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长效化机制探究*

2016-10-13邓志革蔡丽平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株洲412001

高教学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共青团素质育人

邓志革 蔡丽平(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1)

高职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长效化机制探究*

邓志革蔡丽平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1)

自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近年来相继颁布社会实践育人工作相关文件以来,全国各类高职院校均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呈现出内容体系不完善、执行体系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实在、保障体系不健全的不足等问题。针对这四个方面,作者提出建立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序列化机制,对新形势下提升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成效进行探索、实践。

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近年来,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该项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建立提升高职院校社会实践育人成效的长效机制,成为多方关注的问题。

一、社会实践的概念界定

社会实践在百度百科中指“假期实习或在校外实习”,但国内学者认为其解释较为狭义,文章认可的共青团组织联合其它部门开展的社会实践育人工作为胡树祥、吴满意、张兵亭、冯素玲、徐梅、王辉和王小云等学者的广义诠释:专业实践、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志愿服务、技能竞赛和勤工助学。各高校的实践中,比较突出的有北京师范大学的“社会实践+课题调研”模式、湖南科技大学的“334模式”、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社团知行统一”模式等。

在国外,马奇柯等国外学者从教育学的角度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研究,将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分为见习实习模式、社会服务模式、“双元式”社会实践模式、劳动教育模式和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等。在各高校的实践中比较突出的有美国布朗大学的“必修学分”模式、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真实教育”模式等。

二、我国共青团开展社会实践育人活动的历史

自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在2005年、2012年相继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来,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均在做好德育实践育人工作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黄正福的《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很好诠释了高职院校开展实践育人载体、机制等问题,该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逐步形成各部门联动、校内外结合、制度化运行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常态化、制度化、精品化,学生在实践中经受了教育,增长了才干,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实施渠道之一,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大力探索了学生社团在知行统一的实践育人模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湖南科技大学在高校德育改革实践中确立和贯彻德育整体观,对建立德育运作新模式进行有益探索。学校逐步健全了三个机制,夯实德育实践育人基础;优化四条路径,突出德育实践育人重点;搭建四大平台,提供德育实践育人支撑。

目前,国外很多高校都把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之重,尤其是在实践育人方面作出了许多新的探索。他们虽无共青团,但是青年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十分多样化,关注到了学生成长的各个细节,成为高校的重要育人方式。如美国的学校常让学生走向社会,通过参与募集资金、竞选宣传、环境治理、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慈善等工作,增加对社会和国庆的了解,是学生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更加具体化,在服务社会和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等。新加坡高校推行“真实教育”,通过“华族文化月”活动,把爱国主义民族文化和传统教育成功地结合起来,或者带学生去参观社会发展的成绩展览,或者带领学生参观监狱、禁毒展览、反艾滋病展览等,在参观中领悟做人和做事的道理。日本学校中的特别活动课通过学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和生活、学习、升学与就业知道,发展自我生活、自我理解、自我实践、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丰富的人性。

由此看来,国内外高校都十分重视实践育人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德育实践育人工作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总的来说,这些探索和实践都是比较零散的、片面的、间断性的,缺乏统一的原则,没有形成德育实践育人工作长效机制。

图1 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序列化机制示意图

三、当前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工作的不足

(一)内容体系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主题凌乱无序,想起什么活动就做什么活动,想突出什么内容就突出什么内容,太过随意、缺乏规范。长此以往,难以实现工作目标性。

(二)执行体系不明确

一般情况下,共青团组织的社会实践一般以单打独斗的活动为主,而且没有考虑高职特色,每个年级、每个学期活动一锅烩。长此以往,难以保证工作长效性。

(三)评价体系不实在

很多高职院校活动较多,个别负责人存在“做一个活动,少一个任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心态,因此很多社会实践流于形式、效能不高,加之缺乏考核评价,难以增强工作实效性。

(四)保障体系不健全

每所高职院校基本都为共青团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设立了保障,但因学院财力和领导理念不同,保障力度也参差不齐,难以确保工作的可持续性。

四、提升途径

(一)内容体系

一是夯实基础,夯实思想素质、文明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四大基本素质。根据高职生源特点,在“三下乡”、“文明交通劝导”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纪教育和养成教育;制定并实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注重培养学生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学生成才信念;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交往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二是突出重点,突出职业素质。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的学生主要供职于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要求毕业即能上岗。因此,职业素质是素质的主体和核心。在我们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主要包括职业认知、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品格等五大方面的内容。

(二)执行体系

一是主题教育按五个学期,每期按四个月计算,每月开展两次主题教育活动,以主题班会或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形式体现,突出后者。一次夯实基础素质,以思想素质、文明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为主;一次突出职业素质这个重点,以职业认知、职业意识、职业规范、职业道德为主。第六个学期另外制定顶岗实习德育工作方案。(学生中途顶岗实习也按此方案管理)。二是素质拓展活动,着重强化人文素养的培育和职业素质的提升;根据主题教育内容体系每月对应开展一次相关的素质拓展活动,进一步加强体验。

(三)评价体系

一是加强体验,光凭说教远远达不到目的,更无法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自主行为。建议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素质拓展活动相结合,拟在以实践和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行动中提升,最后把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和内在品质。二是做实评价,以共青团中央综合素质证书记录日常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不同级别、不同时间、不同效果予以不同分数的奖励,每学年最后两周计算出总分。然后将“学分”、“奖学金”、“优秀志愿者”等荣誉明码标价,用社会实践活动总分可以进行兑换。激发学生参与各种素质拓展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实现学院育人的培养目标。

(四)保障体系

一是经费保障:按上级文件精神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经费到位,并且给予专项经费支持。二是队伍保障:抓好各级团学组织负责人、专职辅导员、班主任等共青团线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三是场地保障: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人文素养、创业孵化等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四是科研保障:每位专职共青团工作者平均发表一篇有大学生主题教育或素质提升工作方面的论文;把社会实践按照精品课程模式建设(建立电子教案、课件、资源库等),编写社会实践读本校本教材。

Since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the Central Committee and other departments have promulgated documents related to social practice and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all kind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done a lot of useful exploration,also achieved some results.B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ng-term development,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ntents of the system is not perfect,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is not clear,the evaluation system is not real,the security system is not perfect.In view of these four aspects,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 practice of serialization mechanism of education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to enhance the social practice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the new situation to explore and practice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ommunist Youth League;practical education;long-term mechanism

G640

A

2096-000X(2016)17-0060-02

本文系2015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一般课题“新形势下提升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成效长效机制探究”(项目批准号:ZJD2013004)的研究成果。

邓志革(1964-),男,汉族,博士,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教授、院长,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蔡丽平(1984-),女,汉族,硕士,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讲师、团委书记,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

[1]黄正福.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08).

[2]杨羽.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探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 (08).

猜你喜欢

共青团素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