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的枝头缀满实效的花朵

2016-10-12梁峥

考试周刊 2016年78期
关键词:孔乙己师生语文

梁峥

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老师,我时刻铭记着恩师赠送给我的一句话:“用力去做只能合格,用心去做方能成功。”虽然资质平庸的我不敢奢求成功,但对学生负责,对语文教学负责,不断地努力进步,是我必须尽力做好的,所以这句话成了我教育教学的行动指南。下面我阐述自己在语文教学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总结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经验,以期成为未来语文课堂教学进步的一个借鉴的阶梯。

一、用教师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爱”语文

要让学生喜欢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语文的爱好者,并有较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宽厚的文化积累,只有这样才可能“厚积而薄发”,才可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为此,我特别注重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努力以美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注重平时和学生交谈时的语言美。和学生谈话间,我经常会兴致勃勃地说:“我送你一句话!”“我想起一句诗!”在学生的作文本上我经常会写上这样的话:“老师希望你吃得苦中苦,成为人上人!”学生显然对这些名言、古诗是非常感兴趣的,在我的感召下,他们逐渐开始积累名句,现在我班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摘抄积累本,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语文的乐园。

二、内容要讲到点子上

语文教学要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或按照“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八股味很浓的程式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否则难以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教学效率必然低下。

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即紧抓课义的重点,牵动人隅而提挈全篇,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听潮》一文,这是一篇优美的以景抒情的散文,内容很丰富,阅读它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艺术的欣赏,而且可以从中受到深邃的人生的启迪。要教好这一课,关键在于指导学生朗读。但是,首先要对课文中那哲理性的主题有所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才能懂得这“伟大的乐章”的深刻含义。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呢?那就要抓重点。

三、时间要用在刀刃上

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例如,我在教《孔乙己》一课时,先让学生在预习中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课堂上以“鲁迅为什么给主人公起个‘孔乙己这个名字”为题,启发学生设想孔乙己是怎样的人,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的作用,再让学生思考“孔乙己处在怎样的一个社会里”、“为什么孔乙己出场才可以笑几声”两个问题,最后以“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可怜吗?可恨吗?可爱吗”启发学生归纳课文。这样教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促进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突破

《落花生》一课,理解父亲谈花生的两段话的意思是重点,特别是借花生说道理是难点,在教学中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组合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

利用活动灯片:右上方是“落花生”图,形象地演映出落花生“矮矮地生长在地里,果实埋在泥土里,一定要挖出来才知道的特点;右上方是”高挂枝头、鲜红嫩绿,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苹果、石榴”;下面是活动文字片。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录音,一边品味文字意思,使声形结合、声画并举,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从图画形象上观察感知到同类植物的不同之处,从语言文字中品味出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对比的写出两种事物本质的不同,从图文创设的意境中,从视听创设的感知中,学生自然品味出父亲将花生和苹果等作比较是为了突出花生“藏而不露”的特点,从而反映花生“谦逊朴实,不哗众取宠”的品质。同时让学生读读议议,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自然地悟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一哲理,文章借物喻理的难点迎刃而解。

五、正确评估,激发创新意识

教师应采取激励的评价机制,做到赏识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注意保护和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行为是教师首先应给予肯定的,至于回答的正确与否是第二位的,是可以经由学生集体讨论逐步澄清的。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和创新热情,特别要注意保护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做到不仅评价学生的做法正确与否,更要注意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交往状态、评价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及探索创新的过程。在评价方式上,要注意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包括书面的、口头的、操作的)。

学生作业、习作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成果的激励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完善他们的创新精神。如在班中开辟习作园地,为学生的作文“发表”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利用评讲课让小作者读自己的优秀作文,及时在班中鼓励、表扬汇编个人、班级的优秀作文集,再配上学生自用电脑绘制出的封面,家长写上序言,进行评比等,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再度创新。

六、给学生多一点赏识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赏识教育得以实施的前提。师生平等既是学生渴望的,又是很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但实际教学中真正做到师生平等的又有几个?关键还是老师没有真正从观念上去做根本的转变。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的主动权在老师,老师不能真正改变观念,师生平等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思想是行动的指挥所,只有老师在心底真正想通了,觉得师生的确应该是平等的,这样的平等对人对己都有好处,尤其是对教学成绩的提高大有好处,才能真正自愿地和学生平等相处,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平等对话,才可能自觉地搭建平等的师生交流平台。因此我认为,要使师生真正平等,只有先让传统的师道尊严彻底搁浅,师生才能真正平等。成功的教学依赖于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的期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依恋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

语文课堂犹如充满张力、可以无限膨胀的宇宙,而生活就是语文课堂膨胀的一部分。我们不是压缩她的空间,而是最大限度地开拓她的内涵和外延,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把她的效益最大化,才能把她的美挥洒得淋漓尽致。

猜你喜欢

孔乙己师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孔乙己(下)
孔乙己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