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客思维与数字媒体支持的微课创作探究*

2016-10-13李欢欢

现代教育技术 2016年9期
关键词:创客微课数字

李欢欢



创客思维与数字媒体支持的微课创作探究*

李欢欢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处,江苏南京 210002)

微课作为教育工作者喜爱的教学工具,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充分展示着它独有的魅力,但在其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课程设计不合理、选题不恰当、表现方式不到位、制作不精良等问题。基于此,文章从创客思维入手,通过分析微课的创作过程,解析了数字媒体在微课创作中的作用;同时,总结了创客思维与微课创作的关系,进而分析了创客思维在微课创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后,文章探讨了微课创作、创客思维和数字媒体的关系,以期为微课创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微课创作;创客思维;创客;数字媒体;创客教育

在教育领域,随着创客运动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方式和教育应用的不断实践,创客空间、创客思维成为了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创客教育活动和创新教育实践的基础与支撑。当然,创客空间的建设需要立足于现实需求,同时兼顾学校既有的设施设备配置情况。与此同时,微课自始至终都不曾离开过教师们的视线,反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而呈现出更加数字化、多元化的特征。着眼于未来教育,若想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实现创新,势必要探讨一个问题:如何将创客思维恰当地引入微课的创作之中,并将其与现有的数字媒体深度融合,以开辟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教学“战场”?

一创客思维

1 两个概念的提出

(1)创客教育

创客教育旨在提供适宜的用于创造的环境、资源与机会,尤其是借助技术工具与资源,让学生能够将学习过程融于创造过程,实现基于创造的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实现全面发展[1]。而在具体的借鉴和演变过程中,教育界的专家们对于创客教育的理解也都持有各自不同的意见。基于各家相关“创客教育”概念的论述,本研究认为创客教育是一种借用各种技术甚至非技术手段,通过团队或个人的创新意识去发现问题、解构问题,并最终以培养广大学生的创客思维和创客精神为目的的教育形态;它以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创客思维为前提,以各种专业技术为支撑,更强调学生之间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创新意识;它在不知不觉中决定着学生未来能否快速适应信息社会,并获得真正的自我实现。

纵观中国创客教育的发展历史,无论是先前仅有的中小学创客教育探索与实践,还是现在层出不穷的高校创客空间的建立,都体现了以创新思维培养创客、培养学生的目的。自2014年起,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职业院校陆续加入了创客教育、创客运动的行列。2015年9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在发布的《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还曾明确提出,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的建设,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这对教育界来说,不仅是政策上的一种激励,更是对创客教育在未来教育发展所起积极作用的一种充分肯定。

(2)创客思维

目前,对“创客思维”这一概念尚未有确切和完整的阐述。但在很多人看来,创客思维可被统一概括为“批判性”思维或“思辨性”思维。教育界的创客运动所面临的最大机遇和挑战,就是如何通过创客思维让教育在新形势下实现顺利转型。而塑造创客思维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引导学生养成一种批判性思维习惯或者说思辨性思维习惯。因此,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看待自己、看待社会的习惯,更确切地说是通过批判和创新,使学生的思维方式达到辩证的境界,最终实现创业创新。

2 创客思维的形成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德维克在《思维模式》一书中描述了固化的思维模式与发展的思维模式之间的差异[2]。而德维克在书中论述的“发展的思维模式”,其实与现在我们所探讨的创客思维模式极其相似。创客思维强调能做什么、去做什么,也就是说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去做些什么——这正好可用作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的好点子。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学生可以将自己所认为的“不可能”通过努力创造变成“可能”。而在一个项目、一个需要理解的知识点抑或一个需要设计的作品中,如果学生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其中进行创造,那么学生的能力也会随之受到锻炼。当然,学校教育培养学生创客思维的本质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身体和能力上的塑造,而要注重学生在创造过程中心理和情感上的成长——这与我国提倡的教育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这是因为,任何创造都需要一个完整的人,而不仅仅只是人的某些方面的满足。

具体来说,在创客教育中形成创客思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创造发展的情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去相信他们能够学习任何东西、能够掌握先前所不熟悉的知识;

②建立一套全新的、倡导动手做的教学实践体系,同时建立一支优秀的开发者队伍,进而实现创客空间的构建;

③在利用数字媒体覆盖的工具和教学材料的基础上,去定义、创造、发展、分享学习项目所包含的框架和内容,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从课堂延伸至课外;

④重视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的运用,设计并管理可以进行及时、有效分享的数字交互平台,形成一个聚合教师、学生、社区以及企业的交互群,实现多客群、多维度的有效融合;

⑤中小学和职业院校可以针对青少年的成长特点,通过开展书本之外的课程项目实践,让他们学习如何在课堂、课后以及其它社交项目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教学中,学生可以被分组,然后以个人或小组的名义参与到创客社区的活动中并及时做记录——这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学业发展有利,同时还能兼顾学生个人的身心成长,可谓一举两得;

⑥创设能将知识、理论与具体的教学实践关联在一起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为具有创意的高级教学设计引入一些新媒体工具,从而为学生的动手创造引入新思路,以便学生边学习、边发现、边创造;

⑦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和创造力,以求他们在当前的学习生涯和今后的社会实践中成为具有变革观念和创新思维的代言人。

总而言之,创客思维的形成是通过一系列的革新观念、创新环境以及无数个项目实践而得以实现的。因此,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让他们通过亲自参与和动手实践去建立自信心,提升对科学知识、工程技术、艺术设计以及综合学科的兴趣,从而培养无限的创造力。创客思维最终将引领教育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也许到那时,学生就都成为了无所不能的“创客”。我们期待创客运动的胜利成果,更期待创客教育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的精英人才。

二数字媒体在微课创作中的作用

数字媒体泛指各种传播媒介的数字化形态,它是数字化时代信息与传播的产物。而在教育领域范围内,数字媒体多被理解为以科学和技术为支撑,以网络传播理论为依据,以艺术和创意为灵魂,将科学、知识与技术紧密结合,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诸如影视、音像、网络、多媒体设备、艺术设计甚至手机、平板等移动通讯设备,都可以涵盖在数字媒体的范围之内。但在数字时代,扮演重要角色的仍然是技术。所以,与其说是数字媒体催生了社会变革,不如说是数字媒体技术主导了一切。

在进行微课创作的过程中,数字媒体是创客们(包括教师和学生)进行创客空间建构的物质基础。试想,如果没有多媒体设备、没有网络,那么就无法将死板的课堂视频化、数字化,也无法实现线上、线下的共享与反馈。要深入了解数字媒体在微课创作中的作用,就需从微课创作的几个环节去分析、去总结。具体来说,可以将微课的创作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1 教学设计与脚本创意

通常,一个微课只涉及一个知识点,且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让教学内容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呢?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多半以教师讲授为主,不免死板乏味。要改变这种状况,创意是成败的关键,对此教师可以有多种选择,如借助网络和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以“摄影构图”这一知识点为例,普通的讲授方式多以图片展示结合文字讲述的方式展开;而借助手机或摄像机等数字媒体,教师可以通过现场拍摄的方式演示构图的差别,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拍摄,亲身体会不同构图所带来的视觉和心理差异。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前从网上下载相关内容的小视频,并通过学习网络平台共享给学生,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提前了解课堂内容。而只要有了创意,就可以借助任何可以利用的数字媒体实现个性化微课的脚本设计。

2 微课录制

传统的微课录制多在录播教室进行,而且基本上由一个全景镜头录制完成,缺少景别和主题的变换,使得最终的成片缺乏美感,不能引起观看者足够的兴趣。而想要吸引学生更多的观看兴趣,以帮助他们快速掌握学习内容,就可以利用更多的拍摄工具和录制方法,如通过最常用的手机或平板拍摄、在内容呈现的需求上借助于录屏等。总之,在微课的开发创作过程中有多种录制手段,最常用的主要有录屏、现场拍摄、二维或三维动画、HTML页面等,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的重难点和课程特色,采取合适的录制手段去进行微课创作。

3 资源共享

微课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是学校教学资源建设的重点内容。为适应移动学习、在线学习等学习模式的需求,建设一个微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将是学校进行教学改革、协作教学以及构建创客空间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微课教学资源的共享可分为校内、校外两种——校内共享着重于借助局域网,将微课成果共享给师生,以供观摩和学习;校外共享则有赖于互联网或免费的APP等进行传播,它不受时空限制,学生通过手机即可随时观看。基于此,可以借助云计算技术,搭建一个可用于集中管理、统一处理与分配、及时上传或下载的云平台,将优质的微课资源整合在一个公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从而实现校内外微课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学校师生的自主学习、互动学习。

4 课程反馈

培养和维系具有共同兴趣爱好或知识诉求的学习社群,是保持学生学习情趣并实现创客空间构建的前提。学习社群是指具有共同的知识理念、爱好和实践关系的一群人的集合——当然,教师也包含在内。微课资源的学习结果反馈有赖于建设一个开放、协作、自由的学习网络平台,这个平台可以融合在资源共享平台之中,也可以根据社群需求单独建设,以便师生在不受时空局限的创客空间内开展交流、分享见解与实践成果。需要指出的是,线上、线下的互联与沟通均离不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多媒体基础设施以及数字媒体技术等的支持。

生活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难逃数字媒体和信息技术的介入,从信息的获取到处理再到交流,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存需要。对于学校而言,实现教学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的最佳途径,正是这些数字媒体的采用;对于教师而言,创作微课、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教学新突破,也需要数字媒体的辅助。可见,数字媒体在微课创作乃至于整个学校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创客思维在微课创作中所扮演的角色

教师要想教学中用创客思维去打破传统的的思维方式,就需在不断的微课创作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去认识、接受、发现新问题,并带着问题意识运用创客思维去解决这些新问题。如前文所述,创客思维既然可以被理解为“发展的思维模式”,那么显而易见,发展是创客思维的关键,也就是说,创客思维强调在设计中发展、在实践中发展。本研究在教学实践和制作微课的过程中,从微课创作的角度出发,总结出创客思维与微课创作之间的4种微妙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创客思维与微课创作的关系

具体来说,微课创作包括四个部分:根据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即脚本设计);借助各类教学媒体与工具进行教学实施(即创作);通过可转化的数字媒体将教学成果具象化,变成可以通过网络共享的教学资源;最后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践,进行成果反馈。事实上,很多学校的微课程往往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反馈。而如果没有学生的成果反馈,仅把微课当作是一场教学比赛抑或是一项教学任务,那么微课创作就会流于形式。微课之所以受学生的欢迎,除了教学内容的短小精悍,更重要的就是其呈现方式的多样化、视频化,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但是,学生对微课的理解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观看、记忆等认识层面,而应在深入理解、分析微课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创建自己的学习空间并进行学习实践。图1之所以用虚线箭头将微课创作的四个部分相连接,目的是展示微课创作“设计—创作—共享—反馈”的循环过程。而在具体的微课创作中,教学设计不能仅依赖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应根据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成果反馈进行改善,以求在后续的微课创作中做到精益求精。围绕微课创作的这四个部分内容,创客思维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表现为:

1 创新意识引导教学设计

在进行微课创作时,能否通过创新意识来引导教学设计,不仅决定着该课程的质量,还会影响后续几个环节的效果。因此,在微课创作中,教师首先要学会与学生、同专业的其他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并互相学习,要摒弃照本宣科的方式和高高在上的观念,在自己的课程设计中融入创新意识。脚本设计既要兼顾教学内容的短小精悍,又要充分运用各种技术和数字媒体去展示,以求在简短的课程中把每一个知识点条理清晰地述说完整,同时兼顾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2三创导向主导教学实施

在教学实施环节,教师需要遵循三个基本策略——创意、创建、创设,即以三创导向来主导教学的实施。具体来说,在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上要有创意,要在创建一个利于微课创作的数字化环境上下工夫,同时创设一个可供教师、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与互动交流的创客空间。

3“互联网+”促进资源共享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教育”的包容性更强。它集云计算技术、移动学习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于一体,强调线上与线下的聚合,从而为开发新课程、完善教学设计、管理并共享教学资源提供了保障。“互联网+教育”倡导教师实现教学实践知识体系、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创新,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有助于线上线下创客空间的构建。

4学习实践依托创客空间的构建

目前,学生的学习实践多是专业性较强的创新实践,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在技术工具的支持下进行学习成果的转化,而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还需要来自教师的专业指导和帮助。但是,目前很多学校的师资队伍难以满足学生广泛开展学习实践的需要,因此构建跨学科且综合性强的创客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样的创客空间寻求较为灵活且范围较广的“校—企创客”机制,不仅要吸引校内相关专业的教师参与进来,还要吸纳一些背景广泛、专业对口的企业专家组成导师团队。依托这样一个创客空间的构建,学生的学习实践将变得更加丰富、立体,不仅实践形式将更加多样化,而且项目内容也将有更多的突破。

四微课创作、创客思维与数字媒体的关系

如果说微课是信息环境的教学资源、慕课是在线教学平台、翻转课堂是教学方法论,那么创客则是最终的培养目标[3]。目前,创客教育只能说是一种教育方式,还不能被定义成一种教育模式,因为它本身就融合了创新教育、项目教学法以及参与式教育等理念中的一些元素。创客思维为微课创作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样,微课创作的实践与发展也会进一步助推创客运动的发展。创新思维正与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着激烈的碰撞,这将对教育领域的变革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创新思维下的微课因其“短小精悍”的特征而广受人们欢迎,将成为这场思维运动中可供选择的较好工具。

从微课创作的四个部分来看,创客思维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种隐性的存在,它从思维和理论方面对微课的创作起着导向作用;而数字媒体更像是决定微课优劣与否的显性因素,并从技术和实践层面使微课创作得以渲染与升华——这样的关系,可被提升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层面。实际上,在微课创作中,创客思维与数字媒体不仅仅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关系,它们对微课创作的支持类似于一种“1+1≧2”的关系。比如,在微课创作的共享和反馈环节,利用“互联网+”的网络环境,数字媒体可以为其搭建一个便捷的共享与交流平台,并在硬件上提供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在软件上提供资源检索、共享与线上交流的条件。

微课创作将主要在创客教育的课程层面发挥作用,并能够作为教师进入创客教育领域的“试金石”。微课创作的不断进步,将促使教师不断摸索教育新思路、探寻创客教育的本质;同时,也促使教师紧跟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以适应数字媒体的不断更新。最终,以微课创作为桥梁,实现创客思维、微课创作和数字媒体三者的互相融合。

基于上述分析,微课创作、创客思维以及数字媒体三者的关系可概括为:创客思维为微课创作提供思维层面的指导,而数字媒体为微课创作提供实践层面的指导,最终三者互相融合,共同推动教育领域的变革与发展。

五结语

微课发展至今,正在逐步走向成熟;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媒体也正在不断更新换代;创客、创客思维和创客教育则作为新兴事物,其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在日常教学和微课创作中,教师既是指导学生学习的主体,又是创客空间建构的实践者,因此教师应树立创新意识,将自己定位为创客,激发自己的创客思维;要和学生、其他教师展开交流与合作,共同寻找教学灵感;要掌握更多的数字媒体技术,以创作和分享更多有价值的微课成果。

基于此,本研究认为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①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快速介入某个学科领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②过硬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软硬件设备、工具的使用技能;③扎实的STEAM[4]学科知识,能够将相关知识进行融会贯通;④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能够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启发和作品创造;⑤拓宽人际圈,能够主动结交更多校内外的教师、行业专家、工程师等,以借助更多的外力指导学生的学习实践。

随着数字媒体种类的不断丰富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革新,将创客思维与数字媒体进行融合,可以为教师进行微课创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学校作为教育系统的主要力量,面对新时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应该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在人力、资源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

[1]郑燕林,李卢一.技术支持的基于创造的学习——美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J].开放教育研究,2014,(6):42-49.

[2](美)戴尔·多尔蒂著,梁志成译.论创客思维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11):31-33.

[3]宋述强.从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到创客运动——我们是否在见证一场新的教育革命?[N].中国教育报,2015-6-2(8).

[4]陈磊.Scratch融入STEM教育[J].上海教育,2014:(8):38-39.

编辑:小米

Research on the Micro-class Creation Supported by Maker Mindset and Digital Media

LI Huan-huan

As educators’ cherished teaching tool, micro-class fully presented its unique charm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reform. But there were problems including unreasonable curriculum design, inappropriate topic, inadequate representation mode and unreached well-equipped production occur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las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tarted with the maker mindset, then analyzed the creating process of micro-class, and resolved the effect of digital media on micro-class creation. Moreover, the relation between maker mindset and micro-class creation was summarized, then analyzed the role maker mindset played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of micro-class. Finally,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of micro-class creation, maker mindset and digital media, hoping to provide more ideas and methods for micro-class creation.

micro class creation; maker mindset; maker; digital media; maker education

G40-057

A

1009—8097(2016)09—0120—07

10.3969/j.issn.1009-8097.2016.09.018

本文为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南京城市职业学院2015-2016年度校级科研规划课题“‘新常态’教学重建中微课创作与数字媒体的深度融合”(项目编号:KY2015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李欢欢,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视编导、职业教育、多媒体技术,邮箱为54670871@qq.com。

2016年3月10日

猜你喜欢

创客微课数字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答数字
数字看G20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