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英语教学一体化建设的构想

2016-10-11闫绍丽

科技视界 2016年24期
关键词:中学英语小学英语

闫绍丽

【摘 要】根据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并从教材、学生和教师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实施中小学英语教学一体化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中学英语;英语教学一体化

0 引言

小学是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期,为了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为顺利进入初中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我国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上初中时,小学毕业生已经学过四年的英语。升入初中后,学习英语应该顺利。然而,很多初一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较差,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渐渐下降,还有厌学的现象。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中小学英语教学各自为政、相互脱节,严重制约了英语教与学的整体发展。如何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体化,是当今中小学英语教师要直面研究的首要问题。

1 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中小学英语教材

中小学学校的英语课程普遍采用以上两种教材,教学内容和要求存在较多的重复问题,如小学和初中英语的教学内容中都有对二十六个英语字母的学习,一词一意的现象也严重,而且词汇表列出的就是课文中单词的词意。步入初中,小学英语基础好的初一学生,感觉很多内容都非常熟悉,认为再学习英语是浪费时间。但是,小学英语基础弱的初一学生却认为教材太难、知识太多、学习压力更大,也是非常不利的。

初一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高有低,让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非常棘手。一方面要照顾英语学习差的学生,另一方面又要尽量避免过多讲解与小学英语教材重复的部分。

1.2 中小学学生

1.2.1 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活泼好动,英语教师大多采用直观教学法,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乐趣。而初中英语的教学形式为知识讲授模式,趣味性降低很多。初一学生必须迅速从感性思维过渡到理性思维,有些难以适应,学习兴趣也会逐渐消失。

1.2.2 学习习惯

小学英语的学习内容少、难度低,而中学英语的学习量大、节奏快;一般,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就带领学生完成复习巩固的任务,而中学英语教师要求学生课后自主地完成复习,保证学习效率;小学英语教师不太注重培养小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习惯,导致小学生的学习依赖性很强,没养成及时解决问题和复习巩固的习惯。因此,初一学生如果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毕业时未建立系统的学习方法,反思、总结的能力弱,将直接影响到初中英语的学习效果。

1.2.3 学习方法

一般情况下,小学生没有主动预习的习惯,除非英语教师布置少量预习内容,更谈不上好的方法。而初中英语教学内容偏多,英语教师一般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如果很多初一学生无法马上改变小学时的学习方法,尽快适应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短时间内就会丧失学习英语兴趣,英语学习成绩将直线下滑。

1.3 中小学英语教师

1.3.1 兴趣向知识的转变

小学生感性、模仿能力强,因此小学英语教学经常采用游戏、表演和比赛等活动,并合理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充分展示英语学习材料的真实性和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小学生是边玩边学,没有过多的学习压力。

中学生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有中考的压力,因而中学英语教师迫于升学率的要求,更加侧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部分的中学英语教师把考试成绩作为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忽视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造成中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低下。

1.3.2 学生向老师的转变

小学英语学习内容少,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英语教师主要培养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且,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性和求知欲,他们爱表现、敢开口,乐于参加课堂上的各种小组教学活动。

中学英语学习内容又多又难,课时又有限,加上高考的升学压力,英语教师难以关注每一个学生,更做不到“以学生为主体”。因此,中学英语教师更多注重知识的传授,中学生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提高考试成绩。

1.3.3 教学侧重点的转变

小学英语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听说能力,重视语音训练多于书写训练,致使小学生拼写能力和学习习惯较差。而中学英语教学侧重词汇、语法、句型和学生的学习习惯,中学英语教师就不得不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训练强度。中小学英语教学侧重点相差较大,在实际教学中有脱节的现象。

2 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一体化的策略

2.1 中小学英语教材

小学阶段的学习为初中阶段打基础,初中阶段的学习是小学阶段的深化与提高。(1)从教学实际出发,遵循循序渐进、连贯一致的原则,整体规划中小学英语教材,避免不必要的重复。(2)充分考虑中小学学生的兴趣、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等。另外,教学内容要贴近中小学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学习, 符合他们的学习特征,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

2.2 中小学学生

2.2.1 发挥学生的主体观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生只有主动学习、不断地实践,才能学会英语。中小学生并不缺乏英语的学习环境,缺少的是英语的应用环境。所以,中、小学英语老师课堂上应多安排学生运用英语的时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使学生能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

2.2.2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小学的科目少、内容浅、易于掌握,小学生养成了被动的学习习惯;而初中科目多、内容深,学习难度加大。初一新生会感到巨大的压力,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2.2.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得学会预习。其次,学会听课。再次,学会高质量地完成作业。第四,学会复习。第五,学会阅读。英语教师要一环紧扣一环,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2.3 中小学英语教师

2.3.1 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更要使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虽然中、小学英语知识简单,但英语教师应学习、掌握最新英语知识的发展方向和成果,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及时总结每一节课堂教学,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师观和教学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3.2 完善教学方法

初一英语教学既要符合初中教学目标的要求,又要借鉴小学英语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新思路,完成小学英语到初一英语教学的平稳过渡,促进所有学生的共同进步。

2.3.3 增进师生情感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爱护、关心每一个学生。课堂上,英语教师要全盘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批评和表扬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愉快、高效地学习。课外,应主动亲近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喜欢老师就会喜欢上这门课,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 避免以下错误做法

3.1 小学

有些小学仅仅把小学英语教育当成学校的所谓办学特色,成为吸引生源的一个招牌。但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为了追求特色而特色,过分注重形式而浮于表面,并一味追求新奇教法,对于小学英语教学目标是什么等这些实质性的问题,却重视不够甚至置之一旁。另外,有的小学英语老师过于重形式轻内容,把注意力大多放在各种教学活动上,很少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和培养他们的学习惯。

3.2 中学

为了提高升学率,小学生升入中学后,有些英语教师会让学生早接触中考题,甚至课堂上围绕中考展开所有教学活动。比如中考英语没有口试一项,中学英语教师就减少或直接不让中学生进行英语会话和表演,不重视中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而一味提倡题海战术。虽然中学生擅长做英语题了,但他们的英语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却很弱。

3.3 中小学英语教师

小学英语教学没有统考的压力,因此学校、家长和小学生都缺少对英语的足够重视,尤其是在普通学校。于是初一英语教师埋怨小学英语教师没有让学生打下良好的英语学习基础,而小学英语教师又会责怪中学英语教师不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味强调英语知识的传授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所以,小学六年级、初一年级英语教师要互相多听课,常沟通,了解彼此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师的教学风格,为双方教师提供感性认识,圆满完成小学英语到初中英语教与学的过渡。

4 总结

中、小学做为我国义务教育的两个不同阶段,彼此独立又相互连接。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加强交流,及时了解对方教学现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摸索出行之有效的办法,真正实现一体化的中、小学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朱丽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3).

[2]王蕾.初中起始年级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2(6).

[3]赵兴瑞,高峰.小议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J].新课程学习(上),2011(7).

[4]刘晓红.包头市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不良的原因调查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5]赵昱.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6]刘洁.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

[7]艾春梅.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学衔接研究[D].西南大学,2009.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中学英语小学英语
“互联网+”助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
“互联网+”助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
学会在生活中学英语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英语书面表达教学谈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