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运动情境,感受魅力体育

2016-10-12陈奕瑜

考试周刊 2016年75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

陈奕瑜

摘 要: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是一门精彩的运动艺术,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运用体育项目配合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体质,感受体育的魅力。

关键词: 小学体育 精彩情境 魅力体育

小学体育是一门精湛的艺术学科。教师要创设精彩情境,吸引小学生积极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活力,积极锻炼身体。教师要不断更新体育教学理念,改进训练方法,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营造体育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主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促进健康,增强体质。教师要精神饱满地对待每一节体育课,关爱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自觉地参与体育课训练活动。利用游戏方式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他们想上体育课,爱上体育课,期盼体育课。遵守小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变化规律,在体育活动中以学生为主角,把小学生的体力活动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使学生各个器官、系统和肌肉群得到必要的锻炼,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创设充分自由的宽松学习情境,迎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运动需要,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自主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尽情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让精彩情境串联体育活动,让体育活动绽放艺术魅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课堂教学生机勃勃,富有成效。

1.创设运动情境,激发活动欲望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小学生认识体育和理解体育的黄金时期。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学生,以微笑服务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快乐。通过实物演示、音乐渲染、故事情节和场地器材等手段创设运动场景,唤起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欲望,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让小学生成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获得必要的体育锻炼技能和技巧,为终身体育做好铺垫。

1.1.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法富有趣味、鲜活性,富有吸引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带有主动学习的激情,为上好体育课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孕育愿望,滋生动力。小学生喜欢刺激,特别爱猜谜语,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一心理因素,利用谜语导入新课,使课堂教学趣味无限。猜谜语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创新,增强探究新知的欲望,使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立刻集中起来。新课伊始就充满乐趣,让学生开心愉快,很自然地走进新课,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教学《前滚翻》这一课时,教师说我现在给大家出一条谜语,看看谁能猜到?“两手撑垫,抬臀低头,两脚蹬地,滚翻团身,抱腿屈膝,迅速起来”。学生立刻活跃起来,有的尝试做动作,有的低头思考,很快猜出是前滚翻。教师趁机引导学生学习低头、提臀、团身、蹬腿和滚翻这几个动作。提高学生的柔韧、协调和灵活等素质,训练学生的平衡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用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小学生的练习兴趣,在娱乐中学习新知识。用谜语导入新课,既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学生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增强体质,为新课教学营造愉悦的氛围,寓教于乐。

1.2.体验游戏,享乐体育。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它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游戏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于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小学生喜欢玩耍,在游戏中会及时摆脱一切外在的压力,把全身心都沉浸在游戏之中。同学之间相互敞开,相互接纳,相互帮助,达到“物我两忘”的享乐境界。体育游戏能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使小学生的呼吸系统、心肺系统和运动器官的功能增强,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例如:让学生做“夹着球走”的接力比赛游戏时,为了锻炼小学生的耐力和柔韧感,教师让参加游戏的学生用胯下夹球,起初孩子们总是夹不住,经过几次练习,就能夹住球了。由于小学生腿短,能用胯下夹球就很不容易了,还要按游戏要求走完10米的比赛路程。在游戏中参赛者既不能用手抱球,又不能把球丢下。小选手们按要求参赛,行走特别艰难,一位小男生有的刚走几步球就滑下来,其他学生为参赛者加油,场上笑声不断。学生在游戏中认真遵守比赛规则,顽强拼搏,有个小女生终于到达终点,夺得金牌。学生在游戏中耐力得到挑战,大家团结协作,积极竞争。学生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掀起一个又一个的游戏高潮,在娱乐中学到体育知识,提高身体素质,课堂教学魅力无限。

2.营造和谐氛围,感受魅力体育

小学体育课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愉悦和谐、积极向上的体育教学氛围。让师生之间互相理解、坦诚交流、民主和谐、尊重理解、充满活力,突出健身性、娱乐性和观赏性的特征,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体育课要做到轻松活泼、自然协调,摆脱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情绪,在和谐中达到放松情感、恢复体力的目的,增强体育课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小学生在快乐体育中健康成长。

2.1运用媒体,拓展视野。

多媒体色彩鲜明、动画播放,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多媒体改变了传统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图文并茂、声像兼备、动静结合,教学形式多姿多彩。教师运用多媒体讲解示范体育动作要领,形象直观地演示比赛经过,对关键动作进行定格回放,使课堂生成智慧,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例如:教学“鱼跃前滚翻”时,学生对教学重点“跃”掌握不好,前滚翻时经常塌身,我反复做示范,学生也很难把握动作要领。如果教师运用课件把动作分解成“快速跃起、低头手撑、团身翻滚、蹲立站起”四个连续动作,让学生模仿,很快就掌握动作要领。多媒体课件能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师生间、生生间都存在双向信息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拓宽小学生的知识视野。

2.2.分组练习,张扬个性。

小学体育教学是一门以实践为主体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分组训练,师生一起游戏、比赛,同甘共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强迫学生训练,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长负责,发挥他们的小助手作用。小组长帮助组员纠正技术动作,完成训练任务,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张扬个性。如教学“蛙跳接力”一节课时,教师把学生分成三个活动小组,讲清活动要领,教师进行动作示范要做到双脚自然分开,身体前倾呈半蹲状态、两臂后举,双脚用力蹬地,然后纵身向前用力跳跃,双脚落地要进行适当的缓冲。小组长派一名学生去终点,蛙跳的学生跳到终点要拍一下终点伙伴的手,再由重点学生蛙跳回到原地。小组长发挥自己的表率作用,鼓励小组同学完成技术动作。给后进生机会,让他们在尝试中完成任务,提高体育成绩。把学习舞台交给每一位小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生动的主角,让个性在体育课堂上充分张扬。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设计贴近小学生实际的体育活动,让学生感到体育课堂教学新鲜活跃,对体育运动兴趣浓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的体育个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体育知识,让学生乐中学,趣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从而使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尚稳.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2(03).

[2]张力伟,张丽华.论体育游戏的功能与教育优势[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10).

[3]徐梓林.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游戏的多视角分析与创编建议[J].科技信息,2011(24).

[4]丛密林.鹿棋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1(08).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
儿童心理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析
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浅析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