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助力城市决策

2016-10-10

经济 2016年18期
关键词:规划发展

张军红

编者按:

中国城市经济大数据研究院成立大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发展和应用好城市经济各类大数据,是以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民生工程,有利于提高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增加有效供给、满足群众需求,促进培育新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应该按照安全为先、保护隐私的原则,优先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建设互联互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信息平台,实现部门、区域、行业间数据开放融合、共建共享;集成城市大数据资源,构建发展决策、问题诊断、产品研发等支持系统,拓展城市民生监测评估、城市管理危机预警等应用。

大数据“摘果子”至少5-8年

单志广(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

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央网信办批复建设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同月,国务院成立促进大数据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由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任召集人;4月13日,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促进大数据发展三年工作方案(2016-2018)》、《促进大数据发展2016年工作要点》、《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和《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等4份文件。我国正在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模型来推动大数据发展。

进入“十三五”,我们面对的将是开放的平台、开放的数据、开放的应用和开放的系统。数字经济正在瓦解,传统经济正在下滑,从全球发展态势来看,以数据流通为代表的信息经济正在逆势上涨,成为重要驱动力,而且具有颠覆意义。按照麦肯锡的研究,信息经济可以为我们带来5—8倍的经济回报。

就目前来看,虽然我们的目光和脚步已经迈入了信息时代,但是很多地方领导的行动还停留在工业时代,甚至是小农时代,这是很多地方行为错乱、出不来效果的主要原因。对信息时代特征认识不到位,是制约我国智慧城市和大数据发展的最大障碍。

对于大数据而言,也存在着中国化的理解和价值释放的问题,即什么是中国的大数据。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数据发展还处在起步期和探索期,我们要从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全局来看大数据,只要是可以利用的、融合的,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大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形成新业态,是我们迫切需要推动的。

很多专家认为,大数据的核心技术要在5-10年之后才能真正成型,相关研究表明,大数据对经济的影响会在2-3年之后比较显著,这意味着要摘大数据的“果子”至少需要5-8年。但是,很多地方领导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要求今年必须看到结果,这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

下一步,我们应重点解决发展中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包括技术上的壁垒,大数据互联、开放、共享的问题。而这个真正有效的路径就是,按照国际公认的信息系统规则,起步小,阔步快。

大数据指导城市规划

肖金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土开发

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

什么是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才是智慧城市,要通过大数据来指导城市规划。

现在,我们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千城一面。尤其是新城新区,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这是高科技带来的结果,因为高科技可以复制。第二,粗放分散。紧凑的城市才是低碳城市,我们现在都向美国学习,在美国打一瓶酱油都要开车,中国有那么富吗?美国有很多土地撂荒,我们能撂荒吗?我们的地是短缺的,不能浪费土地。第三,洋化奢华。有种说法,中国的城市像欧洲,中国的农村像非洲,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有很多的贫困人口,不能光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要看里子,做到产城融合。

产城融合的理念是什么?第一,工业区与居住区若即若离,工业区和居住区最好不要混杂在一起,但也不能离得太远,每天跑50公里去上班是不行的。第二,商贸区与居住区浑然一体,最好楼上居住,楼下经商,既方便工作,又方便生活。第三,居住区与文化旅游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欧洲的历史街区就利用得很充分,既可以居住又可以旅游。第四,居住区与生态区,我中有你。如果居住区一块绿地都没有,全是楼,这是宜居吗?我们可以向空中要空间,把地上的空间留下来。

我们的规划存在很多问题,规划时间很短,而且规划者对要规划的地方没有深入细致的了解,也不经过论证,在验收评审时基本上都是抽象的肯定,具体的否定,也就是说写的文字很多,很通顺,很有逻辑性,但是不能细看,一细看问题太多。

规划体制也有问题。地方是规划主体,如果规划者不按地方领导的意思规划,就不给钱,但是地方的规划思路往往存在很多问题。规划按面子收费,即规划得越宏伟收费越高,城市规划是按面积收费的,要有严谨科学的态度。

规划体系也存在缺失。城市规划的依据应该是区域规划,但是我们并没有全国性的空间规划,也没有区域性的空间规划,城市20年后人口是多少,规划面积有多大,都不清楚。比如,要规划一个5万人的城市,地方政府会给出500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目的是想让这里经济更繁荣,城市规模更大、更宏伟。但是规划者就不能这么想,城市规模要与区域人口、发达程度相一致,住建部的标准是每平方公里1万人,我到一个县考察,全县60万人口,县城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也没有全部占满。

规划要有前瞻性,要通过大数据来预测未来城市的规模。举个例子,2004年北京在做城市总体规划时,设定的人口发展目标是2020年常住人口1800万,结果2010年常住人口就超过了1900万,这就需要充分的数据来支撑。规划要有全局性。城市的大小不是由自身决定的,而是由区域、全国甚至世界性规划决定的。规划要有权威性,一旦制定出来,就不能随意更改。

不要光圈地,要落地

江青(国家统计局信息服务中心大数据

研究实验室主任)

数据研究对于统计部门来讲是本职工作,2011年我们开始对大数据进行延伸性研究,2012年启动了区域大数据和整个中国大数据产业的研究和跟进,厦门是中国大数据产业的第一个区域性尝试。

说到大数据,中国的大数据才刚刚开始,各地各种声音不断,各种各样的研究院、中心、交易所也都在不断涌现,包括企业、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推动建设。从目前的建设情况来看,务虚层面上的东西更多一些。如果务虚,我们可以考虑软实力的研究,考虑好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哪,作为智库,从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和公众外交的层面,做一些工作。如果落地务实的话,就要从大数据本身的节点,即采、存、用来研究,把大数据当作工具,不要光去圈地。现在很多机构都在圈地,圈几十个城市,圈地不去落地是有问题的,一定要落地,做出品牌来。

最缺的是大数据分析机构

姜春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

副部长、高级经济师)

在数据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我们对大数据缺乏透彻的分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基本上每十年左右我国就会有一次人口普查,但是普查完之后,我们并没有对人口年龄结构、地区分布、性别、收入水平进行很详细的分析,也就是说我们花了大量资金整理数据,但是公布出来的数据价值是有限的。

近期,利用大数据做出的一个最大的决策就是二胎政策。在这之前,很多学者、专家都提出,如果不尽快放开二胎政策,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劳动力压力将比西方国家更大。直到2014年,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和绿色模型数据,如果不尽快放开二胎政策,我国老龄化问题将给经济带来非常严重的问题,因此中央才接受了意见。

收集数据并不难,渠道很多,但是最缺的是大数据分析机构。中央很多大的决策都需要智库来提供支撑。2015年,我们的一个课题是,了解长江经济带地区对某个纲要的反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但是之前我们并没有这方面的数据积累。为我们提供数据支撑的机构主要有3家,一是上海社科院的一个机构,专门研究长江经济带下游发展;二是杭州城市学研究中心,对长江经济带发展进行了很多数据研究;三是重庆一家机构。如果没有这3家专业研究机构的数据支撑,我们是不可能有理有据完成报告的。

由此可见,我们对大数据的需求非常大,对专业公司的依托性也很大。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专业型大数据服务公司涌现出来,为专业性研究提供更多高效便捷的服务。

猜你喜欢

规划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发挥人大在五年规划编制中的积极作用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十三五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