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次入座”演练分层次教学

2016-10-12卞康正

考试周刊 2016年78期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

卞康正

摘 要: “依次派座”不能仅根据新拿到的考试成绩表,应先花一段时间认真了解、熟悉学生,了解他们的现有知识水平,然后综合评估,从而确定每一位学生所属的层次。老师提问时先估量好这个问题的难度,然后在腾飞层、拼搏层、夯实层中对号提问,力求使被提问的学生有话可说,则他们的课堂参与意识更强,态度更积极。

关键词: 依次入座 分层次教学 分层提问

顺应素质教育要求,当下中国中学班级基本是平行分班,因此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能力和成绩会有不小差异,如果采用“一刀切”、“一视同仁”的教学方式,无视学生个体差异,就会造成优等生“吃不够”,学困生“吃不透”的不良局面,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甚至让他们产生厌学心理,当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中学语文课堂如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分层次教学,那么势必会产生不错的教学效果。当然,分层次教学有很多种方式,在此要谈的是“依次入座”这种分层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是针对学生知识、能力和学习需求不同而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让不同层次学生能力和成绩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我所说的“依次入座”就是将班级学生分成x组,每组六人或八人,分成三个层次,分两排入座。这三个层次如果直言不讳地归为优、中、差三层就有可能挫伤孩子自尊,因此老师可另起一个儒雅的名字。以我为例,我将班级三个层次由高到低分别命名为腾飞层、拼搏层、夯实层,每组以班级的正中纵向为基准,两侧入座,腾飞层学生紧靠教室中间坐,拼搏层学生侧旁入座,夯实层学生旁坐,鉴于每组是六人或八人,坐在中间的拼搏层就是一人或两人。分组时,每组同等级学生成绩基本差距不大。下面我具体谈谈如何践行这种教学方式。

一、熟悉学生情况,分层依次派座

“依次派座”不能仅根据新拿到的考试成绩表,应先花一段时间认真了解、熟悉学生,了解现有知识水平,了解智商和学习能力,了解性格和学习态度等,然后进行综合评估,从而确定好每一位学生所属的层次。当然,确定好每位学生所属的层次后,不能随便按照这样的顺序排座,还要考虑彼此间性格的兼容性,有些学生坐在一起容易讲话或吵架,就不能起到帮带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所以,依次派座时应该认真考虑这个因素。每组学生入座后,老师应让组员推举一名组长,以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所选组长应该是成绩优异、有责任心、有担当、有威信的。每组可以给本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如希望组、鸿鹄组、旭日组等,再编写一两句本组口号或誓言。

二、课堂教学研讨,分层提问、应答

老师在课堂中设计题目的难易程度一定要均衡,这样才能照顾到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问某个问题时,应先估量这个题目的难度,适合哪个层次学生回答,如果乱打乱撞,随便喊个人回答,那么不仅有可能伤了答题能力偏差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还会无端耗费课堂宝贵时间。所以,老师提问时先估量好问题的难度,然后在腾飞层、拼搏层、夯实层中对号提问,力求使被提问的学生有话可说,接着老师加以提携纠正,使这个问题以最快速度有效得以解决,被提问者也会很有面子,课堂参与意识和态度会更强、更积极。

语文课堂中,学生研讨是很重要、很有效的教学形式,“依次入座”后的课堂研讨是以小组为单位的,老师讨论结束后提请学生回答时,不要一下子让某个学生直接回答,而是问某个小组,让小组确定答题人。研讨问题开始时,组长先估量问题的难度,然后让契合这道题难度的学生先表述,其他学生纠正补充,形成最终统一答案后,组长还要确定一旦被老师叫到由哪位学生站起来阐述答案,一般而言,会由刚才在小组讨论时先表述的学生站起来回答。

三、课后布置作业,分层练习、阅读

分层次教学日常布置作业时必须对不同层次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目标要求,这样才能适应自身要求,起到作业效果。对夯实层学生,可以多布置些背诵抄写和基础题目;对拼搏层学生除布置基础题之外,适量布置一些理解性习题;对腾飞层学生则以理解题、拓展题为主。对于写作训练题,夯实层、拼搏层学生可以多做一些片段训练或写一些日记,提高语言功底;而腾飞层学生则要求他们写出完整的作文,要有创新思想,有深刻的见解,有动人的真情实感。

学生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课外阅读。针对夯实层学生,要求他们多看中学生优秀作文,说实话,这个层次学生语言功底较差,语句通顺这样的基本要求不一定能做到,所以多看一些中学生能写出优秀作文,能多积累一些作文素材,学会审题立意,懂得怎样使语言通顺流畅、生动形象。针对拼搏层学生,让他们在看作文书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看一些自己喜欢的名著、历史故事及散文、小说,这样能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对理解和写作能力提高是很有帮助的。针对腾飞层学生,我会在前面所说书籍的基础上,鼓励他们看一些文学评论方面的书。文学评论,是专家对著名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我们应鼓励好学生阅读一些好的文学评论,感受评论家是如何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评判作品的,对作品发出个性化声音,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做出反应,做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对文本整体做出相应评判,从而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让他们进入到“识文——赏文——评文——习文”的良性循环中。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依次入座”这种分层次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的工作量更大,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有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正确运用这种分层次教学法,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幅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当然,新型教学模式还有一些未发现的缺陷,有待在今后实践中探讨与改进。

参考文献:

[1]路海杰.分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荣丽华.问题引领下如何开展语文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03).

[3]陈强.了解差异,科学分层——关于分层次教学的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2(05).

猜你喜欢

分层次教学
有效学习小学数学的方法简析
浅析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和探究
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新教改下初二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
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分层次教学方法探讨
浅谈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初中生物分层次教学案例
提高线性代数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