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怎样沟通
2016-10-10刘忠昌
刘忠昌
据报道,国家行政学院曾对领导干部做过一项问卷调查,列举了包括决策、用人、沟通、协调等多种能力,让测试者选择哪种能力是最急需培训和提高的,结果排序第一的为沟通能力。
“沟通”一词,按照《辞海》的解释,原意是指开沟而使两水相通。领导干部沟通,本意是为了达到共识而进行的信息、思想和感情的传递。在现实中,沟通能力对领导干部极其重要。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没有沟通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
经验证明,领导干部做任何工作,都离不开及时有效的沟通。那么,怎样才能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顺利完成目标任务?
调正心态。沟通是心灵的交锋、思想的碰撞,必须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架起通往沟通之门的桥梁和纽带。现实中,一些人由于心态不正,不能顺畅与人沟通,使得人与人之间关系处在僵硬、隔阂、冷漠的状态,出现误解、扭曲的局面,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害处。由此明理,良好的沟通心态,要出以公心,襟怀坦白,不感情用事,不抱有个人恩怨;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不口是心非,不虚情假意,有话讲在当面;要虚怀若谷,充分听取不同意见,不以势压人,不颐指气使,不唯我独尊;要光明磊落,不搞小恩小惠,不用金钱和送礼开路;要坚持原则,不搞阴谋诡计,不玩权术,不搞小动作;要真心沟通,不逢场作戏,不摆样子,不走过场。
选择时机。“事之难易,不在大小,务在知时。”如果条件不成熟,就匆匆沟通,往往欲速则不达;如果条件成熟了,不及时沟通,一拖再拖、犹豫不决,就很容易错失良机。因此,沟通要因人、因事、因时而异,特别是在进行一些重要决策或急难险重任务的沟通中,要充分考虑沟通对象的具体情况。譬如,对方情绪不好或正在气头上时,尽量不要沟通重要事项,避免使对方因失去理智,做出冲动性的“决定”,让事情不可挽回,那时候再后悔就晚了。
讲究方法。沟通的真谛,在于方法的灵活运用。如,有些沟通可以开诚布公地说出主导性意见,有些沟通则要把所有不同意见和方案都摆到桌面上,有些重大问题的沟通还要召开协商会、研讨会等。在沟通中,最讲究的是语言的运用。曾子说:“话如果说得太多,好比池塘里的青蛙,整天整夜地叫着,弄得口干舌燥,却从来没有人去注意它,这有什么益处?但是,雄鸡只是在天亮时叫几声,大家就知道天亮了,都很留意它。所以说话不在多,而在说得有用处。”此可谓“言不在多,达意则灵”。
戒急制怒。沟通中若是遇到意见不合、交流不畅甚至争执不下的情况,情绪难免激动、发火,甚至愤怒,这是一种过激性心理反应,必须及时控制,尽快让自己冷静下来,用理智的缰绳控制住情绪的野马,避免冲动,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和损失。控制情绪的良方是戒急制怒,前提是理解、尊重、宽容,切忌口无遮拦、恶言伤人,防止“祸从口出”。“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事实证明,沟通的成功者都是情绪调节的高手。领导干部沟通能力的差别,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情绪的克制力上。可以说,控制情绪是领导干部沟通中的“保险闸”,闪耀着理智之光。
求同存异。沟通中,由于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不同,沟通的结果常常不能完全一致。这就需要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学会适时调整、适当妥协,求大同、存小异。适时调整是一门学问,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深层次的积极进取。沟通就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只有适时地调整,才能抵达沟通的彼岸。适当妥协是沟通中的润滑剂,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通过适当妥协,达到“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