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大屋民居宅形文化浅析
——以天堂寨南河新屋湾明代古民居为例
2016-10-13金乃玲车力驰
金乃玲,车力驰
(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合肥230022)
皖西大屋民居宅形文化浅析
——以天堂寨南河新屋湾明代古民居为例
金乃玲,车力驰
(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合肥230022)
本文以天堂寨南河新屋湾明代古民居为例,通过多次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的方法,对其原始性和风土性的住宅形态和其呈现的文化环境特征进行剖析,以点带面,探究皖西传统民居——皖西大屋形成背景及宅形文化。同时皖西大屋民居由多栋房屋、天井及庭院围合而组成的建筑形式及质朴的建筑装饰独具特色,值得深入研究。
皖西大屋;宅形文化;空间组织;装饰技艺
0 引 言
“皖西”概指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区域,含六安市及霍山、舒城、寿县、霍邱县、金寨县等5县。地理上位于大别山北麓与淮河上游之间,鄂、豫、皖三省交界处。这里分布着许多以聚族而居形成的大体量集合式民居建筑,这种民居布局独特、色彩质朴、装饰手法含蓄内敛,俗称“皖西大屋”。“皖西大屋”无论从规划选址、空间组织、建筑形态以及装饰技艺,都有别于其他地域民居建筑风格而呈现出自我鲜明的建筑风格(图1,图2)。
图1 天堂寨南河新屋湾明代古民居入口1
图2 天堂寨南河新屋湾明代古民居入口2
1 皖西大屋民居形成的背景
1.1自然环境
1.1.1地景丰富、地貌多样
皖西作为我国自然地理的南北过渡带。地景特性复杂,西南高东北低,地域内丘陵、山区、平原、洼地等地形多种多样。域内风景秀丽,山峦俊俏。古诗赞曰:“屏障东南水陆通,六安不与别州同。山环英霍千重秀,地控江淮四面雄”。
1.1.2冬冷夏热、雨水充沛
皖西地处于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交界地带。年平均降雨量1145.7毫米,年日照时间2017小时。[1]夏季酷热,冬季湿冷,空气湿度较大,日照充足、雨量丰富。境内河流、沟渠、水塘、湖泊、堰等相连,水系十分发达。
1.2人文背景
1.2.1移民文化、多元交融
由于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区,三地文化在此与本土文化交融,经历朝代更迭,形成了蕴含楚文化、吴文化、中原文化、徽文化等多元文化汇聚的新质文化。根据调研及实地查阅族谱可知:皖西大屋的拥有者多为移民族群,他们多于元末明初来自由江西、湖北及山东兖州等地,与“江西填湖广”运动时间相近。[2]这也促成了移民文化与本地文化的相互交融。在移民文化及多元文化的多重影响下,“皖西大屋”逐渐形成了有地域特征的民居建筑。如南河新屋湾大屋族人公共堂屋兼做祠堂的做法,就是在文化背景要求下顺应地方特性而进行空间意义合理化的产物,其建筑空间形态的背后也可解读出深刻的多元文化因素[3]。
1.2.2聚族而居、民风浓郁
现有遗存的皖西大屋,依调查原来皆为同姓住民,经过几次的分房,发展至今,大屋内已杂姓混居了,但每一村子也多为同姓。在独特的自然条件与文化孕育下,加之群山峻岭的封闭环境,形成了浓郁的民俗民风和风水意识,并随着时间演变、积淀下来,浸入到营建理念中。
1.2.3红色传承 、人才辈出
皖西的地理环境与位置,使之成为全国的军事要地。近代“红色文化”在皖西地区的兴起,让皖西地区成为“红色文化”之乡,更涌现出洪学智等一批革命将领。”境内拥有刘邓大军指挥部、新四军六安行署等众多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
2 皖西大屋民居的宅形文化
分布于皖西的“皖西大屋”,皆为聚族而居的集合式民居,虽形式规模略有不同,但建筑形制、空间格局、风格等基本相同。现有遗存以清或清末民初为主,虽经历年修葺,但建筑主体格局、风格基本延续,至今仍为多户村民居住,是当地居民喜居的一种民居形式。以天堂寨南河新屋湾明代大屋为列,分析地域文化与宅形的关系,可以点带面,探究皖西传统民居——“皖西大屋”形成背景及宅形文化。
天堂寨南河新屋湾“大屋民居”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家族皆为黄姓,大屋占地面积约为2100平方米,主体一层,核心区约可住12户 包屋中约可住16户(族中低位较低者居住),以中轴对称,中轴公共厅堂即为宗族祠堂。建筑立面古朴、色彩以灰白为主,采用少量木雕装饰,主面以实体砖墙为主,正中设一凹进式大门,秉承了山区传统民居封闭的个性。
2.1结合自然与风水概念的选址与布局
皖西的“大屋民居”秉承着传统的风水观念,建屋的选址、布局均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生态理念,同时赋予风水、民俗等文化内涵,用智慧创造良好的宜居环境。
2.1.1背靠青山 、面临月池
南河新屋湾大屋选址位于天堂寨镇西南面约4KM处(图3),5A级景区天堂寨风景区脚下(图4)。“大屋”坐西南面东北,四周绿树环绕,建筑东侧有一口半月形人工砌筑池塘,面积约为580平方米。因大屋内空间狭小,只能满足家居活动,屋前场地就成为了族人,晾晒衣物、聊天下棋、儿童嬉戏等活动的公共场地。门口池塘修建台阶满足族人的洗衣淘米等生活用水需要。
2.1.2山势水态 、风水吉地
南河新屋湾大屋以天堂寨白马峰余脉为建筑基址的“背山”,建筑左右两侧低岭环绕,形成环抱之势,聚气、不耗散、不冲破、不泄露。屋前凿建月牙形水池,聚集山涧溪水,满足生活需求,也造就了背山面水的生态居住环境,也符合背靠来龙,屋前明堂的吉地要旨。
皖西传统民居的选址与布局基本如此,“大屋”、屋前池塘、屋后山体、屋侧山体等形成了大屋民居外部空间格局的完整配置。这种结构模式经过时间积淀、转化从而形成了现有传统民居的外部环境定式。
图3 位置关系图1(此图上北下南)
图4 位置关系图2(此图上北下南)
2.2突出族居性与礼制文化的建筑空间组织
2.2.1尊卑有序 、祠居合一
中国的封建社会,以农耕经济为主体,以宗法仁礼为社会守则的礼制社会。传统民居中无论贵贱大小均设“堂”,堂是每一家庭生活的主要空间,往往被赋予特定的伦理学意义,首先从建筑空间形态上即表现出对于各个空间重要性的区别,对其空间的层次、序列、等级皆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大屋”的平面围绕中轴,内核最核心部分为族中等级最好者家庭居住(称为主人房);主人房侧设天井,绕天井为厢房,为一般族人居住;厢房侧设巷弄连接包房,为族中低位较低者居住。在大屋民居最后一进中轴线处设堂屋,中间摆放有族中先祖排位,堂屋即是族人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族里处理“公务”的场所。在民居内部设有和堂屋功能相结合的祠堂,与居住建筑在一起,即“祠居合一”。在皖西,稍有实力的家族以这种尊卑有序、祠居合一 集中式的空间组合建造“大屋”,满足了家族为躲避外界侵扰、聚族而居、自给自足的生活需要。大屋的空间资源完全按族人的等级地位分配,地位高的居于大屋核心,不但房间大间数多,就连天井也明显大于位低户。“大屋”即形成家族的社会性的空间。
皖西大屋呈现了自然清晰的空间层次,主轴线上布局着以主人房,两侧分布着佣人房及功能用房,主轴线两侧也有辅轴线以串联次要空间,通过房屋空间大小的变化以区别其空间层次上的重要性。这样的大空间与小空间的结合并非是生硬的,而是由主轴线中的庭院与辅轴线上的天井进行联系,这种联系就是空间层次中的过渡空间。中国传统古建筑的魅力即在于此,这里的庭院尺度不大,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放大的天井,而包屋与主体建筑相连的过道有着狭长的天井。这种非内非外的空间形态,强调了整个建筑空间层次的丰富性。
2.2.2单元生长 、井巷连接
建筑的空间格局是对人为建造的实体加为限定,并以人的活动体验为基础而形成的[4]。皖西地区聚族而居的生活要求加之宗族的文化因素引导了民居建筑空间格局的发展方向。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空间格局往往是将若干分空间视作一单元空间,通过单元空间之间相互拼合,进而组成一个总体空间来实现。总体空间与所包含的分空间,以及产生的内部空间与附属的外部空间,相互连接、关联和布局,从而形成最终的空间格局(图5)。
南河新屋湾“大屋”空间格局正是通过这种以单元为细胞、按地域文化理念、以空间的加法而形成了。建筑的平面设计采用由间而房,由房而院的格局加法。整个建筑空间格局组织脉络为:内核区以2单间环天井作为基本单元,外围区则单间即为基本单元,以巷弄为交通连接,依据等级高低围绕核心——中轴线上的家祠与主人房而组成,每栋房屋都可以是家族中独立的住户,其布局不断的重复组成一进两幢、三幢、四幢,以一种单元的形式,形成一个天井套天井,天井与庭院共生共存的空间环境。同时建筑空间格局呈中轴对称,建筑布局具有明确的纵横线,建筑的空间加法也正是在这样的中轴对称的前提下组合建筑的空间格局(图6)。
图5 房屋互相围合的建筑组群
图6 天井街巷空间分析
2.2.3中轴对称 、逐级升高
由于皖西山区平地稀缺,为节约良田,建筑通常依山就势而建,建筑的纵向格局也顺应着这样的纵横线,依次由东向西层层递进,院落地面及建筑高度随着轴线逐进抬高。而同时建筑由主轴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建筑以每个分空间为单元在这样的竖向设计中布局,最终由外围的包屋作为建筑空间格局的终止,从外部看犹如一个大宅,而内部空间却错落有致,空间格局丰富多变。
由平面拼合,竖向抬升的立体式的空间格局,是皖西大屋民居的显著特点。这样的布局特点也很好的满足了其在功能使用上的要求,家族性的聚居形式在这样的建筑空间格局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由于这样的功能要求在空间格局上皖西大屋民居明显有别于安徽域内的皖南、皖北等民居建筑的空间格局。虽然皖西大屋民居建筑形式与闽西南、粤东北和赣南所形成的客家土楼、围陇屋、江西围屋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但由于地域性的差异再配合建筑的具体细部,结构以及外部环境特征,皖西大屋民居还是在其空间格局上的展现出了独特的个性。
2.2.4开阖有序、纵横交错
“门-庭-堂-室”构成了我国传统民居的空间序列。孔子论治学引喻“升堂入室”(《论语·先进篇第十一》,表明了这种递进的空间序列其背后的深刻文化含义。皖西大屋民居建筑在空间序列上又有着自身的开放性与封闭性的变化,纵向空间序列与横向空间序列的变化。
南河新屋湾大屋的空间序列秉承了中国传统民居的空间布法。首先是纵向的空间序列,古民居在空间序列的分割上加强了由庭至堂的空间序列分割,由大门进入民居,开放的庭院空间与入口有机的结合形成了空间序列的起始,庭院与堂屋之间有着一个作为过渡空间的前堂,前堂与庭院用实墙分割,将空间序列的变化与空间层次的变化有机结合再了一起。最终以堂屋为终止,在不到40米的纵向长度上完成整个纵向轴线的空间序列变化。而大屋民居由中间向两侧的,横向轴线空间序列的变化,是融合了合院建筑的空间序列特点。主人用房两侧围绕着辅助用房使得空间序列的变化不单单是一个单一的秩序,而成为一个秩序网络(图7~图10)。
南河新屋湾大屋民居的空间等级的变化引导了建筑的空间格局和空间序列,不但在平面上更是从剖面上完全的表达了这样的空间等级变化。家庭的主要成员生活在拥有庭院和堂屋的主轴线两侧,体现其重要性。而两侧只能由在家庭中属于次要地位的人员居住,或为子女或为用人,甚至有的用房只用于堆放杂物,因而也成为人们进行服务性劳动和辅助性生产的功能房间。同时在剖面上通过高差的变化,强化了这样的空间等级制度:一是堂高庭低,人们在庭院中,可以仰望先祖朝堂;二是附属用房明显低于中间的房屋,在通过一些空间的限定,将这样的空间完全划分开来,让两部分功能在有必要时能够独立开来。三是空间明暗,敞亮的居室与狭小封闭的房间形成了明显的区分。
皖西大屋民居在礼制文化影响下,将空间层次、空间序列与空间等级有机创造。本是为了适应其生活环境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设计手法,但久而久之却成为习俗,世代沿用,后人择机选址建房都参照了这样的设计手法,使得皖西大屋民居建筑形成了其独特的宅形文化。
图7 内部天井1
图8 内部天井2
图9 内部天井3
图10 内部天井4
2.3体现防御性与地方技艺的建筑形式
因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因素,“皖西大屋”建筑充分采用地方材料、运用地方传统技艺,追求质朴无华与自然相融的营建理念,传递出传统居民的审美取向,在外立面形式和装饰中,形成了独特的皖西地域风格。
2.3.1封闭内敛、去繁存简
皖西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山势陡峭,植被繁茂,交通闭塞,迁居至此的宗族,既要防御自然灾害及野兽的侵扰,又要防御外族及原住民的掠夺,大屋民居又是聚族而居。故对其建筑形式上防御性的要求则体现在了建筑的外立面与空间形态中。外墙采用当地石材,厚而结实,且中段高筑双坡顶,两侧凸进采用高耸马头墙式,主入口层高为二层其二层为夹层有楼梯可达,高约8米,入口上方设有瞭望孔和射击孔。大屋一层作居住的功能房间使用;二层平日为贮藏功能,应对入侵时则转为具有防御性的阁楼。整体建筑规模宏大、外部封闭,窗墙比很小,而内部围绕天井巷弄则开放通透(图11、图12)。
族人的生活情趣也体现在“大屋”的装饰上,凹进式主门口门头采用简单的几何图案雕刻;主立面墙的窗框倒角或窗棂变形;住屋木梁架中部用浅浮雕装饰;有的大屋在屋檐下方采用几何砖雕作为装饰线脚。这样装饰采用本体材料色彩,简单朴素,与整体建筑风格极为相融。
2.3.2青砖小瓦、色彩古朴
皖西大屋外立面采用青砖勾缝砌筑,屋面采用黑色小瓦。马头墙及屋檐下以白色线条勾括,门窗木质构件基本为原色,建筑形成黑、白、灰色调,以灰色为主色调。形式上朴素大方。立面形式由于整体建筑空间组织的关系,错落有致,两侧的山墙采用了马头墙的形式,丰富了建筑外立面形态。最精美之处应为入口前沿的檐口与中轴线的内嵌式大门。前檐部分用双层砖砌筑,层次丰富。入口大门用石门框修边,并于两侧配有石鼓,凸显其重要性。两侧进入包屋外廊的入口则用拱门形态呈现与主入口形成区别,突出地位上的差异。
图11 外墙射击孔
图12 封火山墙与屋顶交接处
特殊的移民背景及宗族文化因素造就了皖西大屋民居建筑形式的形成。其建筑形式以安全为核心的布局方式,以含蓄内敛为建筑风格,以质朴自然为装饰风格,具有独特的社会意义,是建筑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典型例证。
3 结语
综上所述,以南河新屋湾大屋为具体实例分析可知,皖西大屋独特的空间、形态与其地域文化是戚戚相关的。其顺应地域性文化、自然条件衍变形成的民居建筑形态及可识别性特征,展现了传统民居宅形与文化的关系,其独特的营造策略与艺术价值,对于传统民居建筑的传承以及现代建筑的营建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1]曾令勒.六安地区近五十年气候变化分析[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气象,2013.
[2]顾叙,郑鸿章,朱庆有,等.金寨县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3]尹亮.河南乡土建筑类型及区划研究[D].河南:郑州大学,2011.
[4][意]赛维著.建筑空间论[M].张似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5]余英.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类型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阿摩斯·拉普卜特.宅形与文化[M].常青,徐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7]单德启.安徽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8]楼庆西,陈志华,罗德胤,等.浙江民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9]刘托,程硕,黄续,等.徽派民居—传统营造技艺[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10]翟芸,汪炳璋.岳西大屋式民居的建筑特色及其文化内涵[J].安徽工业大学报,2011,28(5):58-59
Analysis of Form And Culture ofWanxi Mansion House -Traditional Houses in Ming Dynasty in Nanhexinwuwan Village ofTiantangzhai as Examples
JIN Nailing, CHE Lichi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Hefei,230022,China)
This paper takes traditional houses in Ming Dynasty in Nanhexinwuwan village of Tiantangzhai as examples. Method of feld investig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have been adopted to analyze their originality, regional residential forms and cultural context features in order to expand the efforts to include other related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residential morphology culture about a specifc type of traditional residence---Wanxi Mansion in the west of Anhui.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position of architecture of Wanxi Mansion House, that is it mainly consists ofmany houses, patio and courtyard ,and its unique rustic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are worth in-depth study.
Wanxi Mansion; form and culture of housingy; spatial organization; decoration techniques
TN911.8
A
2095-8382(2016)04-085-06
10.11921/j.issn.2095-8382.20160418
2016-02-18
安徽省科技公关项目(编号150104132)
金乃玲(1963—),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地域建筑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