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低血糖的护理干预分析

2016-10-11徐珠宋依奎钟红元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尿毒症低血糖护理干预

徐珠+宋依奎+钟红元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的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4月间,在我院确诊为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患者共84例,将8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单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全面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对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缓解。

[关键词]糖尿病;尿毒症;低血糖;护理干预

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其常好发于夜间,若不及时处理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将给患者造成巨大的伤害,严重时可直接导致患者失去生命,因此采取正确的护理方式,能有效的减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低血糖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的84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收治时间在2013年9月~2015年4月,对所有入选的患者采取随机的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人选标准为:(1)患者均达到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临床标准,且实验经过伦理委员会通过;(2)无严重心血管疾病;(3)无精神家族史;(4)签署书面同意书。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7:15,年龄56~79岁,平均(64.3±2.1)岁,平均病程(3.75±2.46)年。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8:14,年龄57~81岁之间,平均(64.6±2.1)岁,平均病程(4.48±1.79)年。

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男女比例、平均年龄、平均病程之间各项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低血糖发病原因

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的低血糖临床表现主要有手抖、心悸、交感神经兴奋、饥饿以及出汗,其主要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点。(1)饮食结构混乱。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为了控制自身的血糖值,会尽量减少饮食,甚至是延迟进食的时间。另外有一些患者的低血糖发病是由于自身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因此在进食后会出现呕吐的症状。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饮食不规律,还容易导致肾上腺素以及高血糖素的分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自身的血糖调节,出现低血糖的症状。(2)胰岛素使用不规范。胰岛素使用不当的方法包括注射时没有对预混胰岛素进行摇匀,或者胰岛素的过度使用;胰岛素注射部位没有进行更换,对同一部位进行长期的注射,不仅会影响注射部位对胰岛素的吸收,还会延缓胰岛素药力的作用;患者注射胰岛素后没有对进餐量进行控制,或者未能及时进食。(3)降糖药物的不正确使用。过度的使用降糖药物,没有严格按说明书规范使用,很容易导致低血糖症状的发生,其中磺脲类药物的口服引发的低血糖较多,需要医护人员的专业性用药指导问。(4)日常生活不规律。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空腹运动、过度运动以及运动后不及时进行糖分的摄入容易产生低血糖的反应。

1.3治疗方法

低血糖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进行40-60mL葡萄糖溶液的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完成后,还可加用浓度为10%的250-500mL葡萄糖溶液进行静脉滴注。医护人员每30分钟应对患者的血糖值进行一次检验,当患者的血糖值恢复正常,并且临床的低血糖症状完全消失时,则可对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停止补充糖分的治疗。

血液透析机选择为德国贝朗,透析液的选择为碳酸氢盐无糖透析液,透析液的温度维持在36-37℃,血液透析量为500mL/min,血流量则控制在200~300mL/min之间。血液透析每周进行3次,每次耗时大约3~4h。

1.4护理方法

对照组单用常规的手段对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进行干预,即对患者的药物进出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在透析过程中通过各项仪器对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血糖等各项指标进行观测。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全面护理干预,全面护理干预主要分为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护理、血液透析护理以及日常护理四个方面。(1)心理护理:由于环境的陌生,和对疾病的不了解,此时大部分患者,均处在恐惧、焦虑、不安等状态中,而此时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其交流,并对患者提出的疑问一一耐心解答,通过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引导其配合积极治疗,树立对治疗的自信心;(2)药物治疗护理:按时给予患者药物治疗,且保证患者的用药剂量、方法的准确,避免不良反应症状,使用胰岛素时,需控制胰岛素的剂型与剂量,在患者注射前充分摇匀,且保证患者注射时剂量的准确性,以及在注射过程中需注意抽回血,保证胰岛素进入患者的脂肪与肌肉之间,注射后可按摩注射部位,防止胰岛素吸收过快导致低血糖的发生,注射胰岛素后半小时内必须进食;(3)血液透析护理:其主要是对患者血液透析前、中、后进行全方面的干预,行使透析前和患者解释其主要的作用和好处,透析时需密切观察其速度,透析后拔出患者的导管,同时需长时间对患者的动脉进行压迫,并确保压迫点的准确;(4)日常护理:保持房间的干净、整洁,并定期进行消毒与通风,同时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防止病情恶化。

1.5评价指标

对两组护理模式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其中患者的血糖值低于3.9mmol/L时,可判定为低血糖。

通过自制的评分系统对两组护理模式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进行评分,生活质量指标包括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以及社会领域四方面,评分数值均在0~10分之间。

对两组护理模式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以及差四项,其中非常满意为90~100分,满意为70~89分,一般为50~69分,差为0~49分。

观察两组患者尿毒症的临床症状有无好转,其中尿毒症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现象,消化系统出现较早,恶心呕吐,结肠炎,食欲不振,口腔炎,消化道出血,男性尿毒症患者可能表现为男性乳房发育、阳萎不育、性欲减退;女性患者可能会表现为闭经、月经失调、不孕,以及心肌收缩乏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深大呼吸等临床症状,

诊断标准:患者无恶心呕吐,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现象,消化道出血,食欲不振,结肠炎等症状,男性患者均恢复其男性特征,女性患者也无月经失调、不孕、血压下降等症状。

1.6统计学处理

两组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的所有对比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组间计量资料以t检验进行比较,组间计数资料以x2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模式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

观察组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为7.14%(3例),低于对照组的26.19%(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86,P<0.05)。

2.2两组护理模式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护理模式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62%(41例),高于对照组的76.19%(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常规的护理手段,仅仅针对患者的治疗过程本身,不仅缺少人文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对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进行有效的预后,因此患者的低血糖症状发生频率较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认可度也相对较低。全面护理干预则从四个方面对常规的护理内容进行了巩固。

3.1心理护理

患者的情绪不稳定会对其交感神经进行刺激,导致患者体内糖原的过度消耗,引起低血糖症状。因此,医护人员需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治疗心态,并对不良负性情绪进行最大程度的疏导。医护人员及时告知患者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手段、目的以及注意事项,促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另外,保持房间的干净、整洁,并定期进行消毒与通风,为患者调节好适度的室内温度以及湿度,尽量为患者营造环境熟悉感,进一步消除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的就医抵触心理。

3.2药物治疗护理

阿卡波糖副作用通常有腹痛、腹胀、便秘以及腹泻,其中胃肠炎以及溃疡病患者避免使用阿卡波糖;双胍类降糖药物的使用时间应在患者餐后或是餐前进行,其中苯乙双胍会对患者的肠胃造成过激反应,容易引发尿酮高乳酸血症,需禁止心肺功能以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对于可用苯乙双胍治疗的患者,则应对其肝功能以及尿酮体进行监测。另外,双胍类降糖药物中的二甲双胍会引发患者胃肠的轻微反应,并对一些患者的肝功能造成损伤,医护人员需对其进行干预,引导患者安全用药;磺脲类降糖药物可能会造成患者胃肠道反应,并对其肝脏造成一定损伤,使用该类药物,剂量过大,患者饮食量少以及日常活动量过大,均容易引发低血糖症状,少量患者还会有皮疹类的过敏性反应。

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胰岛素注射治疗中的过敏反应有过敏性休克、注射部位脂肪萎缩、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及皮疹。由于胰岛素剂型的不同,其每毫升的含量也不一样,因此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保证药物剂量的准确,其中有一种速效制剂的胰岛素需在餐前半小时内对患者进行注射。另外,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胰岛素注射部位应该定期进行轮换,常用部位的选择可以是腹部、臀大肌、股外侧以及上臀外侧。

3.3血液透析护理

血液透析机的开始血液量不宜过快,应给予患者一个过渡的时间,起始速度为50mL/min,根据患者自身的耐受程度可逐渐增加至200mL/min,当患者的血流量趋于稳定值后,医护人员进行报警阈值的设定。患者的血液透析完成后,取患者的血标本进行相应的生化检验,对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导管进行拔出,医护人员需长时间对患者的动脉进行压迫,并确保压迫点的准确。

3.4日常护理

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早期减少蛋白质的摄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内尿蛋白的排出,另一方面还能缓解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的肾功能恶化状态。患者的饮食应偏清淡,不宜食用辛辣、偏咸的食物。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戒烟酒,养成一个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积极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对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的低血糖症状进行有效控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尿毒症低血糖护理干预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糖友,当心低血糖突袭
没有胃病,为何会有消化道出血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