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的气味
2016-10-10李玉杰张凤强
李玉杰+张凤强
1963年,焦裕禄收到群众来信,反映个别干部的问题。他走访调查后很气愤:“少数人已没有一点儿共产党员的气味了,他们的所作所为和过去的地主、伪保长无大区别,简直坏极了!”
关于“共产党员的气味”,早在1942年5月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批评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入党的党员时就已提及:“有些人就是一辈子也没有共产党员的气味,只有离开党完事。”
显而易见,没有“气味”的党员一定是思想上没入党的不合格党员。那么,合格的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气味”该是什么“味”?
书香味。党章中党员“八项义务”第一项讲的就是学习。学习,离不开读书。有了书香味,乏味的理论学起来便有了滋味。2015年4月7日,《人民日报》开设“干部谈读书”栏目,倡导领导干部把读书作为一种工作方式,巩固立身之本、夯实从政之基。从来读书长精神,有书卷气的党员,往往会远离庸俗之气、浮躁之气;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书卷气的党员,通常会涵养浩然之气、党性之气。
泥土味。1958年,彭德怀到湖南湘潭考察农村工作,在听取村干部汇报的同时,还时常脱鞋下田察看农民耕作,脚底下沾满了清香的泥。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尝风沙五味杂陈,闻泡桐感百姓百味人生,察民情双脚踏遍兰考大地。“泥土味”源自党员对党的宗旨的自觉践行和对群众的深情厚谊,鞋上不沾泥、身上不沾土的干部肯定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只有放下架子、甩开膀子、俯下身子,多“脱鞋下田”,多闻“泥土味”,把脚印留在基层、把汗水流在基层、把好评印记在群众心里,才能散发出共产党员的芬芳“气味”。
清贫味。翻开党史,老一辈革命家甘守清贫的故事不胜枚举。革命战争年代,方志敏同志被俘后敌人“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几套旧的汗褂裤,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就算是我的唯一的财产了”。反观有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在各种诱惑面前“变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甘于清贫。满身铜臭,搞臭味相投的“小圈子”,必然不是共产党人的“气味”。共产党人只有守住清贫,才能心底无私,这是共产党人永远追求、永远信守的高尚品德。甘于清贫,共产党人的清廉味才会愈发清新。
硝烟味。在党内生活中,同志之间“硝烟味”弥漫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气质。无论真刀真枪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辣味十足的民主评议,还是常态化的咬耳扯袖,殷殷诤言体现的都是党组织和同志的关爱。
党员的气味就是党性的味道。网络上流行“主要看气质”,流行“颜值担当”,而党员的气味就是党员最好的气质,体现“党性担当”。
党性多强,党员的气味就有多浓。一名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的党员,“气味”最纯正。
(责编 / 刘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