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正能量”,助力初中物理入门教学
2016-10-12危惠玲
危惠玲
摘 要: “正能量”一词原本来源于物理学名词,现如今流行于网络用语中常常用来表示正面的、予人积极向上的、鼓舞人不断追求的动力和情感,简单地说就是积极的情感。八年级物理对于初中生而言是入门学科,事先孩子们从各种渠道多少都能了解到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神奇而有趣,难学又重要。对于该入门学科的科任老师来说,本着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能打消孩子们的学习顾虑,借力“正能量”助力教学不失为一项好举措。
关键词: 教学目的 入门教学 正能量
按教育部规定,物理入门教学时机基本都是放在初中阶段的八年级,本文结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安排的章节顺序,从起始章节开始对物理入门教学时的五个片断:开学第一课、第一次物理计算、第一次物理科学探究、第一次物理测试、第一次学情评价,谈谈笔者多年来追求阳光、追加正能量的教学中积累的经验。
一、备开学第一课时,充满激情、热情洋溢地招涞,活跃状态下事半功倍地达到教学目的。
初中物理入门学习的第一课课程内容是《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这第一课相当于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材的绪论,其特殊地位肩负了为教材培养目的的定位,构建教材框架和栏目,体现教材特色等任务[1]。作为启蒙课,首先要充满激情地为孩子们展示五彩缤纷、充满神奇的物理世界,让孩子们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大致历程,以及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发挥课程的功能,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学家的高尚情操,以及物理学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重大作用等,使孩子们对物理世界有新奇感、求知欲,产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其次要在“热闹”之余当机立断适时切入正题——如何学好物理。
1.需要在有画面感的基础上理解并用物理语言叙述。
如孩子们都有这样的画面感:坐在飞驰的汽车上感觉到快速的同时又看到窗外的树林在急速后退。这其实是物理学中参照物的问题,用物理语言应该这样叙述:以地面为参照物时,乘客在向前运动;以乘客或汽车为参照物时,窗外的树林在向后运动。第一课时就规范用语,让孩子们认识到物理的专有语境。
2.需要从小学的数理方法解决数据到用物理公式解决数据。
如用数理方法求解小学阶段数学中的一道应用题:小明到学校上学要走过500米的街道,用时10分钟,求他行走的速度。
对这一问题,孩子们原有的知识储备是: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所以用数理方法求解过程是:
解:500÷10=50(米/分钟)
答:小明行走的速度是50米/分钟
而物理方法应该是:
已知:S=500m t=10min
求:v
答:小明行走的速度是50m/min
多年教学亲历证明,在第一课先入为主地抓住孩子们的眼球,在之后引导精准审题和强调作业书写规范时可以省去不少精力。
3.能用认真严肃的态度完成物理实验。
对于初次进入物理实验室的孩子,其兴奋程度对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绝对有很大的挑战性,有时还可能形成对缺乏经验的教师情绪失控的杀器。在第一课内占用一点教学时间正面地加以引导是很有必要的,除了强调纪律、如何出色完成实验之外,不妨利用多媒体展示物理《实验操作考查说明》,特别指出对操作步骤的评分标准,明确指出每一步骤都含糊不得,如下表《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的评价标准[2]:
4.养成好习惯。堂堂记笔记,每天布置的作业要有纸质记录,按时交作业便于及时反馈反思,订正所有作业与试卷,存储作业本试卷,誊写好错记本笔记。
二、第一次涉及物理计算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满分随便你。
初中物理第一次接触到的物理计算就是关于速度的计算,孩子们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已掌握了速度与路程、时间的关系,但当初学习的重点在于数学演算,对于速度的物理意义、单位等还不是很理解,尤其对它在物理计算时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而在完成物理计算过程中又要求这些都必须完全体现出来,否则只有演算过程和最后得数是不可能满分的,甚至零分。
1.每个物理量都有国际规定的符号,速度是v,路程是s,时间是t,这些符号类似于对应物理量的国际名片或身份证号,记住它别无他法,只有强记。
2.每个物理量都有国际单位制,弄混了就好比孩子们体检时身高是多少公斤,体重是多少米一样的闹笑话。
3.物理量之间的逻辑关系用规定符号表示就形成了物理公式,许多伟大物理学家的伟大之处在于发现计算公式(如牛顿的三定律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和相对论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等)。
4.精准审题后完成计算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思维过程,因而要求写出已知条件、求解目的,求解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公式代入数据完成数字和单位的运算,此项要求也是重中之重,不完整则相当于“打水漂”白辛苦。入门教学过程中必须浓墨重彩地渲染一番。
三、第一次科学探究时,智商情商齐上阵,浑身解数攻堡垒。
初中物理中初次涉及科学探究就是关于速度的变化,孩子们有了上一节课的基础,对速度公式并不陌生,但难点在于怎样用适当的形式让他们掌握对速度快慢进行比较的两种不同方法(相同路程比时间;相同时间比路程),如何理解这两种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需要教师不但在各个活动的组织上要有所突破,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引导。
首先他们合作完成“重物下落比较快慢”的实验(强调学生的“共同参与”,保证每个学生都获得自主探究的机会),虽然学生对速度的概念有了初步感知,但让他们过渡到方法上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这时可以让他们观看著名体育赛事中短跑比赛或游泳比赛的视频,至少可让孩子们描绘自己体育课短跑测试时的画面,让孩子们在激动之余思考体育多场次的比赛中裁判和观众判断快慢方法的不同,他们很容易区分出来:观众不看时间看中间,裁判不看中间看时间。进而积极引导他们用物理语言进行概括“一个是比路程,看谁在同一时间通过路程多;一个比时间,同样路程中谁用时短”。这时再让孩子们用两种方法回头再去比较一下刚刚的“重物下落比较快慢”的实验,体验不同方法带来的不同效果[3]。
通过这个教学过程,老师采用类比与迁移让孩子们体会“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性,领略到这一初中重要探究方法的严密性,并在分析比较过程中初步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维,长此以往,具备独立寻求方法的科学探究能力,最终使其成为他们终身受益的一项技能。
四、命题第一次单元测试时,放低姿势,解决负担,收获笑脸。
一提测试,无论是刚入门的学科还是已是常青树的学科,孩子们总是略有微词,有的还有抵触性的话语“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不过对于初学物理的孩子们来说,还是矛盾与忐忑心理居多,大多数孩子心里没底不知老师要怎样“收拾”他们,心理负担重。因而第一次单元测试前,放低姿势适当地给孩子们“放点水”。
1.公布命题的双向细目表,让孩子们对测试的各知识点分布一目了然。既能让他们心中有数,又能让知识更系统并及时补缺补漏。
2.介绍测试卷的题型、题量、题分,无论课改前还是课改后,是全省统一中考还是各地市自主命题,在升学考中初中物理的测试题型不变题量有微调,在第一次测试前亮出这一“指挥棒”,对将来孩子们的定力培养是有好处的。
3.对各题型的审题方法,节奏安排,心理过渡加以指导,如选择题,审题时标注关键字,所有选项都必须分析一遍;填空题注意物理语言准确表述切忌生活习惯用语;简答题先原理中分析后结论;实验探究题紧跟过程;计算题一定要公式一定要规范。遇到棘手的题与常青树学科一样做标记先缓存,千万不能因此而引发慌乱。无论考得好坏,重在有端正的态度参与,分数不是聪明而是认真的标签。
为了让孩子们对教学反馈性的测试不排斥、不抵触,他们还是能体会出教师这样的良苦用心的,而且多数都欣欣然地接受老师的好意。其实这一教学环节何尝不是对老师的考验呢?人家老师也忐忑着哪。
五、阶段学情评价时,鼓励中发扬成绩,微笑中认识不足。
列夫·托尔斯泰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时,他写的第一篇小说《童年》,是因生活苦闷来打发心中寂寞而信笔涂鸦的,当他得知第一篇小说得到大名鼎鼎的作家屠格涅夫欣赏与肯定时,一下子找回了自信与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著名的艺术家和思想家[4]。可见鼓励就是动力、就是希望。初中孩子们天真烂漫,年龄特点与心理发展特征决定了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与肯定,鼓励他们,能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快乐,给孩子们带来长足的发展[5]。每个孩子,都会遇到科任老师的第一次学情评价,有的是在正确解出一道题时,有的是作业完成有好有差时,有的是在偶犯错误被其他同学告状时,有的是成绩不理想时……教师一定要公平正直地评价,该鼓励的不打折扣地肯定甚至锦上添花,对表现不足的不带偏见地指正后送上微笑或雪中送炭,对每个孩子都付出真实的、富有情感的关怀,宽容激励,让关爱充盈心间,这也是一种隐性教育,学生会于无形中以老师为榜样和标准塑造自己健康阳光的人格魅力。
总之,新时期的初中物理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修身立德树立“正面”形象,会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在教学中积极传递“正能量”,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中获得学习的自信与快乐。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如何让学生由“亲”你而“信”你,将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组.物理教学参考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8.
[2]初中学业考试说明与指导编委会:物理[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10.
[3]2015奥鹏教师培训:
[4]杨成洪.德育智育两手抓科学人格两不误:德育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不竭的源泉浅谈[J].教育导刊,2013(13)26.
[5]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组.物理(八年级)[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