只需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就能够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创新性很小。开放思维使企业家解放思想,冲破一些不必要的禁锢,丢掉一切包袱和幻想,破除一切迷信和权威,自由地驰骋于“广阔的天地”。在广泛吸收、学习和借鉴优秀思想的基础上,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新观点,研发新产品。第二,从直线思维到多向思维。直线思维表现为思维指向、逻辑规则、评价标准的单一性。这种思维方式往往缺乏主动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实际工作中拘泥于两极对立,习惯于绝对化。多向思维是指思维过程中,多个思考线索,多个思维结果,纵横交错地展开活动,进行联想转换,信息重组,多层次、多方位、多视角地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到随机应变,随时应变,触类旁通。第三,从还原论分析思维到生态整体性思维。“还原论分析思维在工业化中的应用,创造了精细的、专业化的和严格的分工,创造了机械化、自动化和大生产及其流水线。”[9]生态性整体思维是用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行动。它具有系统性、综合性、非线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二)增强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

1.需求拉动力。需求是人类动力的源泉。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类需求具有层次性,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对绿色产品的强烈需求,是绿色技术创新的拉力。(1)市场竞争性需求。社会大众对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的要求成为绿色的市场需求和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既是绿色技术创新的“风向标”,也是企业生产产品的“试金石”。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优美环境的要求持续强烈,这就孕育了巨大的绿色消费需求。在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的情况下,人们更乐意购买资源节约型产品和循环型产品。面对非绿色产品市场不断缩小的现实,企业会紧紧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绿色研发和生产,准确把握消费者绿色需求的变动趋势,开发适销对路的绿色产品,以绿色需求的最大满足鼓励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从而获取更多的市场机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形成积极的正面效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鳌头。(2)社会公益性需求。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口剧增、全球变暖、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社会对公益技术有着强烈的期盼。“公益技术是指在资源环境、人口健康、防灾减灾、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国家与社会公共安全等社会公益领域应用的一类技术。”[10]公益性技术主要包括环境无害化技术、防灾减灾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生物医药技术等。加强社会公益技术研究,能够缓解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政策推动力。政府出台政策激励和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是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大致分为两个发展阶段:一是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理论。其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他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努力为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利益,而是自身利益。二是新古典经济学等经济学派对‘经济人’的修正。他们认为,‘经济人’是指在特定的制度环境约束下,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并以此作为选择行为方式准则的主体。完全寄希望于微观经济主体主动承担绿色技术创新的责任是不现实的。”[11]政府通过出台绿色财税政策、绿色采购政策、绿色人才政策等,推动绿色技术创新。(1)绿色财税政策。绿色技术创新需要财税的支持,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等经济杠杆,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的财税支持体系,激发企业的创新激情和动力,引导和鼓励企业提高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投入。可以从财政中拔出专项资金进行奖励,奖励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高新技术企业及其科技带头人,奖励对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或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及其带头人,奖励被授权的发明专利成果持有企业及其发明人。减免或抵扣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和进口关税等,有效地提高了税收政策的针对性。实施既具普适性又具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支持企业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降低绿色技术创新的投资风险,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比如,财政部先后颁布了《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政策的通知》《关于国家大学科技园税收政策的通知》等文件,鼓励支持绿色技术创新。(2)绿色采购政策。我国在《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优先采购环境标志产品,并以清单的形式列出了14大类近千种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绿色采购是指在政府采购中,着意选择那些符合国家绿色认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政府采购的绿色标准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技术标准,而且要按照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理论,使产品从设计、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再利用到废弃的全过程均符合环保要求。”[12]政府进行绿色采购,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并经过清洁生产审计,符合环境标志认证的低碳产品,有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助于鼓励企业研发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政府采购,对符合政府采购技术标准和目录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实施政府首购政策和定购制度,不断提高绿色产品在采购中的比例,对高新技术产品需求进行最大限度的刺激和创造,有效保护社会科技投入的需求和热情。为适应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及对外开放的需要,财政部印发了《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明确了政府采购品范围,规范了政府采购行为,加强了政府采购科学管理。(3)绿色人才政策。绿色人才队伍是驱动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智力引擎。绿色人才的培养、绿色人才队伍的建设应坚持“百花齐放”的方式,反对“割草机”的方式。“用‘割草机’式的人才培养方式,只能造出个草坪,看起来整齐,但每一棵小草都相对脆弱;用‘百花齐放’的人才培养策略,才能造就森林,既有繁茂的灌丛,也有参天大树,花草争艳。”[13]加快推进绿色技术创新,需要建设一支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科技型的绿色人才队伍,这离不开绿色人才政策的激励和保障。第一,优化发展环境,以“环境”吸引人。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的评价和用人标准,做到人尽其才、唯才是用。确立公平竞争的机制,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不设置障碍,不推脱扯皮,形成能进能退、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方式,充分挖掘人才的潜能、发挥人才的智慧,使人才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尽情施展才华。第二,落实优惠政策,以“政策”留住人。定向培养、团队引进、项目合作、岗位聘用、人才租赁等,都是可资利用的人才资源开发策略。解决人才流失问题,靠“卡”的办法是行不通的,应进一步完善生活配套设施,提高教育、医疗条件,出台一些实在、管用、有效的政策,增强对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吸引力,成为高端人才的“栖息地”。[14]一是设立人才专项资金。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人才的交流、引进、配置,以及对突出贡献的个体和团队的奖励。建立人才培育支持资金,支持专业院校、教育培训机构和企业加强文化人才的教育培训力度,补贴企业为主的人才培训活动。二是以保障留人,以事业留人。做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保障工作。以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但关键还是要用事业留人,即要给各类人才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和施展才华的舞台,这才是留住人才的根本。

3.法律保障力。法律是调整人的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社会规范,能够为绿色技术创新保驾护航。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融入循环经济法、科技促进法、知识产权法中,通过发挥法律的指引、教育、激励和强制作用,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能够保护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成果,激励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规范与保障智力成果投资者的合法利益,调整公共利益,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对绿色技术及其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将给创新主体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吃下定心丸。比如,《专利法》的颁布和实施,保护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公平正义,提高了人们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激情和动力。但是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各环节都需要相应的法律保护。可以考虑尽快制定符合绿色技术发展和创新规律的《绿色技术创新法》,对绿色技术创新全过程和各方面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还可以制定针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风险投资法、技术转让法、市场公平竞争法等。

4.社会协同力。(1)绿色技术创新的社会组织支持。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主体,为社会成员提供政府和市场不能及时或全面提供的公共服务,能够有效弥补政府管理的不足和市场存在的缺陷。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三大类,能够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不竭动力。其中科技中介组织是促进科技知识产生和转移的催化剂,是联系知识创造的源头和客户公司的粘合剂,是绿色技术产品有效供给和绿色消费的有效渠道,是沟通企业与市场的纽带,是科技成果市场化的桥梁。“科技中介组织是以提供科学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为重点,以创业孵化与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的服务型机构。”[15]应积极建立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咨询服务、教育培训、项目评估、成果转让、法律援助等中介组织,建设一支有技术专长、懂经济、会经营的经纪人队伍,实行经纪人资格审核制度,制定规范的中介行为准则,提高服务中介的服务水准。发挥科技中介组织的教育培训作用、沟通协调作用、纽带桥梁作用、引导融入作用,以促进绿色技术更好扩散、绿色技术创新更快拓展、绿色技术创新制度更加完善。(2)绿色技术创新的大众传媒支持。威尔伯·施拉姆认为,“媒体很少劝人怎么想,却能成功劝说人想什么。”[16]大众传媒是民生的发声器和信息沟通的桥梁,具有即时性、交互性、实时性强的特点。它能正确传达政府政策,客观反映民众心声,是政府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宣传和教育的助手。大众传媒辐射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强,通过电视、广播、刊物、报纸、网络等积极宣传,引导人们树立绿色价值观,追求健康、文明、可持续的绿色生活。大众传媒具有信息传递、舆论监督、道德守望、文化生成与建构等作用形式。第一,信息传递。大众传媒是民生的发声器和信息沟通的桥梁,具有即时性、交互性、实时性强的特点。它能正确传达政府政策,客观反映民众心声,为政府制定和实施关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决策提供信息参考。第二,舆论监督。对不履行绿色责任、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进行跟踪报道,形成正确强大的舆论压力,促使企业使用绿色技术,引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第三,道德守望。坚守大众传媒在绿色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道德要求,保证媒体的公益性、公信力以及权威性,时刻坚守道德高地。第四,文化生成与建构。大众传媒将其文化生成与构建的方式运用到对绿色技术创新及其文化的传播上,将会影响全社会的创新理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产生巨大的正能量。

三、结 语

绿色技术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与和谐社会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是防止污染,而是人的价值观念、道德支撑、行为模式、制度保障、生产运行、消费状态都发生根本变化。在绿色技术创新实践中,应完善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主体多元化架构,充分发挥绿色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和外部动力,积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官产学研合作机制,大力培养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加快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升级的步伐,有效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积极促使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实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1] 李平.论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系统[J].科学学研究,2005(3):416.

[2] 任凤珍,张红保,焦跃辉.环境教育与环境权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15.

[3] 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199.

[4] 李佐军.中国绿色转型发展报告[R].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166.

[5] 彼德·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M].毛怡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9:21.

[6] 李志,张华,张庆林.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家创造性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9.

[7] 鲁若愚,银路.企业技术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0.

[8] 李冰强,侯玉花.循环经济视野下的企业环境责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67.

[9] 黄承梁,余谋昌.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28.

[10] 姜大利,唐五湘,周飞跃.公益性技术筛选标准研究现状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07(12):61.

[11] 刘铮,艾慧.生态文明意识培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198.

[12] 路晓非.政府绿色采购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31.

[13] 解振华,冯之浚.生态文明与生态自觉[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24.

[14] 武义青,张云.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理念、前景与路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45.

[15] 程琦.国外科技中介组织现行管理模式及启示[J].科技创业月刊,2009(7):71.

[16] 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276.

[责任编辑:郑继汤]

Analysis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Power

YANG Fa-ting

(Chinese Evaluation Center fo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732,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strategy,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atically deals closely with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an, nature and society and pays attention to resource recycl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ircular development. But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facing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motivation, which affects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is paper improves the multi-level framework of enterprise-focused innovation entities,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orces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discusses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and provides effective incentiv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orces form composition powers, which provide continuous powers for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novation entity; internal force; external force

2015-11-20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4AZX007)

杨发庭(1982-),男,山东微山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

D601

A

1674-3199(2016)01-0072-09

猜你喜欢

绿色企业
节俭绿色
企业
绿色低碳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绿色环保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