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2016-10-12庄作贤

考试周刊 2016年78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庄作贤

摘 要: 怎样才能培养好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作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引发课外阅读兴趣;建立班级图书角,提高课外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阅读兴趣;教给读书方法,保持阅读兴趣。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兴趣培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基本途径就是阅读。阅读是学习之母,是智慧之源,是教育之本。《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阅读从一年级开始便有明确的要求,要求1至6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可见培养好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尤为重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所以,只有让农村小学生产生课外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积极主动地阅读,还能在阅读过程中渐渐培养课外阅读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那么,教师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建立阅读与乐趣的密切联系,就显得至关重要。怎样才能培养好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笔者在二十多年的农村小学任教,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实现。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引发课外阅读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常常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介,向学生推荐与课文相关联的读物内容,也可以常常利用课文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或者通过课堂教学后,引导学生扩展、延伸等,这些做法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卡罗纳》一文后,就引导学生说:“《爱的教育》这部书中,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一百个动人的故事,《卡罗纳》只是其中的一个动人的故事,同学们课余时间可以去看看这本书,感受到小说中的主人公对祖国和人民、对父母和兄弟、对老师和同学深厚而真挚的爱。”结果发现很多学生课后真去学校图书馆找《爱的教育》这部书读。可见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延伸与丰富,教师应该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有利契机,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由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这样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升华了课外阅读兴趣的价值。

2.建立班级图书角,提高课外阅读兴趣

农村小学生没有课外书看,造成精神上的“营养不良”,不仅影响了他们现在的知识面和学习能力,而且拉大了贫富地区学生基础素质的差距。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生没有课外书读已经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从小学生跨进学校大门后,根本不可能像城里学生那样,有机会在书店或图书馆看书,只能从教科书中获取有限的知识。没有丰富有益的课外书阅读,就缺乏必要的知识积累,综合素质就不可能提高。所以,建立班级图书角,为学生添置适合其阅读的书籍。让学生一进教室,就看到书柜上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其阅读的欲望就会油然而生。比如在我校就采取这种办法,每个班级建立一个图书角,书的来源一方面可以从图书馆里面借,另一方面发动学生把自己买的书拿来让学生借阅,这样书的品种、类型就多了。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养成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而且不定期地进行检查、评比,看看谁读得多、读得好,特别是对读得多、读得好的学生还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充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充分发挥班级图书角的作用。让“图书角”成为一眼不断流动汩汩清泉的水源,长久地保持学生鲜活的阅读兴趣,渐渐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

3.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可帮助学生尽快驶上读书快车道。所以,我们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常言道:言传身教,且身教重于言教。读书兴趣的培养也是如此。只有热爱读书的家长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孩子,只有热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所以家长、老师就是很好的榜样,课余时间,我一有空就拿取课外书看,当学生看到老师经常阅读,会不自觉地模仿,逐渐地走上阅读之旅。此外,我还利用召开家长会的有利时机,向家长灌输这种理念,建议家长们有空多与孩子陪读,共享阅读的快乐,分享阅读的感受,给孩子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父母可以领着孩子从多种角度感知语言文字,并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或感悟深入浅出地传递给孩子,使孩子在不经意中受到启发。

4.教给读书方法,保持阅读兴趣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这样才可能事半功倍,读书也是如此。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阅读,但是单凭读物、环境等外在媒介的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不会长久的。要使学生的阅读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关键。因此,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知道了怎样去读,才能保持阅读的兴趣,使阅读成为自己人生中的一件要事、乐事,而不仅仅是一时的好恶。读书方法很多,可以精读课外读物、略读课外读物、精读与略读并重、写读后感、制作读书卡片等,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博览课外书籍,就要先千方百计地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有了饱满的读书兴趣,学生才会对课外阅读产生强烈的需要,才会主动积极地遨游书海,甚至手不释卷,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因此,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承担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责任,不断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达到“我想读”、“我会读”、“我还要读”的境界,促进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事物的辩证认知,而且对学生性格的塑造、人格的健全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