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研究生日常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2016-10-13王云柳菲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6年9期
关键词:物联网

王云 柳菲

摘 要: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研究生的日常管理问题日益复杂。为了方便高校对大规模研究生的管理,作者设计与开发了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研究生日常管理系统,该系统将物联网的RFID技术应用于高校师生的移动智能终端,实现了远程实时交互的研究生日常管理功能,提高了高校管理的人性化和智能化,同时也更加方便了高校的管理和用户的操作。本文分析了该系统的开发环境、学生、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的需求、功能模块,以及它能实现的自动考勤、在线查看、在线请假申请与审核、在线提交学业任务与批示反馈等功能,以实现高校对研究生智能化管理的目标。

关键词:研究生日常管理;移动智能终端;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7-0042-04

随着最近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的扩大,高校的管理工作迎来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对大规模研究生管理的需求。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管理方面还是采取传统人工或计算机辅助的方式,它存在效率低、易出错、难保存、费时费力的问题。而物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为我们开发基于移动终端的研究生日常管理系统提供了基础。

笔者针对人工或以计算机辅助为主的管理方式的不足,研究开发了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研究生日常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物联网中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了对用户的自动追踪功能,并通过非接触式移动设备实现了学校相关教职工与研究生对考勤、请假、学业任务等相关功能的操作,升级了高校的管理系统,也为研究生的操作提供了便捷,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一、相关概念界定

“物联网”这个概念由麻省理工学院的自动识别技术中心(MIT Auto-ID)于1999年首次提出,同年,中科院也启动了对传感网的研究。2005年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提出并重新定义了“物联网”的概念。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明确指示在传感网的发展上,我们要尽早谋划未来。2009年11月3日,温总理向北京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掀起了“物联网”的热潮,对物联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物联网是指通过RFID(射频识别)、红外线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把物与物相连接,实现智能识别和管理。

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物联网的技术基础,它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数据,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且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中。

针对RFID技术的优势,笔者把这一技术应用在了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研究生日常管理系统中,将RFID电子标签嵌入教职工和研究生的手机中,并在各个教学区和宿舍区安装RFID阅读器,阅读器与计算机相关联,可以把收集到的数据及时传送到研究生日常管理系统中,这样可以实现自动识别并分析信息,通过接口连接到学校教务处系统并导出每个学生的课程表以及相对应的课程人数到本系统,因此可以根据系统里已有的学生信息及相对应的课程表提醒学生上课时间、地点、授课教师等信息,并以短信方式给予提示,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也解决了对研究生日常考勤的管理。

二、系统开发环境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研究生日常管理系统的架构主要分为移动客户端和后台服务器两大部分,如图1所示,选用C/S模式、SQLite后台数据库、移动端开发工具Android Studio、MFC技术进行设计。

1.移动端开发环境

系统:Windows7

开发工具:Android Studio2.0+JDK1.7+SDK23(最低支持15)

数据库:SQLite

2.服务器端开发环境

系统:Windows7

开发工具:Eclipse+JDK1.7

服务器:Tomcat7

数据库:MySql+Navicat for Mysql(Mysql图形化管理工具)

3.建议运行环境

一款内置RFID电子标签的Android手机并且版本为Android4.0以上。

三、系统需求分析

研究生学习期间,由于学校对其时间和管理相对自由,导致研究生日常管理问题突出,迫使高校需要开发一个便捷、高效、准确的管理系统,传统人工和计算机辅助的管理方式存在效率低、易出错、费时费力等缺点,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对管理上的需求,随着我国对物联网的重视和运用,为设计出基于移动终端的研究生日常管理系统提供了基础。该系统不仅降低了相关操作人员的难度,还为师生之间很好地解决问题提供了平台,而且更加便于管理和查看。

1.学生的需求

研究生通过该系统实现了自动考勤、请假申请以及在线提交学业任务等功能,并可以及时得到教师的反馈信息,灵活高效。

2.教师的需求

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借助该系统完成了对研究生的考勤查看、请假审核、学业任务查看及批示等功能,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效率和准确率。

在本系统中,系统管理员具有最高权限,实现对研究生院管理人员、辅导员、教师及学生的分别管理,如图2所示。

四、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上述的功能需求分析,本文所阐述的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研究生日常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如图3所示,在用户登录管理子模块下设学生模块、教师模块(包含研究生导师)、辅导员模块、研究生院管理人员模块和管理员模块,每个模块又可进行细分,以下是对具体模块功能的详细介绍。

1.学生模块

学生模块的设计是为了帮助研究生完成对其考勤、请假和学业任务的管理,操作灵活便捷,大大提高了效率。

考勤功能:研究生携带已嵌入RFID电子标签的设备,当其进入教学区或宿舍区等被RFID阅读器覆盖的区域范围时,RFID读取器会自动获取个人信息并上传至计算机上,由此完成考勤。

请假功能:用户可以使用移动终端(手机或者电脑)实现登录,进去请假申请模块点击进行申请,完成后等待并会以短信方式得到回复。

学业任务管理功能:由于研究生教育的灵活性,以及学业任务地理位置的不固定性,因而及时提交学业研究任务成为研究生面临的难题。本系统平台为研究生提供了远程提交学业任务的功能,并且能配合教师模块的功能得到实时的反馈。

个人信息管理功能:远程登录系统进行个人信息查看、修改。

2.教师模块

教师模块的设计方便了代课教师及研究生导师对学生考勤、请假信息的查看,并在学业任务功能中,完成发布、查看、批示等工作。

考勤信息查看功能:教师可以登录系统并查看学生考勤信息,可通过学生姓名、班级或者日期进行所需要查看信息的删选。

请假审核功能:教师可以实时得到学生的请假申请,并可及时对每次申请给予反馈。此功能可以协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动态。

学业任务管理功能:教师可远程对研究生进行学业任务的分配工作,进行远程指导,以及对提交的任务进行查看和批示,并对到期未提交作业的学生自动给以提示。

个人信息管理功能:教师可以远程进行个人信息查看、修改。

3.辅导员模块

辅导员是配合学校完成对研究生的出勤、请假等统计工作的主要人员,主要是负责学生的日常教学管理,在系统中以查看和审核功能为主。

考勤信息查看功能:辅导员可以登录系统并查看学生考勤信息,可以通过学生姓名、班级或日期对所需查看的信息进行删除,可以及时了解全面的学生动态。

请假审核功能:辅导员可以及时得到学生的请假信息并及时和任课教师沟通,对每次的请假申请进行核实并给以回复。

个人信息管理功能:辅导员可以远程进行个人信息查看、修改。

4.研究生院管理人员模块

本系统中研究生院管理人员的职责主要是分析和统计研究生的考勤、请假等情况,以便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做出更合理的安排。

考勤信息查看功能:研究生院管理人员可以查看考勤信息并记录。

请假查看功能:研究生院管理人员可以查看请假信息并记录。

数据管理功能:研究生院管理人员可以对用户信息(学生、教师、辅导员)进行维护、查看、修改等。

5.系统管理员模块

系统管理员在本系统中具有最高权限,可实现对研究生院管理人员、辅导员、教师及学生等所有用户的数据进行维护和管理,实现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五、系统实现结构图

1.考勤功能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是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将系统结构化。以下为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研究生日常管理系统的考勤功能数据流图,如图4所示。

2.考勤信息管理时序图

系统管理员登录后可以对学生信息、考勤信息、研究生院管理人员信息、辅导员信息和教师信息进行管理,并且可以修改考勤信息;学生登录成功后,可以完成考勤;教师、辅导员和研究生院管理人员登录成功后可以查看考勤信息。以下为考勤信息管理时序图,如图5所示。

六、结束语

随着国际上对物联网发展的重视,建立和发展基于物联网技术和智慧校园的高校管理系统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该系统采用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实现了自动考勤、在线查看、在线请假申请与审核、在线提交学业任务与批示反馈等功能,满足了高校对研究生智能化的日常管理,且基于移动终端的设计方便了用户的操作,对于考勤功能的设计运用了物联网相关技术,在便捷、高效、精准等方面也达到了预期的开发目标,后期仍需继续完善系统功能,提高系统性能,并进行反复调试和改进,使系统可以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陈明选,徐旸.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61-65.

[2]易翔翔,孟凡萍.物联网环境下RFID技术发展应用研究[J].国防技术基础,2010(4):40-42.

[3]孙晔,孙伟强,陈欣.RFID在校园学生追踪管理中的应用[J].电大理工,2009(3):48-50.

[4]林延珊.高校移动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5]吴功宜.智慧的物联网:感知中国和世界的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6]杨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学生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3.

[7]王金玲.基于移动手机平台的高校学生考勤与日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8]贾正宇.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出勤考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5.

[9]陈磊,徐佳丽.基于物联网的高职智慧教室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14(35):23-25.

[10]张治元,蒋清泉.基于RFID的数字化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9):33-35.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物联网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基于LABVIEW的温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论智能油田的发展趋势及必要性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