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贴敷配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便秘124例

2016-10-12

光明中医 2016年18期
关键词:木香神阙穴中风病

熊 涛



中药贴敷配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便秘124例

熊涛

目的观察神阙穴中药贴敷配合足三里穴位按摩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神阙穴中药(木香、苦杏仁、大黄)贴敷,每日2次,足三里穴位按摩,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中风病常规治疗,并予膳食指导,嘱患者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摄取适量的食物纤维。治疗后观察患者临床便秘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阙穴中药贴敷配合足三里穴位按摩治疗中风患者具有明显疗效。

中风;便秘;神阙穴;足三里;贴敷

很多病人中风后易出现便秘,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且对疾病的康复也有负面影响。中风病人大便长期不通畅,毒素不能及时排除,易影响大脑功能的恢复。同时由于便秘,排便时费劲用力,可使血压骤升,引起再次中风。因此,中风病人不仅要预防便秘,一旦出现便秘必须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近2年来,采用神阙穴中药贴敷配合足三里穴位按摩治疗中风患者便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均来自2013年9月—2015年8月我院脑病科住院病人,共248例。按照入组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4例,其中男68例、女56例,年龄40~78岁,平均52.4岁;对照组124例,男64例、女60例,年龄41~79岁,平均52.6岁。两组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中风病人,在年龄、病情、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中风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诊断标准[1]。

1.2.2便秘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便秘诊断[2]。①排便时间延长,2天以上1次,粪便干燥坚硬;②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等症;③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1.3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两项诊断标准者;②年龄40~80岁;③患者意识清楚;④入院后根据病情需卧床1周以上的住院病人;⑤病人及家属对治疗知情并同意。

1.4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②未按试验方案完成试验的病例;③受试者依从性差,未按医嘱进行试验者;④皮肤高度过敏或脐部皮肤炎症者。

1.5治疗方法

1.5.1对照组给予中风病常规治疗:常规内科药物治疗,给予膳食指导,嘱患者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摄取适量的食物纤维。

1.5.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药物神阙穴贴敷治疗,首先将免煎中药粉(木香10 g,苦杏仁8 g,大黄10 g),用香麻油调制成糊状,然后用胶布贴敷在神阙穴,每日更换1次;同时给予双侧足三里穴位按摩,具体方法:患者双下肢伸直,用大拇指指腹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向下按压,按而揉之,以产生酸、麻、胀、痛为宜,持续数分钟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穴位按摩持续20min,每日1次。从治疗之日算起连续7d内观察两组便秘的治疗效果。

1.6疗效评定自拟疗效标准,痊愈:2天以内排便1~2次,便质转润,排便通畅,短期无复发;好转:3天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无效:症状无改善。

1.7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l7.0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表示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神阙穴位于脐中,归属任脉,乃经络的总枢,生气之源,总领一身之阴经,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而统属全身经络联系五脏六腑,具有调节脏腑阴阳平衡的作用。刺激神阙穴可促进胃肠道蠕动,达到泻下通便的目的[3]。药物通过神阙穴藉经络通路和经气作用达于全身各部位而发挥治疗作用。神阙穴具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的作用,具有补虚泻实和能升能降的调节平衡作用。现代解剖发现神阙穴下为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浅层主要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脐周静脉网。脐部表皮角质层最薄,且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筋膜和腹膜直接相连,脐下腹膜还分布有丰富的静脉网,浅部与腹壁浅静脉、胸腹壁静脉相吻合,深部与腹壁上下静脉相连,腹下动脉分支也通过脐部,可见药物在脐部皮肤经吸收后,直接扩散到静脉网或腹下动脉分支而进入体循环。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四总穴之一,是人体最重要的保健穴位,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等作用。现代医学也观察发现通过足三里按摩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胃肠平滑肌收缩加强,刺激胃肠蠕动,促使胃肠蠕动有力而有规律,恢复胃肠功能[4]。

大黄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脾经,中医认为可泻下导滞,泄热通便。现代药理研究大黄中的主要成分是蒽醌类衍生物,可兴奋骨盆神经节,收缩大肠,刺激结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具有致泻作用[5]。木香味辛、苦,性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木香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木香可加速胃排空,刺激胃黏膜肠嗜铬细胞,产生内源性胃动素加速胃排空,木香还能使肠蠕动幅度和肌张力明显增加[6]。苦杏仁味苦,性微温,归肝、大肠经,中医认为有润肠通便之功效,主要成分为苦杏仁甙及脂肪油,脂肪油能提高肠内容物对黏膜的润滑作用,故杏仁有润肠通便之功能。香麻油调配三味中药后,对神阙穴进行穴位贴敷,通过药物吸收而润肠通便,同时刺激神阙穴周围的神经,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改善胃肠道功能。配合足三里穴位按摩,通过刺激经络感应,使胃经经气疏通,消积导滞,使胃肠平滑肌收缩加强,刺激胃肠蠕动,从而促进肠蠕动及肛门排气,恢复胃肠功能。

[1]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203.

[3]张佶玮,孙建华.近3 年来神阙穴临床运用规律探析[J].江苏中医药,2012,44(12):56-58.

[4]贺志光.中医学[M].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460.

[5]杨伟鹏,王怡薇,王彦礼,等.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泻下、解热、抗炎作用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3):117-119.

[6]陈少夫,李宇权,何凤云,等.木香对胃酸分泌、胃排空及胃泌素、生长抑素、胃动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7):406-408.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市中医医院脑病科(襄阳 4410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8.045

1003-8914(2016)-18-2705-02

(本文校对:柏蕾2015-12-13)

猜你喜欢

木香神阙穴中风病
China’s Approaches to World Development and Peace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防治阿奇霉素致小儿消化道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阅读木香
探析神阙穴的治疗方法与临床应用
神安镇静膏外敷神阙穴在36例儿童骨科术前护理中的应用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木香中木香烃内酯与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