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师告他四条“状”

2016-10-11嘉明妈妈

孩子 2016年10期
关键词:罪状自控小朋友

嘉明妈妈

不过,我总得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支持他吧,这样他心理上会觉得妈妈是理解他的。

上周,我去幼儿园接明明,恰巧小朋友们不多,便向老师打听了一下他的近况。没想到老师居然详细地列举他许多不适应的“罪状”。

说心里话,当时我心里真的很失望,简直怀疑明明有多动症,恨不得立刻揪住他狠批一顿。但回家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对于一个刚入园的小男生来说,出现这些现象其实都是有原因的。

“罪状”一

在教室里大喊大叫,老师制止也不听,非要老师走到他跟前,他才停下来。

原因:索要关注。上幼儿园前,明明一直是家中的焦点,已经习惯了大人的关注。可上幼儿园后,因为老师要照顾许多小朋友,不可能像爸爸妈妈那样关注他,他感觉不适应,便以大喊大叫的方式来吸引老师的注意力。

3岁的明明正处于叛逆期,对任何劝说的反应都是“不”。他大喊大叫的初衷就是要让老师注意到自己,所以对于老师简简单单的一句“别叫了”怎么可能会言听计从?他一定要老师走到自己跟前,蹲下来与自己平视,才会感觉到老师注意到自己——他的索要关注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罪状”二

自控能力弱,一点小事就会兴奋无比。

原因:性格使然。这条“罪状”,我只能说是他的性格使然。明明和他爸爸一样,笑点都特别低,一点小事就可以令父子俩开心很久,而且有的时候,自己脑子里闪现一个好笑的镜头,都可以莫名其妙地大笑出声。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性格比较乐观。如此乐观的性格,也好也不好,如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明的自控能力有所增加,那么就是好事;但在目前阶段,对于一个3岁的小男生来说,正是自控能力萌芽阶段,比较弱是肯定的。

“罪状”三

从一项活动转向另一项活动时,比别的小朋友需更多时间。

原因:一贯思维。明明做什么事情都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达到一定的结果不会就此罢休。对于幼儿园的活动,如果他觉得自己没有玩尽兴,肯定不愿意开始下一个活动,即使开始了,估计思维还是停留在上一个活动上。所以,过渡的时间就会比别人长。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以前在家,所有的活动都是由他发起,我们只是陪玩。因此所有的活动,他都有心理准备;而到了幼儿园,所有的活动都由老师决定,在还没有习惯前,自然会有些不情愿。

“罪状”四

故事时间坐不住;即使坐下来了,也没有兴趣听。

原因:阅读超前。明明入园前,我经常会带他去图书馆听故事。那时,我就已经发现,明明的阅读兴趣与同龄小朋友真的不同,也可以说是听故事的能力远远高于同龄小朋友。大家还都是每页一句话的绘本阶段,他就已经开始听幼儿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了,不但听,而且会问问题。因此我猜想,明明可能觉得老师的故事太简单,或者说不符合他的胃口,对老师讲的故事没有兴趣。

这么分析下来,我发现老师列举的“罪状”,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如果真有问题,不用等我询问,老师肯定早就主动向我告状了。

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对于老师反馈的问题,我们还是非常重视。作为家长,肯定也希望孩子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表现更优秀。

耐住性子,等孩子睡后再和爸爸探讨 对于明明的不适应,我很想立刻找他爸爸一起商量,寻找解决办法;即使找不到办法,跟人聊聊也更安心。但是,考虑到孩子的感受,担心他误以为老师不喜欢他,或者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我没有当着孩子的面说出来,而是耐住性子,等明明睡着后,才与爸爸讨论这个话题。

听听别人的看法和建议 几天之后,我找机会与明明的另一位老师谈起。这位老师反映的情况差不多,但她自己也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还跟明明差不多大,因此对于明明的这些表现非常理解。

“没有任何需要担心的,家里和幼儿园的生活习惯不同,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一个适应过程。”这位老师一再安慰我。与此同时,她还建议我经常在家模仿幼儿园的情景进行生活,比如讲故事时,设定一个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里,“学生”不能做其他的事情。“经常这么模拟和强化,孩子慢慢就会习惯。”

和孩子谈谈,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对明明的这些“罪状”,我虽然心中有数,但觉得还是有必要听听明明自己的想法。

“你在幼儿园喜欢听老师讲故事吗?”我旁敲侧击地问。

“不喜欢。”明明直接了当地回答我。

“你在家不是很喜欢听故事吗?为什么不喜欢听老师讲故事?”我顺势问他。

“老师讲的故事我都不喜欢。”果然如我所料。

“可你不听,动来动去,会影响其他小朋友听故事,那怎么办?”我问他。

“许多小朋友都不爱听。”明明还很有理。

“这样啊,那你们下次就提议老师换一个故事吧。”我虽然这么建议,但心里也没有底,毕竟,老师有老师的教学计划,不过,我总得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支持,这样他心理上会觉得妈妈是理解他的,从而会努力顺着妈妈的意愿朝更好的方向改变。

同时,我还计划再跟老师沟通,把明明阅读的状况向老师反映一下,一来是避免老师错判孩子,二来也希望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比如他不喜欢的话,可以让他自己在旁边阅读。

观察和测试,消除自己心中的顾虑 之前,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明明有多动的倾向,觉得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但听老师这么一说,心里难免有点打鼓。为了消除心中的疑虑,我很认真地进行了观察和测试,发现只要是他感兴趣的活动,比如和爸爸玩桌游,别说最多7分钟的,就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没有问题;而对于听故事,如果是他自己挑选的,每每都听得非常认真,常常是讲完一个后还要央求我再讲一个;他一个人阅读绘本也没什么问题,有时候坐在沙发上一看就是半小时;玩游戏时就更别说,玩得投入时,不管弟弟在旁边怎么闹,怎么干扰,他都能够不受影响。种种迹象表明,明明的专注力是没有问题的,“多动”的可能性应该可以排除。

猜你喜欢

罪状自控小朋友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及其自控改造与应用
成功来自于自控
森林生态环境的刑法保护
以刑法的视角对幼儿园虐待儿童问题的思考
找茬儿
固体清洁剂自控装置
外科术后自控镇痛泵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