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流通业的产业特性与地位研究
2016-10-12中国海关出版社北京000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北京0005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中心北京00800
■ 朱 斌 尹 月 辛 路(、中国海关出版社 北京 000 、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 北京 0005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中心 北京 00800)
商贸流通业的产业特性与地位研究
■ 朱斌1尹月2辛路3(1、中国海关出版社 北京 100023 2、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 北京 100025 3、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中心 北京 100800)
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是市场经济整体还非常不成熟,其关键产业——商贸流通业也还需发展完善,且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因此,对其产业的特性和地位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商贸流通业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继而分别对其产业的特性和地位进行研究。
商贸流通业 产业特性 地位市场经济
商贸流通业的界定及发展现状
(一)界定
商贸流通指的是服务或商品由生产转移向消费的过程。目前国内外并没有就商贸流通的概念做统一定义。纵观已有的各观点,对于商贸流通的范围的界定有主流的三个大类:一是商贸流通业范围仅仅局限于商流主体,也就是零售和批发业。二是商贸流通所涵盖的应该包含所有产品由生产厂商转移到最终消费者的一切流通的过程,也就是除了零售和批发,还包括有物流中心、货运业等。三是更为广义上的商贸流通范围,包含自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的一切起到连接的环节,也就是除了物流、商流外,还包含有关的信息和资金的流通,这一范畴接近于第三产业的定义。
目前,商贸流通已经逐渐由过去需要依附于生产实现自身功能的末端产业,演进为当下带动就业、拉动投资、促进消费和生产的先导产业。目前,主要通过对国内零售业、仓储业、批发业、交通运输业以及电子商务流通的发展状况对商贸流通产业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分析。
(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
一是零售业的发展状况。我国传统零售业目前正呈现萎缩状态。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限额企业商品零售总额12.5亿元,增长率9.8%,其中,中小型超市的增速8.2%,增长速度与2013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专卖店的增速4.3%,相比减少了1.7%;专业店增速5.0%,相比减少了2.6 %;大型超市增速5.9%,相比减少了2.6%。实体零售业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为了减少企业的运作成本,很多零售企业不得不做关店调整,尤其是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大型跨国企业。另外,国内的实体连锁企业经营面积以及用工量在2014年都出现了负增长,经营面积和2013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3%,用工量下降了1.3%。2015年最初两个月,我国重点大型企业的零售总额整体下降了一个百分点,和2014年同期相比,增速下降了2.5%,创2011年以来最低增速。同时,零售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当中,尤其是私营企业发展迅速,销售额也明显较快增长。数据显示,我国零售企业法人在2013年数量是8.04万,和2012年同期相比上升了近30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所占份额持续下滑。图1显示了我国批发零售业的发展现状。
二是仓储业的发展状况。目前,我国仓储业发展形势被看好,规模扩大迅速且增势良好。自从物流行业在2009年入围国内十大振兴产业之一,仓储业的发展也自此迎来春天。首先,仓储业在社会总物流费用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其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仓储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仓储设施的建设。我国自2010年起,新增的立体仓库面积每年都大于2000万平方米。其次,物流园区的建设也在不断进行中,同时运用电子商务平台,逐渐实现了对其进行网络化管理。数据显示,我国仓储业总产值在2013年底达16878.6亿元,同十年前相比,产值增加14300亿元,增长5.5倍,和2008年相比,产值增加11184.6亿元,增长率达196%。再次,2009-2013年四年间,仓储业的总投资额达13027亿元,平均年增长率大于30%。2014年,仓储业的总投资额达5000亿元,而同期投资于铁路建设的金额约6000亿元。到2014年年末,国内从事仓储业的企业达2.4万家,从业人员数量大于70万人,营业性的仓库面积超过8.6亿平方米,行业的资产突破1.7万亿元。2014年仓储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805亿元,增长率达9%,固定资产投资4200亿元,增长率为35%,净资产收益率4.5%,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加了0.65%。
三是批发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传统的批发业在萎缩,但是同时,传统批发业与新兴的电子商务结合的模式正在兴起。由于实体店店面的位置固定,传统批发业一般都是从远距离区域进货,然后就近出售,使得整个产业成本较高,且消费群体较为固定,集约化程度也很高。由于受到电子商务带来的冲击,国内的传统批发业销售额不断下滑,甚至有部分市场逐渐趋于零收益或亏损,以汽车用品的批发市场来说,其中40%的市场目前出现亏损,40%不赢不亏,只有少数的20%处于盈利状态。此外,我国近年来对交通运输业的投资十分可观,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的交通状况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到2013年为止,我国从事交通运输业的人员达到940万,同上年同期相比提高23.43%。从2005年到2012年,我国的货物运输量都保持在稳定水平,年增速保持在月10%,2013年的货物运输总量为4098亿吨,和2012年相比,降低了0.04%。快递量在2013年超过90亿件,其年增长率大于60%,最近6年的年增长率都大于30%。
图1 我国批发零售业现状
四是电子商务流通的发展状况。近年来电子商务流通发展迅速,现已逐渐成为我国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很多互联网公司运用电子商务技术,实现线下线上的融合,促进了电子商务流通的进一步发展。数据显示,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在2013年突破10万亿元,年增长率大于25%。其中,B2C的交易额达1.9亿元,增速大于40%;网络零售的总额达1.85万亿元,增长率大于41%,在社会零售总额中占7.8%。2014年,电子商务的交易额达13亿元,增长速率大于40%。目前,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与实体店的萎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可以明显看出电子商务发展给传统零售行业所带来的冲击。图2是2011-2018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及预期图。
商贸流通业的产业特性
(一)市场信息传导是发挥商贸流通产业影响力的基础
在进行商品交换的各个环节中,一方面,商品经由流通环节最终被传递到消费者手中,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消费信息和倾向以及偏好结构等信号也会经由流通环节反向传递到商品的生产领域。随机冲击和偏好漂移等会不断导致流通环节的结构发生演化和转换,商品的结构品类会及时做出调整,交易职能会重新进行内部化和外部化,动态的数据库管理应用及扩散以及信息设备的调整都会不断反馈到上游,使得技术和产业结构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甚至产生新的产业,并由此导致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等各个要素在产业之间的自由流动和重新配置。正是由于传导市场信息是商贸流通产业发挥影响力的基础功能,所以商品流通才会成为进行社会再生产的必备条件,商贸流通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传递社会再生产的各种需要,并保持合理的再生产比例关系,从而提高产业和产品结构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此外,商品流通通过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的整合和更有效的利用,使得各方的经济利益得到更好的满足和更加的合理化。目前,我国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越来越多的商品由卖方市场逐渐演变为买方市场,经济也由供给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此时,商贸流通业就会利用其传导市场信息的基础功能,实现其推动生产、满足需求、启动市场的目标。
(二)市场运行效率提高是保证商贸流通产业水平的前提
目前我国经济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商品的生产成本低,但是流通的成本却很高,生产耗时较短但是流通所需时间很长。所以,重点发展商贸流通业,进而减少流通环节所耗时长,从而降低流通成本,不但对我国流通业自身的升级、转型和提高竞争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例如,日本的流通革命,就是基于将产业合理化这一政策的引导,在流通领域掀起渠道重组,力图缩短流通的渠道。在这一浪潮中,日本流通业很多不必要的环节被舍弃,同时也有一些新兴的渠道产生。这一改革后来被称作流通革命。流通革命不但会使得流通的营销方式、环节、渠道、载体、客体产生系统的变革,更会有众多面向制造业生产性服务的内容衍生出来,从而通过满足和创造生产性的服务需求来对制造业进行引导和促进,最终为消费者创造出更多价值,同时降低供应链环节交易的成本,加速资金的周转和产品价值的实现,提升行业的运作效率。
具体来说,商贸流通业中所采取的订单择优采购、销售机制,会间接或直接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并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而商贸流通业中的信息储备、商品的储备、经济结构的彼此较量,以及流通环节的优化和市场体系的培育,都会对市场效率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只有有效提高市场运作的效率,才能够保证商贸流通业的产业水平并真正发挥其影响力。
(三)产业创新是商贸流通的产业支柱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物流信息化和消费者经济时代,商贸流通业也逐渐从传统意义上的交流中介向引导消费、组织生产的市场组织者转变。商贸流通业渗入到生产、库存、采购、出库、电子支付、资金结算等各个环节中去,进而实现供应链的整合。而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的零售业、批发业都有了新兴的促进和引导消费的工具,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技术使得流通业得以向上游和下游产业进行延伸,促进产业之间的整合。产品设计的灵感源自对于当下消费趋势的正确把握,而终端的销售利润主要体现在流通领域的各个层次上,所以,商贸流通同时也有着收集市场信息并依此将产品特性放大、设计出符合市场潜力并具有消费需求的产品的功能。
随着交易成本的整体增加,流通业只有将销售和设计之间的信息交换成本进行内生化,从而进一步把客户、分销商、生产商和服务商进行整合,形成稳定的战略联盟或网络组织结构。虽然日本当初的流通革命本意是要整体提高流通业的效率并缩短流通的各个环节,但是其革命的最终结果是国内大型的零售商地位大大得到提高,三井物产、丸红、三菱等九大商社几乎掌握了全日本相关产品的25%,在对外贸易额中所占比例超过50%,而中小型的零售商明显减少。
(四)产业链优化是商贸流通产业升级、改革的关键
商贸流通业不仅仅是几次制度和技术创新的受益者,同时其自身也在不断发展以适应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的变化对其作出的要求。历次技术创新对于商贸流通业的影响都降低了其交易的费用和流通的成本,从而深化产业的分工、提高整体的劳动生产率以及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例如,全球定位系统和电子标签的发明进一步加强了流通过程中对于商品从制造到转移到消费者的全程跟踪,互联网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消费者在搜寻商品时的精确度和效率,同时使得信息反馈至生产者这一过程更加迅速和及时。
表1 商贸流通业对我国三大产业起到的间接就业效应
图2 2011-2018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及预期图
商贸流通业的地位
(一)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流通是再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商贸流通业是在现代化市场经济下标志着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一个先导性、基础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继20世纪欧美等发达国家相继确立了服务经济后,很多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也开始陆续向服务型经济转型,而在服务业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商贸流通业。
目前,商贸流通业在我国所占地位已有了明显提升。资料显示,我国在2010年的GDP与2009年相比提高了8.7%,其中,社会消费品年度总额与2009年相比提高了15.5%,零售和批发业的销售额提高了15.6%。从中可以看出,虽然金融危机爆发后进出口和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开始下降,但是因为国内的消费可以有效拉动经济的增长,商贸流通业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依旧十分显著且不可或缺,商贸流通业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得到凸显。
(二)拉动就业、吸收社会劳动力的蓄水池
当对某一行业进行评估时,对其在国民经济中数值所占的比重进行观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随着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商贸流通业也在飞速发展,其重要的表现就是就业人口的大幅增长。以浙江宁波为例,自“九五”开始,商贸流通业就已成为该市创造就业的主要渠道。在目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状况下,从其他产业中分离出的剩余劳动力中的大部分都被商贸流通业吸收,不仅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同时也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目前,由于受到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端产业对我国市场的挤压和发展中国家的低端产品对我国市场的挤出的双重冲击,我国市场正面临着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任务。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是我国发展可持续经济的必由之路。只有对商贸流通业进行大力发展,才能够将固有的分工格局打破。随着专业和劳动分工不断细化,我国商贸流通业也在不断发展中。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以及专业分工水平的提升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助于各个区域更好地利用自身比较优势,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此外,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不但能够调整不同区域之间的供需市场,还可以对区域之间的价格差距进行有效控制。商贸流通业可以直接拉动就业,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城市或全国的失业率,同时,随着商贸流通业和国民经济其他相关产业联系得到不断强化,商贸流通业也逐渐成为为其他相关产业提供中间供给的重要部门,因此对中间产业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中间需求,所以,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也会促进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这些产业的就业需求量,间接拉动就业(见表1)。
(三)连接消费和生产的纽带
在我国市场经济框架确立后,由卖方市场转变向买方市场的过程当中,商贸流通业在产业链中的关键地位越来越突出。通过对消费和生产分别进行引导,商贸流通业将这二者更加紧密有效地连接起来,更好地推动了对经济的调节和推动作用。首先,在生产功能的强化上,随着将市场作为中心的理念成为主流,生产以及流通和消费三者之间越来越体现出生产性企业以商贸企业为中心,而商贸企业则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特点。同时,商贸流通业目前也正对其上游产业,也就是生产制造业进行积极的投资,力图用内部交易来取代市场交易,从而降低交易的成本并获得价格优势,同时保证供求关系的稳定,以防外界的不确定因素对其经营活动造成影响。商贸流通业由此对于整个生产环节都可以进行整合并获得强有力的先导优势,从而对制造业起到越来越强大的约束和引导作用。
此外,随着零售批发业的快速发展,技术手段以及经营方式、经营理念的不断创新,消费倾向和消费动机每时每刻都受到影响,而批发零售业的不断融合也催生着新型的零批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的出现不仅会提高流通的效率,简化流通的程序,同时也会因为对消费需求的高敏感度而同消费终端紧密联系在一起。处在生产和消费二者之间的商贸流通业由于对整个网络都具有一定的控制力而拥有了市场渠道的优势,同时将消费和生产二者有效连接起来。
(四)城市繁荣的窗口
作为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以及商流的中心,商贸流通业越是发达,也就侧面反映出城市越繁荣,且越具有辐射力、生命力和竞争力。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流通力和生产力的统一上。在生产状况相对统一的情况下,商贸流通业就成为城市繁荣的决定性因素。城市经济的发展不但要依赖于当下新经济增长点所带来的利润,同样依赖于城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和繁荣给城市带来的基础设施、劳动力、房地产以及土地等要素的共同升级。
目前在世界竞争力中名列前茅的新加坡,其主要优势不在于生产制造业,而是其非常强有力的流通业,而我国的香港地区同样也是凭借着“商”而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所以,在一个城市的发展进程中,重视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必须要对商贸流通业的培植和投入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个城市只有把其商贸流通业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才可以有效促进城市各功能的发挥和城市更好的发展,从而不断提升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
1.陈玲.现代商贸业的产业先导作用及创新发展路径[J].城市问题,2010(10)
2.江静.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产业链优化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5(35)
3.郝正亚,王菊红.中西部区域商贸流通业促进新兴产业承接问题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 2015(35)
4.李媛.我国商贸流通业结构对市场效率影响实证检验[J].商业经济研究,2015(18)
5.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宋则,赵凯.中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9(31)
6.石明明,张小军.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角色转换:基于灰色关联分析[J].财贸经济,2009(2)
7.司增绰,苗建军.商贸流通业的产业特性和产业地位:苏、浙、鲁、粤的比较——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1(3)
8.杨宜苗.试论流通产业的贡献[J].财贸经济,2006(7)
F7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