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上市潮再度来袭
2016-10-10
陈希琳
自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2007年上市以来,9年时间里,IPO几度重启都与城商行无缘,农商行更是没有走进A股大门。这期间,包括重庆银行、徽商银行、哈尔滨银行、盛京银行等在内的多家城商行纷纷选择赴港上市。
而2015年江苏银行、贵阳银行、上海银行、杭州银行4家城商行顺利过会,也让市场对城商行重燃信心。江苏银行IPO申请于6月17日过会,A股市场时隔9年之后再次向商业银行打开了闸门。2016年市场对城商行的上市期待终于变成现实。如今随着江苏银行等IPO的临近,城商行A股上市的大门再度开启。
喜开上市门
史上第三波城商行上市潮正在来临。如今,江苏银行的成功闯关带动了城商行和农商行的上市热情,继上海银行股票代码曝光之后,贵阳银行、江苏吴江农村商业银行等股票代码均已现身。其中江苏银行代码为600919、上海银行为601229、贵阳银行为601997、江苏吴江农村商业银行为603323。
目前,除了江苏银行已经拿到批文外,上海银行、贵阳银行、吴江农商行均为“已过会”状态。按照证监会发布的最新首发审核工作流程,申报企业将经过受理、反馈会、见面会、初审会、发审会、封卷、核准发行7个环节。虽然距离核准发行还有一段距离,但多家拟上市银行股票代码曝光一事也提升了市场信心。
业内人士认为,接连4家城商行成功过会,将鼓励其他城商行上市的信心。据公开资料显示,已经在港上市的徽商银行、盛京银行、哈尔滨银行等城商行均有回归A股计划,且都已完成预披露。由于H股仅能解城商行资本补充一时之急,所以如今A股上市大门重新打开后,将鼓励其余城商行上市的信心。
城商行正式迎来资本补充新机遇。有多家城商行也在积极启动A股上市计划,包括兰州银行、河北银行、厦门国际银行、西安银行等。
“在诸多融资方案中,上市是最好的渠道,其资本补充机制最完善、最持久。同时,上市后,有助于极大地提升知名度与品牌形象,有利于未来开展业务。”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向《经济》记者表示。
上市或能为城商行开启新的发展机遇。城商行上市后的最大收获便是资本补充。相较于大型银行,以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长期在资本补充渠道和方式上处于下风,而为了保证利润增速,资本消耗一直较快。银行为了提升资本充足率,上市成为当务之急。
一旦上市,城商行不仅将立刻获得发行新股所带来的资本补充,在挂上上市银行的招牌后,这些银行未来的资本补充渠道也将被打开并有所扩展,为其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除此之外,上市也将极大地推动城商行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在大多数城商行中,地方政府都是大股东,其直接或间接对银行管控,影响力过大,会存在一些潜在问题,对银行长远发展战略不利。通过公开上市,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将对地方政府大股东的行为形成一定制衡,同时,将对经营管理提出更多的要求,带动银行更加规范化发展。从公司治理角度,有助于银行长远战略的稳定,发展更加符合商业性规律。”曾刚表示。
IPO隐忧仍在
尽管闸门已开,但集中上市热潮未必会来临。股权结构较为复杂仍然是城商行上市受阻的一大原因。同时由于城商行本身风控不足以及IPO暂停等大环境的制约,监管层担心体量很大的城商行上市后,会给A股带来负面冲击。
与五大国有银行或股份制银行相比,城商行整体而言将面临更大的信用挑战。有研究机构表示,城商行面临的信用挑战主要包括:资产增长率高于行业水平;贷款和客户对单一地区的集中性较高;若考虑到其不断增加的应收账款类投资,则调整后存贷比相对高于五大国有银行。
资产质量的不断下滑或是首要阻碍。评级机构穆迪近日发布中国银行业的宏观研究报告,该报告称,与五大行或股份制银行相比,城商行整体而言将面临更大的信用挑战。同时,与大型银行及股份制银行一样,部分城商行出现了拨备覆盖率明显下滑,有的甚至逼近150%的监管红线。城商行面临信用挑战的原因主要包括:资产增长率高于行业水平;贷款和客户对单一地区的集中性较高;若考虑到其不断增加的应收账款类投资,则调整后贷存比相对高于五大行。
信用风险的挑战也直接拖累了业绩增长,去年部分城商行出现了业绩大幅滑坡。2015年前三季度,多地传来银行业净利润滑坡的消息。例如,去年前三季度,河北银行业累计净利润532.08亿元,同比减少19.54亿元;广东银行业实现税后利润941.31亿元,同比下降9.97%;山东、陕西、厦门三地银行业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9.99%、9.78%和3.48%。在此背景下,城商行遭遇的“寒流”可想而知。
业内专家认为,城商行承受较大压力,有两大因素不可忽视。一方面,城商行客户集中在单一地区,容易受到区域经济波动的影响。城商行业务主要面向中小企业,而在近年经济下行压力下,长三角等地区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暴露较多,成为部分城商行盈利滑坡的一大因素;另一方面,城商行的盈利对传统存贷款业务的依赖度更高。穆迪报告认为,城商行严重依赖净利息收入,使其对利率市场化和降息造成的净息差压力较为敏感。
除此之外,阻碍上市的另一硬伤为股权结构分散。许多城商行原始股东可能有成百上千,单从归并股东方面来看就是一大问题。而一些城商行经营不规范以及与地方融资平台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容易成为其IPO的障碍。
这些实际因素决定了城商行A股上市的道路难言平坦,即便上市,能否获得投资者青睐也是未知。从近期城商行在港IPO受冷、交易异常清淡、成交量低迷以及频频破发的种种情况来看,城商行登陆A股后也将面临着类似的考验。
“城商行因为有补充资本和发展扩张的强烈意愿,上市动力充足已无需质疑。但从目前市场环境来看,当前城商行上市的获批速度跟不上总体需求,资本市场未来一段时间内是否有容纳很多银行上市的可能性还难言肯定,即便是上市,也将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曾刚表示。
不良率始终是城商行上市的一大顽疾。央行发布的《2015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2015年年末,全国城商行资产总额为22.5万亿元,同比增长22.7%,高于银行业平均增速10.1个百分点。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末,城商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213亿元,较2014年同期增加35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较2014年同期上升0.2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21.27%,较2014年下降了28.06%。
而由于经济仍处于下行周期,资产质量下降风险仍在,城商行面临着不良率上升这一巨大风险。
A股城商行表现稳定
近期江苏银行上市也对城商行板块形成催化效应。7月中旬,A股城商行表现亮眼,均实现正收益,在经过约两个月的长线资金流入后,大银行估值水平向上修复10%,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小银行估值打开空间。中信证券研究部肖斐斐向《经济》记者预测称,城商行中报盈利增长有望最高预计达到10%左右。
但在华融证券分析师赵莎莎看来,城商行板块的投资风险仍然存在。以江苏银行为例,尽管其主要业务网络布局江浙沪及长三角地区,市场占有率在江苏省中小银行中排名居首,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与其他城市商业银行相比,江苏银行的收入结构较为单一,对利息收入的依赖较重。“2015年公司加大了对中间业务的投入,非息收入达到40.7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6.46%,同时非息收入占比显著上升至14.53%,但与城商行同业相比,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同时,江苏银行的信贷资产结构较好但不良率仍然高于同业。“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增长乏力,江苏银行主要客户群体集中在中小企业,其经营情况和资金状况承受较大压力,拖累了公司的资产质量。近三年,公司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比例持续上升,2015年不良率快速攀升至1.43%,显著高于可比城商行。2015年,公司拨备覆盖率为344.01%,下降较快,处于可比城商行平均水平,公司资产质量将持续承压。”赵莎莎表示。
而在东吴证券分析师戴志峰看来,江苏银行不良率趋势与行业一致。“江苏银行近十年的不良数据表明,其不良率变化趋势与城商行趋势一致,二者相关性96%,江苏银行不良净生成率近年呈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逐年放缓。”
然而基于城商行板块重启上市大门的预期,业内人士对未来城商行板块的表现仍然看好。对于备受市场期待的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哪家更值得期待?
戴志峰表示,从历史数据来看,江苏银行与南京银行不良率走势一致,但是江苏银行不良率一直高于南京银行,通过分析不良净生成率,发现江苏银行不良净生成率在2013年之前与南京银行差别不大,江苏银行不良净生成率略高,但在2013年之后,南京银行不良净生成率增幅加大,南京银行也在2014年之后增大核销力度,保持其不良的稳定性,江苏银行在2013年之后不良净生成率增幅平缓,但是核销力度不够,使得其不良率依然高于南京银行。当然,不排除江苏银行上市前对不良认定的调整。
对此,中金公司分析员黄洁则更看好未来南京银行和北京银行的表现。据她预计,南京银行2016年半年报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8.5%,继续领跑行业,同时较高的广义信贷增速提高了南京银行的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要求。
“2015年半年报之后,法国巴黎银行两次增持南京银行,合计0.3亿股,未来不排除继续增持可能。同时江浙地区资产质量有望率先出现拐点,2011年浙江温州不良风险率先开始暴露,经过5年左右的继续暴露和处置,江浙地区资产质量将首先出现拐点,包括南京银行在内的区域城商行将因此受益。”黄洁表示。
而北京银行的业绩依旧靓丽,也吸引了一批投资者。北京银行仍然存在发行普通股的融资需求,“2015年11月增发普通股失败,后实施优先股融资方案,优先股报批130亿元,目前已发行49亿元。”黄洁表示,北京银行的融资需求较为强烈。“公司经营区域集中于北京、上海等一线或准一线城市,客户以大中型对公客户为主,区域和客户结构特点也大大降低了公司资产质量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