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课程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以爱课程网“视频公开课”为例*

2016-10-13张国发崔玉波崔峰陈立勇张希玲大庆师范学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高教学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评价课堂教学

张国发 崔玉波 崔峰 陈立勇 张希玲(大庆师范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基于网络课程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以爱课程网“视频公开课”为例*

张国发崔玉波崔峰陈立勇张希玲
(大庆师范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以爱课程网(www.icourses.edu.cn)“视频公开课”为例,通过六轮的教学实践探讨,将网络课程资源的教学与学习过程分为课前设计、自主学习、课堂精讲、课程讨论、开放形成性评价五个环节,构建了适合网络课程资源课程特点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网络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网络课程的发展及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特别是云端和手机端配合起来构成的完整信息化环境,使全球范围内出现开放教育资源的热潮。上世纪9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将大量课程资料放在互联网上,目的在于“期望全世界的学习者能够公开、自由地分享知识与交流思想,并从中获益”。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启动开放课件(MIT Open Course Ware)计划,在互联网上呈现一套完整的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课程资源,使所有网络用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免费获取共享的教学资源,开创了世界网络公开课程的先河。目前,全球已有200多所知名大学参加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在国际开放课件联盟(OCWC)的框架下,开放、共享了超过20种语言环境下的14000余门课程。我国于2003年至2010年间,建成国家级精品课3700余门,省级精品课近10000门;“十二五”期间,又启动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截止目前,2900余门精品资源共享课、900余门视频公开课陆续在“爱课程”网免费向社会开放,近日教育部又公布了268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为大学生提供了足不出校即可享受国内最好师资、最优课程的教育渠道。

但由于缺乏完整、系统的课程学习体系,导致对网络课程资源的利用程度还比较低。如何合理设计教学模式,将优质网络课程资源有机地纳入课堂教学,使学生领略名师名家风采,从而提高本校教学质量,是摆在各高校及任课教师面前的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2013年秋季学期以来,笔者以爱课程网(www.icourses. edu.cn)“视频公开课”中《自然生态法则与人类生态文明》《物联网与现代生活》等课程为例,通过六轮的教学实践,探讨翻转课堂理念在该类课程中的应用,构建适合网络课程资源课程特点的教学模式,并指出实施中注意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二、翻转课堂的内涵及特点

翻转课堂概念最早是 Baker在 2000年参加教学国际会议时明确提出的。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在上课前学习者完成对教学视频或者其他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在课堂上师生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的实质就是利用教育技术和活动学习从根本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从传统的在课堂听讲转变为在课下观看视频学习,并在课堂上,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是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课堂讲解-学生课后复习巩固”的教学过程,实现了“学生课前学习-师生课堂研讨”,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学生接受知识的地位,实现了“学生主体,教师针对性辅导”,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互动性,使学生实现个性发展。三是改变了传统堂课“时间、地点固定,空间封闭”的教学环境,实现了“随时、随处学,空间开放”,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课程及学习者特点

爱课程网(www.icourses.edu.cn)“视频公开课”中课程均为素质教育课程,无偿为学习者提供网络视频资源,大多课程视频在10集(课时)以内。其课程大部由国内大学顶尖的教育、教学名师主讲,内容紧扣大学生专业素质拓展的实际需要。

素质教育课程针对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教学对象具有明显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同质性一是表现为学习对象均为在校大学生,其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相近,学习目的在于素质能力养成;二是青年学生的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强。异质性表现为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对知识的理解及需求存在很大差异。如果在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将会使他们能灵活安排学习时间,通过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的课程资源、自主探究学习任务、与教师及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进而更好掌握知识及应用知识。

图1 网络课程教学模式

四、翻转课堂视域下网络课程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目标要中,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知识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设计。因此,我们探索构建了翻转课堂理念下网络课程教学模式(见图1),将课堂教学与学习过程大体分为课前设计、自主学习、课堂精讲、课程讨论、开放形成性评价五个环节。

(一)教师选定课程,课前设计(Designing)

高校教学管理部门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确定爱课程网课程资源的选课原则和范围。教师在确定的范围中选择与自己教学内容相符(近)的视频资源,进行备课;同时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目标,设计课堂精讲内容和学生讨论内容。

(二)学生自主选课,自主学习(Learning)

教师在选定课程,并进行课前设计,开课条件成熟后,由教学管理人员将课程信息录入教务系统,组织学生通过教务系统自主选课。选课后,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留言板、QQ群或邮箱等创建课程讨论平台;学生根据个人时间、网络等条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课程的学习,完成教学笔记,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入讨论平台,进行同学间、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三)优化课程内容,课堂精讲(Teaching)

教师根据课前设计和学生自主学习阶段的讨论,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实际,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深度挖掘,并做成ppt,进行课堂精讲,实现课程利用的“校本化”。

(四)深化课程学习,小组讨论(Discussing)

在教师针对性的指导下,学生根据理解与兴趣选择相应的探究题目。指导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如独立探索、分组讨论、协作学习等,通过举行展览会、报告会、辩论会、小型比赛等方式,组织课堂讨论和学习成果交流,深化知识学习。

(五)学习效果反馈,开放形成性评价(Evaluating)

改变传统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由老师、同伴以及学习者共同完成。探讨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小组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结合。评价的内容涉及问题的选择、独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学习计划安排、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等方面。对结果的评价强调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过程的评价强调学生在实验记录、活动记录表、调查表、访谈表、学习体会、反思日记等的内容中的表现。

五、结束语

经过三年、六轮教学实践,通过构建、完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优质网络课程资源纳入学校课堂教学,是学校拓宽学生学习时空的新思路。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特点,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师角色,创新方式方法,有利于学生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提高学生选课自主性和学习的自觉性,真正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切实提高了学校素质教育课程质量。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16]54号)[EB/OL].[2016-07-01].http://www.moe.edu.cn/srcsite/A08/s5664/ s7209/s6872/201607/t20160715_271959.html.

[2]王七萍,等.翻转课堂视域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1):90-93.

[3]吴军其,等.“任务驱动”法在高校翻转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以“网络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9):58-64.

[4]付亦重,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社科类课程中的应用——以“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课程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5,33 (3):66-69.

[5]邢伟.基于网络资源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关系》课程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5,36(5):37-40.

[6]黎加厚.微课程教学法与翻转课堂的中国本土化行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4):7-9.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suited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course resources has been build based on video public classes from Icourses(www.icourses.edu.cn)website.The research has kept for six cycles of teaching practice,which divided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study for online course materials in five parts containin pre-class teaching plan,independent study,intensive teaching,course discussion and opening formative assessment.

online courses;flipped class;teaching mode

G642

A

2096-000X(2016)17-0139-02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编号:JG2013010036)

张国发(1977-),男,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评价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