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和就业博弈分析以及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议

2016-10-11周嫣嫣

科技视界 2016年24期
关键词:博弈论创业就业

周嫣嫣

【摘 要】我们当前面临的是“创业求生存、创业求发展”的时代。创业作为一项积极的就业政策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是如何才能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引入博弈论思想,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达到改善现状的目的。

【关键词】博弈论;创业;就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1 博弈论的概念及其发展

2005年因对博弈论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Robert Aumann教授提出,博弈论就是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即各行动方的决策是相互影响的,每个人在决策的时候必须将他人的决策纳入自己的决策考虑之中,当然也需要把别人对于自己的考虑也要纳入考虑之中……在如此迭代考虑情形进行决策,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战略。

博弈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博弈论才开始走入现代经济学领域。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博弈论作为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中国迅速发展。许多学者在运用博弈理论研究金融学、企业组织学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博弈论在中国逐渐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

2 创业与大学生就业的博弈分析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大量企业开始降薪裁员,并且缩减或者取消了招聘的名额。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如何利用创业之路减轻就业压力?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就业最终需要通过工作岗位的创造而得以解决。因此,鼓励创业是一项积极的就业政策。

2.1 创业与就业的价值博弈

大学生对创业与就业的选择,实质上是一种价值博弈。目前大学生创业比例小,除了不具备创业的客观条件外,很大程度上是价值观在起主要作用。创业是一项事业,创业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和风险性;而就业是一项工作,具有常规性和稳定性。

2.2 创业与就业的效益博弈

创业是一个创造并增加财富的动态过程。创业与就业相比更注重长远的利益选择。而创业同时也必须面对失败带来的投资风险、收益的不确定性,精力的过度消耗和毫无规律的工作时间等极其复杂的问题。创业与就业的基本选择又是一种效益的博弈。

2.3 大学生的创业选择

大学生选择创业是一种主动出击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有志于创业的大学毕业生, 只要有好的商业机会,以及拥有抓住并将其60%变成现实的把握,尝试创业是一种走向成功的快速通道。随着创业型经济的兴起,未来社会一定是创业者的社会,只有创业者才是社会的引领者和主导者。

3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致辞,指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号召的深入推广,各行各类的创业活动越来越频繁。其中,大学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较强的综合素质,那么他们是否对自己创业有更加强烈的欲望呢?答案或许是否定的。究其原因,症结在于双创政策的推行并没有很好地改善当前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及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加大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必然是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和成功率的绝佳途径。

中国目前现实情况是,大学创业教育总是纸上谈兵,还没能做到从书本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社会。首先,目前我国多数高校都以传统式专业知识教授为主,创新创业教育意识相当薄弱,仅仅将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口号式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这就造成了现代大学生象牙塔式的学习状态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广阔的学识和创新探索精神的现象。其次,让年轻人做好“创客”对高校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水平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创业者不仅要组建自己的团队,不断熟悉商业模式,还要不断思考自己的创业点是否有创新性。然而大学生创业往往思想准备不足,缺乏细致充分的调研,缺乏核心技术和优势力量。

4 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议

加强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助推作用,需要加强创业教育。有效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健康发展,弥补因创业经验不足产生的问题,更加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大学生这一特殊创业群体的技能和优势。

4.1 树立创业教育理念,注重创业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高校多数创业教育授课教师都没有实际的创业经历,在授课时大都依赖课本理论知识。因此需要提高大学对创业教育的师资水平,构建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团队,高校的创业教育水平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高校还应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开创适合大学生创业发展的教育课程,对于创业能力要重点培养。同时,大学可以联合企业,积极指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爱好开展创业实践,举行创业沙龙模拟活动,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师研究的课题以及开放实验室等方式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创业能力。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定期召开研讨会、专题讲座以及培训进修班等,促进高校师资水平的提高和加强。

4.2 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高校应该增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重视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在高校内部提倡创业文化。不应该把创业课程从正规的学科课程中独立开来,而是应该内化在系统教学中,并且要注重大学生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4.3 组织建设“创新创业学院”

鼓励高校组建一批真正的“创新创业学院”,创造出一股创新创业浓郁气息。目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学院少之又少,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迫切性都不太强。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实体型的“创新创业学院”,做到“有师资、有课程、有学分、有学生”,让高校真刀真枪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5 结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变与发展的不二之选,也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变革带来了良好契机,置之不理的结果是成为井底之蛙,注定看不到更广阔的蓝天。因此各大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争做鸡中之鹤,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完备的软硬件条件,激发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这不仅是对大学生负责,更是为国际与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翟纯纯,杨雨超.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博弈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9).

[2]刘梦格,冯洁芳,赵露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J].教育科学,2016(5).

[3]管巍,张杨.基于博弈论论经济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创业[J].商场现代化,2019,03,总第569期.

[责任编辑:朱丽娜]

猜你喜欢

博弈论创业就业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博弈论视角下的自首行为分析
无知之幕与博弈:从“黄灯规则”看博弈论的一种实践方案
樊畿不等式及其在博弈论中的应用
博弈论视角下医疗纠纷解决方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